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書迷正在閱讀:一笑風塵之繡姻緣 下、三個男人一臺戲(總攻)上、青丘祠、秀爺的未來星途 下、轉世之絕代清鳳、養狼為患(冷傲大叔惡斗眾小狼)+番外、左手·流年 下、本護法也不想綠、居安思危+外篇、天師他從山里來
上公子。況且我雖認得幾個字,卻實在不堪重用。退不能替您主持后宅中饋,進不能助您仕途青云直上,實乃無用之人,只求不拖累公子,還望您成全!” 說罷,如釋重負般地舒了一口氣。面對元居安這樣的人,若說自己瞧不上他,只怕他更會不依不饒,像個狗皮膏藥似的。還不如順著他的心意,把他夸上天,把自己貶入塵埃,反正夸他幾句又不會少塊兒rou,只要他能離自己遠一點就行。 韋忠嗣是來勸景嵐的,哪知道自己尚未開口,景嵐就噼里啪啦一通。他心中欣賞景嵐的果斷,可卻不好當著元居安的面說心里話,只好輕嘆一聲,苦口婆心道:“唉,景嵐,我也是有女兒的人,眼看你再有一年就要及笄了,這婚事總不好再拖下去。你父親面上不說,背地里可沒少為你的婚事cao心吶!” 元居安坐在一旁面沉如水,眼底帶著幾分戲謔,這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就算林家日后后悔,他也絕對不會再對林景嵐動心思了。原本就是瞧她生得清秀白凈,又是個有幾分真才實學的,比那些只懂金玉其外的小娘子更可人心意,又有韋忠嗣和永寧侯這兩層關系在,才答應了。 如今看來,這小妮子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的。也不想想,就算你才華橫溢,你也是個女子,能成什么氣候?還不是要仰仗著男人。這女子嘛,出嫁前仰仗父兄照顧,嫁人后仰仗夫君垂憐,生兒育女之后還要仰仗兒子來養老送終。 沒想到這林景嵐看著挺機靈,內里居然是個拎不清的。瞧她現在得意洋洋地拒絕自己,再過幾年年紀大了,嫁不出去也就知道后悔了! 想到這里,元居安做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正色道:“既然林姑娘心意已決,在下自然是不會強求。祝福姑娘日后覓得佳婿,平安快樂一生!”,說罷又拱手對林璟和元居安道:“此事晚輩能理解林姑娘,還望兩位大人放心!” 元居安心中鄙視,可面上卻能裝出一副真心祝福、寬容理解的樣子,林璟和韋忠嗣聽了他的話,俱是心中一松,又覺得這元居安果然是個不記仇的真君子,心里對他更看好了三分。 徐沛霖全程坐在一旁一言不發,手里捧著個茶盅,卻不就飲,一直暗自瞧著其余幾人的神色。元居安眼底的不屑,嘴角嘲諷意味的笑都被徐沛霖收入眼底,他當即提高警惕,暗道:好在景嵐沒有和他定親,要不然,她哪里是這元居安的對手?若他是個有良心得到還好說,偏偏他是個拈花惹草的,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少不了要把景嵐騙得團團轉的。 好在,她不愿嫁給他。好在,她不喜歡他。想到這里,徐沛霖不由地微笑起來,她看著不爭不搶,可每次遇到災禍,卻總是平靜處置,先前她父親被關到大理寺時她反應那樣迅速,如今拒絕和元居安定親也是這般果決……這個姑娘,真是既教人憐惜,又叫人敬佩! *** 徐家的馬車寬大舒服,徐沛霖帶了個兩個小廝,景嵐帶著春雪和冬月,六個人坐在里頭也毫不擁擠。馬車中間擺了個小小的茶案,徐沛霖親手給景嵐倒了杯茶,淡淡地道:“喝杯茶吧,剛才忙活了半天了”。 景嵐接過小巧精致的青瓷茶杯,一口就把那點兒茶水喝光了,輕輕地把茶杯放回案幾上,道:“三哥哥,這幾日我算是瞧明白了看,原先在慈恩寺里,你說我只看見別人吃rou,不看別人挨打,我當時還一知半解,如今總算是明白了!” 原先,景嵐以為這銀號就是把富人的錢拿來借給窮人,從中賺取利息差,借此牟利,自然是無本萬利的買賣??涩F在才明白,銀號這錢也不是好賺的。 首先,市面上的銀號不止一家,人家富人憑什么相信你,把錢放在你家而不存在別家銀號?為了吸引更多富人來存錢,銀號就得提高利息。 相應的,把錢貸出去可是門高深的技術活。若是對方有房屋田產可以質押,那他若是不能按時把錢還上,銀號自然可以收了他質押的物品來抵債,可也有不少人從中弄虛作假,害的銀號最后財物兩空、損失慘重的。 徐沛霖輕輕笑了笑,道:“那是自然,若是這錢好賺,豈不是人人都爭著搶著來開做這門生意了?從前你沒接觸過,自然把這想的簡單些。你是個聰明的,看得多了,也就知道里頭的訣竅了”,說著他抬手,飲了口清茗,頓覺溫暖。 景嵐莞爾一笑,點了點頭,道:“這幾日跟在三哥哥身邊,長了不少見識。眼下你的事情都處理完了,若是不急著回長安,不妨多留幾日,在成都周圍好好轉轉再回去?” 她眼睛閃著光,盛著滿滿的笑意,徐沛霖看著心中一動。挑了挑眉,打趣道:“嗯,來時四弟再三叮囑,要我多買些蜀地的特色美食帶回去,我這任務還未完成,若是回去,只怕我家那饞貓是要撓我的,自然不敢回去”。 景嵐微微一怔,沒有說話。 “怎么了?”,徐沛霖以為她想起什么事兒,斂了笑意,正色道。 景嵐嘻嘻一笑,擺了擺手,道:“沒什么沒什么,三哥哥別惱。從前沒見過三哥哥和我們開玩笑,還以為你是個不懂幽默的人,誰知道你也會拿四哥哥打趣呢……” 徐沛霖黑了臉,只當沒聽到她的話。 作者有話要說: 景嵐:三哥哥,你的笑話不好笑 徐沛霖:【當場黑臉】 ☆、您家夫人 蜀地的街市雖比不上長安東市西市那樣繁華,但也是各色商品應有盡有。因著很快便要過年,不少人都出來置辦年貨了,因此街上也算得上熙熙攘攘。 景嵐望著眼前三兩成群、邊走邊說笑的路人們,恍然發覺自己前世也來過此地。 同一條街巷,不同的心情。前世,元居安得了朝廷的詔書,很快就要回長安任職了。她心里高興,以為自己也守得云開見月明,能跟著元居安一道回長安,然后嫁給她,就此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當時,她以為自己日后沒機會來蜀地了,才興高采烈地來街市上,用自己在青樓賺得的銀錢置辦了峨眉毛峰、蜀錦、竹編等各種巴蜀名產,準備拿回長安,作為禮物送給親朋故舊。 后來,她的確離開了蜀地,可是卻沒能跟著元居安回長安,而是被他送到了江南。當時,元居安溫情脈脈地對景嵐說“長安如今局勢未定,我雖得升遷,可也難保日后不會出什么變動,我不愿你跟著我擔驚受怕的。你且先去鎮江避避風頭,待我在長安站穩了腳跟,再去接你不遲……” 那時景嵐只覺得元居安是迫不得已,還覺得他凡事都考慮得很周全,誰知道最后被現實狠狠地甩了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