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
在僵硬的氛圍中結束。烏鴉也不喜佛門,留下來看家,翌日巫牧之不情不愿隨沈拂出行。和他截然相反,宋聽風途中沉默寡言,神情卻是很明朗,偶爾和沈拂交頭接耳。這一路走得并沒有去龍門時太平,遇上了好幾只食人的妖怪。“晦氣?!蔽啄林蛏⒁恢谎值幕昶?,心情更加不好。沈拂基本沒出過手,宋聽風總是先一步直接解決。望著氣定神閑的沈拂,巫牧之冷笑道:“你還真是帶了個不錯的保鏢在身邊?!?/br>沈拂含笑搖頭:“不是保鏢,是護身符?!?/br>一直擋在前方的宋聽風聞言,眼睛因為有了笑意微微有了弧度。巫牧之忍不住道:“這二者有什么區別?”沒人回答,宋聽風自動屏蔽了不想聽的聲音,沈拂則在欣賞沿途的風景。很多人喜歡將佛門和‘圣地’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即便是看不上其修煉方式的巫牧之,也不得不承認,佛門的普及范圍最廣,即便是不修道的普通人,也有不少信佛的。路過兩個城鎮,都能看到佛堂,有些被當做歷史文物古跡小心保存。當世最大的佛門隱蔽在沒有被開拓過的荒山中,周圍布置著密密麻麻的幻陣阻擋人的視線,因為常年降雨少,樹葉枯黃,一棵棵看上去干枯無力。沈拂擰開一瓶礦泉水喝去大半:“空氣太過干燥?!?/br>他設想中的環境是漫山遍野的蒼勁植被,處處黃鸝鳴叫,賞心悅目。照心和尚是宋聽風的引路人,后者勉強算是佛門的半個俗家弟子,了解一些內情:“我小時候來過幾次,師父說是以前的高僧特意選址在此處,為的是磨煉己心?!?/br>話還沒說完,巫牧之便諷刺道:“典型的沒罪找罪受?!?/br>宋聽風沒有反唇相譏,淡淡道:“小時候師父曾問過我想不想在這里修煉,被我拒絕了?!?/br>沈拂:“為何?”宋聽風搖頭:“這段記憶記不太清,還是師父后來提起的,他說我當時給出的回答是與其在這里受些身體上不大不小的苦,還不如去找山里的幾只精怪戰斗,進步迅速,贏了能燒飯吃?!?/br>沈拂不厚道地指了指巫牧之:“這么看來,你更適合和他混?!?/br>邊聊著宋聽風邊在前面帶路,巫牧之忽然道:“這里沒有人守門?”一般有傳承的地方,都會派人鎮守,他當日去龍族,不得已還勾搭過一只守門龍。回答的卻是沈拂:“佛渡有緣人?!?/br>宋聽風回過頭,似乎沒想到他會說出佛理,“師父也曾說過這幾個字?!?/br>沈拂撥開小道兩旁的雜草,開始和二人分享自己編出來的故事,當聽到了猴(好)猴(好)看這個答案時,巫牧之的臉部線條僵硬,就連一直維護他的宋聽風也沒辦法做出捧場的表情。“仙君的故事很有意思?!边h處傳來一道清澈的聲音。隨著最后一個字落下,幾人面前出現了一個眉清目秀的白凈和尚。巫牧之提醒道:“出家人不打誑語?!?/br>和尚友好地笑了笑,雙手合十沖沈拂點了點頭:“照心師叔吩咐過,他在承德殿,仙君若是來此,可以直接過去?!?/br>佛門共分三殿,由三大高僧分別坐鎮,任何大的決策,都是三人商量后決定。照心和尚屬承歡殿,也是如今承歡殿坐鎮者。宋聽風在佛門的位置很特殊,照心和尚一直對外稱他是自己的弟子,但每次和別人談話,又會特意強調還未行師徒禮,是以他人只以宋施主相稱。香火的味道飄出很遠,未進大殿就能聞見。除了照心和尚,殿里還坐了兩個和尚,一人眼珠渾濁,嘴唇干涸,另一個五官平平,氣質卻很好。今日照心和尚看上去眉目間要多出幾分威嚴,和不久前斥責傷風敗俗的仿佛不是同一人。“料到仙君會來,卻沒想到來得這么快?!?/br>沈拂謙恭地微微頷首:“不知大師上次所言可否兌現?”照心和尚和其余兩個和尚對視一眼,緩緩開口:“仙君已經決定要闖佛塔?”話問得沈拂,目光卻是在宋聽風身上一閃而過,自己看中的這名弟子曾表露過對仙君的心意,照心和尚原本以為他會阻止。宋聽風私心自然是不希望沈拂來此,然而后者的決定很難更改,出發前一晚,宋聽風找烏鴉悄悄算過一卦,得出的卦象是大吉,才勉強放心讓沈拂來此。沈拂點頭:“還望諸位大師行個方便?!?/br>眼珠渾濁的和尚開口:“舍利子本就是無主之物,仙君既然有了決策,我等也不好阻止?!?/br>聲音不大,卻很宏厚。說完,三位和尚先后走出殿外,沈拂邁步跟上。即便沒有他們帶路,也能輕易找到佛塔,承載著豐厚過往的古建筑巍峨屹立在天地間,遠看高聳入云,有讓眾生頂禮膜拜的強大感染力。站在塔下,照心和尚對著正門行了一禮,方才道:“佛門歷經數次遷址,現在這座佛塔只有千年歷史,里面存放著一位高僧坐化時留下的舍利子?!?/br>話音落下,三人齊齊出手,破開結界:“合我三人之力,只能為仙君爭取半天時間?!?/br>沈拂也不敢耽擱,直接進入。塔里的溫度很低,和外界截然相反,沈拂順著階梯走上,墻壁上畫著佛祖割rou喂鷹的故事。他已經記不清自己上到多少層,雙腿已經微微發酸,又走了一個小時,終于看到地上放著的蒲團,中央微微有些塌陷,走近了立馬可以瞧見一枚橢圓形的珠子。感受到周圍異常的波動,沈拂并未直接出手拿。許久,波動一點點增強,半空中浮現出一個慈眉善目的老者,他有著蒼老的容顏,眼睛卻格外清澈,像是能映照出世界的一切丑惡,“還算有禮?!?/br>照心和尚說過想要得到舍利子就要通過高僧意識的認可,但認可的標準是什么誰都不知道。老者嘴唇幾乎沒有動,聲音卻很清楚地傳達到沈拂耳邊,“你可知為什么來闖佛塔的人均已失敗告終?”沈拂搖頭。老者一揮袖,地上多出一本手札,“老衲天資愚鈍,能有后來的成就已是心滿意足,這本手札記載了老衲幾百年的游歷心得?!?/br>沈拂撿起翻閱,里面記錄的很詳細,什么時候在哪里有的感悟,救過什么人,乃至對佛法的研究。老者耐心等他看完,沈拂忽然嘆道:“大師一生救人無數,壽元將盡時還為佛門做出不小的貢獻,可謂是功德圓滿?!?/br>他用自己做對比,常人自然很難再入眼,談何認可?老者緊接著道:“哪怕你現在后悔,既然進了這里,便要和老夫辯佛?!?/br>和一位得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