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配三千里,叫高源一并辦了抄家,燕國公所有家財查抄入官?!?/br> 另一個太監忙答應著是,趕緊去追前面那個。 梁啟明聲音很輕的道:“皇上,此事讓高大人辦是不是不太合適?” 皇上扭頭看他:“為什么不合適?” 梁啟明一字一頓的道:“臣聽說,恭王爺的事情,高大人也參與其中,若是沒有這件事,高大人必然受昏君懷疑而……”說到這里意味深長的停下了,轉頭看韓耀庭。 皇上皺起了眉頭,看韓耀庭:“晉王?” 韓耀庭并沒有搶著說什么,等皇上問到自己了,這才先看著梁啟明道:“不知道梁大人是聽誰說的?可否將此人叫來,本王當面詢問?”說著看向了皇帝:“皇上,因為臣從未聽說過這種說法,實在好奇傳這種謠言的人居心何在?” 皇上暫時沒說話。 梁啟明這三年跟著皇帝,已經很了解他了,知道皇上的意思是讓自己說,于是道:“王爺真的是一點沒有聽說,還是有意……”說著笑了:“高大人祖上四代,曾經是晉王府的侍衛統領吧?高大人家也是因為這層關系才有了今天?” 韓耀庭聽他這樣說,心中冷哼,自作聰明! 站了起來,一撩前擺給皇上跪了下去:“皇上。高大人祖上確系晉王府侍衛統領出身,但要說到了今天還因為這個關系,這實在是有些小看高大人了,四代人,一二百年都過去了,如此追溯,臣不知梁大人是何意?若是因為臣的緣故,因而給高大人安一些莫須有的事情,那么對高大人也不公平。若是皇上允許,臣請皇上恩準臣回封地太原,做個閑散王爺,一直都是臣的愿望?!?/br> 梁啟明有點著急了,道:“王爺……” “晉王請起?!被噬仙炝松焓?,旁邊的太監就過來攙扶,韓耀庭站了起來。 皇上看著他笑著,擺手示意他坐下,道:“晉王無須多心,梁大人對京城的一些事情不熟悉,你也無須怪他,雖然朕走了不過三年,但很多人和事也都不熟悉了,以后還要晉王多從旁協助,你若走了,朕怕連有些舊人都不認識了?!?/br> 韓耀庭聞言這才坐下了,道:“至于梁大人說的高大人牽扯恭王的事,臣從未聽說過,臣當時是和父王、恭王一起進的京,恭王的事情臣最清楚,恭王妃如何死的,臣的母親老王妃曾經專門派人查過,也都是一清二楚,皇上想要聽……” 說到這里故意一頓,道:“找個時間,臣慢慢說給皇上?!?/br> 皇上緩緩的點了點頭,道:“好,就這樣吧?!?/br> 梁啟明稍微的有點著急,輕聲道:“皇上……” 皇帝轉頭看了他一眼,聲音也不大的道:“就這樣吧?!?/br> 重新說了一遍,意味就不同了,梁啟明躬身一聲都沒敢多吭。 安國公七十多歲了,須發皆白,臉上好多的老年斑,站在那里顫顫巍巍的,原本似乎是打算不說話的,但現在卻咳嗽了起來,道:“皇上圣明。高大人這一次居功至偉,若是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就被降了罪,對皇上不利。朝局才定,皇上正需要用人的時候,總不成身邊就只一直用那幾個人?現如今是管理國家,不是一個小圈圈,用的人多了,文臣武將全都需要,身邊的人也需要一些容人之量……” 梁啟明一下子有點怒了,直起身道:“安國公此話何意?!” 安國公看向了他,慢悠悠的道:“就是這個意思啊,梁大人聽不明白嗎?” 第112章 梁啟明剛說了一句:“安國公……” 皇上也咳嗽起來了,梁啟明只好不說話了,心里罵了安國公一句,倚老賣老! 安國公斜睨著他,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其實,老國公雖然不應該干涉朝政,但老人有老人的見識,皇上還是很重視。且安國公的話是提醒了皇上,今后是要治理國家的,需要的人更多。梁啟明雖然能干,但確實心胸狹窄一些,對晉王、對高源都心懷不滿。 皇上也知道他為什么不滿,無非就是因為,他才是跟著自己在外流浪漂泊了三年的人,他和松濤等等這一群人。 這些人,皇上當然倚重,當然知道這些人才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 但是,就如安國公說的,治國不可能只憑著那幾個跟著自己亡命天涯的人,需要更多的人,這個時候,穩定朝局,安定人心也是很重要的,必要的時候,既往不咎都是應該。 梁啟明對晉王、高源等人不滿,不過就是因為這些人只是到了最后時刻才出手而已,最后時刻造反。沒有吃過苦,沒有這三年的亡命之路。晉王親手殺了昏君,著實有搶功之嫌,高源也不例外,處處維護晉王,顯然是已經形成一派,和自己作對。 不過,皇上的視野和梁啟明不同。 皇上是做了十幾年太子的人,輔政也有十年了,朝局兇險的時候,有多兇險,他心里明白。晉王沒有亡命三年,但卻并不一定表示,在京城就過得很好。 從晉王那晚上幾乎沒有多留一點時間,就將昏君殺死,就能看出來,晉王對昏君有多恨!這種恨,一點不比皇上少,皇上也在想,如果是自己去抓昏君,說不定也會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抽刀捅死他! 皇上閉了閉眼睛,深吸了口氣,鼻子有些酸。 “先太子妃跟著朕出走三年,吃盡了苦頭,最后也沒能見到朕登上皇位,朕應該給她一個后位……”說到這里皇上聲音都有些哽咽:“傳旨,追封先太子妃李氏為后,著欽天監擇選吉日,為皇后加冕?;屎蟮闹u號,朕要親自擇選?!?/br> “是?!北娙舜饝?。 原本說著殺人的事,但現在扯到了太子妃,似乎有些跑題了?;噬蟼?,御書房里的氣氛就凝重了些,半天沒人說話。 過了一會兒,皇上才整理了一下心情,恢復聲音道:“繼續。理國公賜死,抄家,所有男丁流刑二千里,女眷貶為庶民。敬田伯賜死,抄家,家眷貶為庶民。這些全都叫……”想了想,去看梁啟明:“梁大人,你去辦吧?!?/br> 梁啟明忙磕頭:“是?!?/br> 起來了,但是卻并沒有馬上出去。 門口回來了一個太監,等著皇上說完了,屋里的人答應著,間隔時間略長,這才趕緊進來,回稟道:“皇上,昏君皇后已經絞死,尸首就在外面?!?/br> 皇上左右看了看,問道:“晉王,你可認得?” 韓耀庭站起來道:“臣認得?!?/br> 皇上就道:“你去查一下?!?/br> 韓耀庭便出來查看。后宮一向手段多,且陰損見不得人,偷梁換柱什么的,還真的需要防備?;噬喜环判?,是因為覺得宮里的太監們不值得信任。 不過,皇上覺著不信任的人,可能不僅僅是后宮的這些人吧,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