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
書迷正在閱讀:如果只是調教(H)、異世救世主(穿越)、重生之顛覆未來+番外、放開那個言情總裁 下、民國妖聞錄(妖僧與妖)+番外、鳶回前堂(二)、鳶回前堂(三)、我成了人妖騙子之后、拐個影衛來探案、夏小慫在末世
,屋里就只剩下宋徽宗與李師師二人,李師師正盈盈下拜,被皇帝伸手拉了起來。“愛卿過來與朕說話?!被实坌χ尷顜煄熯^來。隱藏在暗地里的這些人看在眼里,宋江望向趙棣,趙棣點了點頭,忽的從黑暗中竄了出來,跪倒在了皇帝的面前,皇上正和李師師說話的,冷不丁的冒出來個人來,把他也嚇了一跳,剛要喊有刺客,卻聽到下首那人已經喊了聲“父皇”。這把皇上快要脫口而出的話給憋回了嘴里,借著李師師房間明亮的燈光,皇上終于認出,下面跪著的那個,正是自己并不怎么在意的第七個兒子,趙棣。“你?你不是死了嗎?怎么會?”皇上也被唬了一跳,從椅子上站起來了。“父皇容稟,聽孩兒細細說來!”趙棣說罷,用略帶著哭腔的聲音,把他對宋江等人的說辭,此時換了個說法,對皇上陳述了一番。皇帝聽了滿臉驚駭,卻是連連搖頭:“這不可能,四位愛卿對朕忠心耿耿,這絕不可能!你一定是看錯了!”“父皇,孩兒怎么可能會看錯?如果孩兒看錯了,又怎么可能引來殺身之禍!父皇,他們連孩兒都敢殺,還有什么不敢的,孩兒擔心,擔心他們說的,要扶植新的傀儡皇帝上位,他們,他們這是要害父皇您吶!”趙棣看到皇帝雖然嘴里說不可能,但臉色已經變了,不由得更是添油加醋,抓準了皇帝都怕死的心理說道。果然,這話一說完,皇上的臉色便更加糟糕了,李師師此時一笑說道:“師師雖然不懂,但是看這小孩子年紀也不大,想必是編不出來這樣荒唐的話,事關皇上的安危,還請皇上小心才是?!?/br>李師師的話讓皇上點了點頭,思索了一番,這才說道:“想必他們也是被小人蒙蔽了吧,朕這次回宮一定會徹查一番,如果你說的屬實,朕自然饒不了他們!那棣兒,既然你沒有事,不如就就此和朕回宮去吧?!?/br>趙棣心里面冷笑,這個皇帝當得還真是蠢,這種話也能說出口,他要是回宮,只怕迎接他的,就是各種下毒手了。李師師忙說道:“皇上,我看這樣不妥,您帶皇子回去,只怕會打草驚蛇,不如,先把皇子留在我這兒,想必沒有人會懷疑什么,如果皇上所查屬實,審理案情的時候再讓皇子過去作證,既能保護皇子的安全,又能出人意料?!?/br>皇上聽了深覺有理,握著李師師的手:“還是你說的對,就按你說的辦吧,朕身邊,現在也只能信任你了?!?/br>李師師笑著應了,皇上此時也無心再和美人玩樂了,等楊太尉過來的時候,便和楊太尉一道回宮了,等皇上走了,李師師心里才松了一口氣,趙棣則是在旁人都看不見的角落里,彎起了嘴角。此時藏在黑暗中的宋江等人也走了出來,李師師裝作才知道他們沒走的情況,容顏更變的看著他們,宋江拱手道:“師師姑娘不必擔心,師師姑娘剛剛的一番話宋江也是佩服得很,姑娘雖然身在煙花,卻是位不讓須眉的巾幗英雄!”“宋江?你是及時雨山東宋公明?”李師師佯作不知的詫異道。“正是,師師姑娘,剛剛那首詞你還記得么,那就是宋某全部的心思了!人都道我們水泊梁山是反賊、叛逆,但誰又知道,我們都是心懷報國的無處可投之人,剛剛看到皇上,我們十分想要出來討一張招安詔!”宋江嘆了口氣,把一直以來的苦悶都像李師師傾訴了出來。李師師聽了自然十分詫異,不由得看了趙棣一眼,難怪,難怪七皇子會和宋江這梁山匪首走在一起,原來是這樣!想到這水泊梁山勢如破竹的攻勢,還有七皇子看似天真直率的城府,李師師感到后背發涼的同時,心里竟也產生了nongnong的希望。6363、第六十三章宋江等人本待過了元宵燈夜便返回梁山,然而因為趙棣這件事,宋江決定在京城看風聲,柴進苦勸無果后,李逵自告奮勇留下來,柴進無法,只得帶著其他兄弟先行回山上去和軍事吳用說明情況,宋江便也想在李師師這兒暫住。當然,他打的名頭自然還是之前的,那虔婆別的不看,但看宋江出手的金子,便喜笑顏開的同意了。李師師雖然同意,但她心里面也有計較,她是個太吸引男人的女人了,她可不希望,走了一個皇帝,又來了一個山大王,那她和周郎的關系就更加波折了。李師師是個聰明的女熱,她聽說過宋江的名望,因而平日閑談間便隱隱透露出了意思來,宋江對李師師還沒旁的心思呢,只是覺得對方是個難得的知己,平日里盡把自己那一腔的抱負都說給李師師聽,此時聽了李師師吐露心聲,談及這段凄婉的愛情,不由得也跟著唏噓。“周先生能得師師姑娘這般愛慕,也不枉此生了!”趙棣自然是不管他們這些“大人”的事兒,專心等著鷹組從宮里傳來的消息,得知皇帝回宮后不過三日便病重了,趙棣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那日潛入皇宮放置在香爐內的藥香,被他給李師師那日戴在腰間的香囊一引,果然起了效果。然而,宮中皇上病重的消息卻并沒有傳到民間,傳來的是皇上要潛心煉丹修道,下詔退位傳為于太子趙桓。這個消息來得格外突兀,而是這皇帝退位當太上皇的不是沒有,但這以潛心修道為理由的,倒是讓這滿朝文武和京師百姓都震驚不已,老百姓們有了茶余飯后的話題,文武百官中四大權臣派系的自然是沒有風波,那些其他清流的官吏可是炸廟了。這些官吏早就對皇上的風流無度不滿了——皇上之前連歌女、酒家女都納入宮中封貴妃他們都忍了,微服出巡去會妓女他們也忍了,但是現在又弄了個退位修道,這是哪門子的說法?說出去,不怕天下人恥笑嗎?然而他們的抗議的奏折換來的不是皇上的回心轉意,而是新皇的打壓,所有聯名上書的人相繼被以各種罪名發配流放之后,京城里也漸漸流言四起。不知是從哪兒傳來的,說是新皇矯詔篡位,很快這個流言便在京城里傳遍了,原因無他,而是不論是頒布退位詔書、還是新皇等級,自始至終都沒有人看到太上皇本人出現,傳召的只是太上皇身邊的太監,這種情景被有心人拿出來說嘴,很快就傳得繪聲繪色的。外面市井中已經有了多種說法,李師師的院子里,連吳用都趕來的梁山一派加上趙棣、武松,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