分卷閱讀317
容,尚不明所以,忽必烈緊接著又是一鞭子夾頭劈來,大喝道:“滾!”軍士哪里還敢停留,立刻一溜煙撤出了帳外。忽必烈這才轉身看向王道一,咬牙道:“道一先生家里人都如此大膽嗎?!”面對蒙古大汗的盛怒,從前與成吉思汗周旋的經驗告訴王道一,這種時候說什么都會加劇他的怒火,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保持沉默。于是王道一沒有說話。忽必烈瞪著她,又回到金座上坐下,直接問道:“先生不妨直說,你拿祖父的金牌來此,是要提什么要求?”他終于還是忍不住先觸及了這個話題,又道:“你是不是想要本汗退兵?”王道一搖了搖頭,笑道:“在下固然可以以金牌為令,命大汗即刻收兵,可這金牌的效用只有一次,蒙軍這次退了,過不了多久,下次還會來。在下又何必多此一舉,提這個蠢要求?”忽必烈哼道:“你看的倒清楚。哼!照這么說,你是想令我蒙古軍永遠不再進犯宋國了?”王道一苦笑道:“在下倒是想讓蒙軍再也不入宋土一步,可這是能夠憑在下區區個人之力和一塊圣旨金牌就能杜絕的事嗎?若是一切事情都這么好辦,那天下就永遠沒有紛爭了。在下還沒有傻到去提一個根本實現不了的要求?!?/br>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沒有人可以靠一己之力和一道至高無上的命令就能改變它的大方向。若是什么事情都是王命管用,那當年秦始皇還要求自己的大秦帝國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的傳下去呢,結果還不是三世而亡。王道一若是提出叫蒙軍再也不侵犯中原的要求,看在成吉思汗金牌的效用上,忽必烈固然會暫時答應,但以后的事情沒這么簡單了,隨便鉆個什么言辭上的空子就能再卷土重來。所以,歷史絕不是一個人、一道命令就可以決定的事情,一個人再厲害,也最多只能起到微調潤色的作用。王道一很清醒,她知道自己能力的上限在哪里,她此次而來,就是為了竭盡所能,夠到這個上限。于是她道:“大汗以為在下是來阻止蒙古軍的嗎?”聽她這兩句話,忽必烈倒有些搞不清了,奇道:“那先生所為何來?”王道一笑道:“在下是來為大汗出謀劃策的?!?/br>忽必烈越聽越奇,追問:“為本汗出謀劃策?出什么謀,劃什么策?”王道一道:“大汗攻下宋國,已是定局之事,在下為大汗考慮的是,當占領中原之后,大汗要如何治理這片土地呢?”忽必烈微微一愣,這是他從未考慮過的問題,他從小到大跟隨祖父一直在不停的征戰,不停的占領更多的土地,他和他的祖父都從未考慮過,如若有一日真的打下了這片令他們渴望的富庶中原,要怎么治理呢?他略微想了想,傲然道:“本汗既能打的下這片土地,自然就治的了這片土地,這有什么難?誰若不服管,統統殺掉?!?/br>王道一聽他此言,笑著搖搖頭道:“馬上能打天下,卻未必能馬上治天下。大汗一代草原雄主,恐怕對我中原百姓的秉性有所不知?!?/br>忽必烈道:“怎的,你中原百姓有什么了不起?”王道一道:“待大汗得了這天下,固然可以殺了那些不服大汗管教的宋民,可大汗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百姓千千萬,就是殺的蒙古彎刀都卷了刃,又怎能殺得完?”忽必烈沒有說話,王道一所說的確是個問題,宋民人口基數龐大,不似草原民族部落,說滅族就能滅族。王道一觀察他神色,又道:“再者,在大汗眼中,我們漢人可能是懦弱的,膽小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是永遠也無法與你們健壯勇猛的蒙古戰士相比的。但是在下想提醒大汗一個事實,我們漢人雖身形不及蒙古武士強壯,甚至不及任何草原民族強壯,但我們漢人偏偏是自古而今存活時間最長久的民族。我們不論被外族侵略過多少次,但這片中原沃土偏偏從未被任何其他的人真正奪走過。大汗就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嗎?”此言一出,忽必烈睜大了眼睛,他緊緊盯著王道一,沉聲問道:“為什么?”王道一道:“因為我們的民族,有一種秉性。別人越是侵略我們,我們越是要反抗,別人越是要屠殺我們,我們越是寧死不屈,我們把這種刻進血液里的秉性叫做‘氣節’,可能‘氣節’這個詞聽來有點兒虛,但我們中華漢民族就是憑借這種精神和智慧,存活了幾千年,從未被戰勝過?!?/br>忽必烈聽后,若有所思片刻,但還冷冷道:“成吉思汗的子孫才是不可戰勝的!現在,本汗的十萬鐵騎已扎在你們國門之下,你們沒有任何反攻的可能!在絕對戰力面前,任何所謂的氣節精神都是無用的,你們都得灰飛煙滅!”王道一察覺到他話里的憤怒和咆哮,但她并沒有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相反,忽必烈越是反應激烈,說明他越是在跟著王道一的思路走,于是她只不溫不火的重復道:“是啊,在絕對戰力面前,你們都得灰飛煙滅?!?/br>她把這句話又原樣還了回去。忽必烈一時沒反應過來,問道:“你說什么?”王道一面容一肅,上前一步言道:“在下不妨說的再明白一點。竊以為,大汗入主中原之日,便是蒙古帝國迅速衰頹之始,蒙古危矣,大汗仍不自知?!”忽必烈一驚,不由問:“為何!”王道一抬眼,眸光直直看向他,開始了她的滔滔不絕:“大汗請深思?,F在,就如大汗所說,蒙古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打敗宋國,開疆拓土??墒?,那之后呢?大汗攻下了中原,天下一統,皆大歡喜,然后,蒙古戰士就可以下了戰馬,棄了彎刀,卸下鐵甲,遠離漠北的極苦天氣,從此生活在這片氣候溫和舒適的土地上,住在華麗溫暖的房屋中,享受這里四時的美景和秀麗的山河,再也無需像以前那般循著水草而奔波遷徙,再也無需日日在馬背上安家…………如此,過不了幾年,原本再驍勇善戰的蒙古勇士也會被這片溫和的土壤所軟化,到得那時,漢民苦蒙久矣,只需振臂一呼便能萬民響應,群起而攻蒙,將你們再盡數趕出這片土地。然而離開了這片土地,你們就能回到草原像以前一樣重新活下去嗎?不能!因為那時,蒙古軍早已不再具有令人聞風喪膽的戰力,你們回到草原,只會被其他草原民族撕成碎片,甚至直接走向亡國滅族的結局!大汗覺得在下這番言論是在危言聳聽嗎?大汗可以不信在下,但不能不信史實,自古而今,但凡侵略過中原的草原民族,從周朝時的獫狁,到秦漢時的匈奴,魏晉時的鮮卑,一直到隋唐時的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