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
丹陽老臉一紅,忙道:“那我這幾天就齋沐好了。先帝,也去的太早了些!” 兩人都不免唏噓一番。 等到夏侯有道七七,夏侯虞和蕭桓也一早沐浴齋戒,去了萬乘寺。 鄭芬和謝丹陽等人都已經到了,上了香,洪賦帶著洪憐也過來了。 前世夏侯有道生病,請的是醫工,并沒有驚動謝丹陽,她自然也不知道洪賦來了建康城,夏侯有道病逝后,她傷心過度,又有夏侯有福繼位的事,她哪里還有心情和精力關注其他的事?不僅不知道洪賦來過建康城,也不認識洪憐。 她有些意外洪賦對洪憐的提攜——若不是想讓洪憐認識、結交建康城里的名士和官吏,以洪賦的性子,又怎么會走到哪里都帶著洪憐呢? 夏侯虞心里有點亂。 她的一個無心之舉,讓原來和現在有了天壤之別。 她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了! 思忖間,盧淵、盧淮兩兄弟過來了。 彼此見過禮,夏侯有義的儀駕過來了。 眾人出了大殿迎接。 由夏侯有義親自為夏侯有道主持了祭祀禮。 禮后,盧淵等人都在等夏侯有義回宮,說是要商討出兵北伐的事。 夏侯有義原本還想和夏侯虞說幾句的話。 他躊躇了片刻,最終還是覺得出兵之事為大,拉著夏侯虞的衣袖和她說了幾句“天氣好的時候,長公主就到宮里來看看朕,和朕說說話”之類的叮囑,這才在盧淵等人的簇擁下上了車。 那些官史看夏侯虞的目光不免面露艷羨。 夏侯虞卻悵然地在夏侯有道的牌位面前佇立良久,直到大殿外做水陸道場的僧侶們開始輕手輕腳地收拾東西,她這才由萬乘寺的主持陪著出了寺院。 杜慧道:“我們回莊園嗎?” 也不怪她這樣問。 這幾天蕭桓下午都會去拜訪夏侯虞,喝喝茶,說說話,留下來用晚膳。比他們剛剛新婚的時候走得還近,讓她歡喜不已。 誰知道夏侯虞卻告訴她夏侯有道的七七祭祀之后,她們就回莊園小住。 夏侯虞點頭。 前世居住了十年的莊園,在她心里才是家。 杜慧不敢多問,回到莊園安頓好夏侯虞,就開始準備端午節所需的物什。 夏侯虞又開始抄經書。 她想抄一百部金剛經,然后供奉給菩薩,求菩薩保佑她阿弟在西方極樂世界能過得平安順遂。 蕭桓下朝回來習慣地往長公主府去。 吳橋跟在他身邊,欲言又止,低著頭,隨著蕭桓走。 等他走到空無一人的庭院,在此當值的侍女跪伏在地上問他有何事時,他這才驚覺自己走錯了地方。 夏侯虞早就告訴過他,說如今不止是建康城,就是附近的吳郡、襄城也都在議論他和盧淮誰領軍北找再好,事情已經不需要她推波助瀾了,夏侯有道七七之后,她就會暫回莊園居住。 他當時覺得這樣也好。 有些事她已經替他做了,他怎好一直牽拉著她不放。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她居然參加完夏侯有道的祭祀之后就直接回了莊園。 他以為她會在城里歇息一晚,明天再走。 他甚至想了明天一早親自送夏侯虞出城的。 蕭桓苦笑,覺得自己有點傻。 不過,還好跟過來的是吳橋,這個自幼跟在他身邊長大的人…… 但他很快就恢復了常態,把心里的那一點點小小的赧然拋在了腦后,對吳橋道:“去跟夫人說一聲,今天晚上我去她那里用膳?!?/br> 吳橋恭聲應諾,退了下去。 蕭恒看著案幾上擺放的青瓷茶具,靜默了片刻,這才轉身快步離開了庭院。 住在莊園的夏侯虞,頗有些山中無甲子的感覺。抄經書,散步,偶爾留在她身邊的崔七娘子母女說說話,偶爾泡個茶,看本書,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卻讓人倍感覺舒服。 夏日也就悄然來臨了。 崔七娘子的母親不便長留于此,在端午節前就回了崔府。 崔七娘子則如夏日的陽光,日漸開朗、活潑。 她在一個正午的陽光中笑著跑到了夏侯虞休憩的廂房,臉兒紅彤彤地問夏侯虞:“長公主要曬書嗎?我可以幫忙!” 夏侯虞在莊園里有一個很大的書房。四面全放著各式各樣的竹簡和書冊。 崔七娘子也是從小讀書的人,非常喜歡她的書房,只要閑著無事,她就會在書房里看書。反倒是夏侯虞,多半時間都會將案幾擺放在庭院的大樹下,安靜地抄著經書。 “好啊”夏侯虞笑著應道。 她知道崔七娘子這是閑著無事,想找點事做了。 * 親們,今天的第一更! 算是一個過渡章節。 * ☆、第五十九章 避暑 畢竟年紀還小,崔七娘子聽了夏侯虞的回答,高興得不得了,當即就帶著阿良要去書房看看。 阿好這幾天都在夏侯虞面前晃悠,和崔七娘子也熟悉起來。見崔七娘子和阿良一塊兒走了,她短腿短手的,一面說著“你們等等我”,一面顛顛地去追崔七娘子和阿良。 杜慧等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夏侯虞也抿了嘴笑。 清減了很多的面孔頓時溫柔起來。 杜慧看了不由暗暗感慨。 還好把崔七娘子和阿好都留在了夏侯虞的身邊,這兩個小姑娘雖然鬧人,但也給夏侯虞帶來了不少的歡笑。 可七月七除了曬書,還要曬冬衣。 夏侯虞的衣物首飾也不少。 進入六月,阿良等人就開始收拾她的箱籠。 阿好趴在比她人還要高的箱籠旁,看著阿良等人小心翼翼地把夏侯虞的衣飾一件件的娶出來,她兩眼冒著星星,不停地在哪里贊著“好漂亮啊”,“這也是長公主的嗎”,“那個蟋蟀就和我們家瓜棚里的一樣,像真的”,甚至垂涎三尺地對著夏侯虞的一支雕著仙桃的簪子道:“長公主不要了,能不能賞了我?”惹得阿良等人止不住地笑。 夏侯虞聽到笑聲問是怎么一回事,幾個仆從忙七嘴八舌地學給她聽。 她聽了也不由好笑,想到前世阿好看到好吃的就走不動,她笑道:“你把那支簪子拿來我看看——她多半是覺得那簪子上的仙桃能吃!” 幾個仆婦都掩了嘴笑。其中一個快手快腳地拿了簪子過來。 是支金簪,鑲了個鴨蛋大小的仙桃,碧綠的葉子,紅紅的兩顆桃子并排立在簪子上。 她就知道那仙桃應該不小。 “那就賞了她!”夏侯虞笑道,“只是別讓她真的把那兩顆仙桃吞了進去?!?/br> 仆婦們都露出羨慕的表情,紛紛喊著阿好來謝恩。 阿好懵懵懂懂地來給夏侯虞磕頭,蕭桓派了人來探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