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1
書迷正在閱讀:當西門慶遭遇鬼畜攻(H)、如果只是調教(H)、異世救世主(穿越)、重生之顛覆未來+番外、放開那個言情總裁 下、民國妖聞錄(妖僧與妖)+番外、鳶回前堂(二)、鳶回前堂(三)、我成了人妖騙子之后、拐個影衛來探案
候被抄家滅族,所以那些府邸就空閑下來——一般人也不敢去住,怕沾惹晦氣。 沈老爺子表示考慮一下,挑個好日子給皇帝上個請安折子,不過他也沒想到會發生一點波折。 這時候由句讀符號、拼音啟蒙引起的爭論在京城依然此起彼伏,不少保守派不停地寫文章投去京城快報攻訐林重陽和無用社,將所有為他說話的人都打上無用社的標簽,甚至因為京城快報沒有將全副版面讓給他們而惱羞成怒,還有人要求花錢買京城快報一個月的版面,天天刊登這個,后因京城快報拒絕而咬牙切齒地表示要開辦新報紙跟京城快報打擂臺、搶生意! 果然京城出現幾家新的快報,只是他們沒有活字印刷,速度跟不上,小打小鬧之后也沒什么水火,能夠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最后就只剩下一家據說有大靠山的。 而林重陽等人就在跟李源的時候正面回應一次,再以后忙于正事,根本不管外面吵得天翻地覆——皇帝、大佬們都沒有明確表態,甚至言官們也非常默契地沒跟這么一個新科狀元一般見識——畢竟不涉及朝政不是他們的興奮點。 所以林重陽任由他們隨便吵,只要朝廷不開口禁止就沒有任何問題。 在京城吵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清華書齋印刷出來的大批拼音啟蒙書卻源源不斷地賣出去,京城銷售量是小部分,大部分的被蘇州、杭州、徽州等大書商批發去,通過京杭運河南下售往全國各地。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有些地方沒有發生京城這種新舊沖突,反而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學習高潮,他們有樣學樣,也在各地展開授課、競賽等等,儼然成為一種時髦游戲。 原本強制性地讓老百姓讀書認字,老百姓們不但不熱衷,反而會強烈抵觸逃避。比如像太祖初年開辦的那些社學最后不但沒推廣反而成為有些人毒害百姓的手段而不了了之。 現在不但沒人強制,反因傳言有些官員們不讓普通老百姓學認字而激發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被激發就產生強大的動力,越是不讓學越要學,還要學得更好!反正朝廷可沒說不讓學,憑什么自己能讀書反而不讓我們學? 所以在一些地方尤其山東林狀元的故鄉,那簡直是全民都學這個,他們將此當成支持林狀元的一種表現。 民間自有高手在,智慧也是無窮的,傳播的速度更是生了翅膀一般。 哪怕老農們說閑話的功夫都講這個,還有人編成順口溜、游戲,閨中少女們發明了拼音棋、剪紙、繡花等,以各種方式傳播學習著,也產生了一批具有這一沖突特色的藝術品。 各地地方官們也感受到百姓樂學的好處——百姓們把學拼音當比賽、找樂子,地方很多鄉紳們都舉行了學拼音識字比賽,獎品豐厚,參加者眾,原本偷jian?;X瓜靈活者發現自己學這個有天分也去參加奪獎品,因此爭吵、斗毆、游手好閑者明顯減少。 社會治安為之一新。 不少地方都派了代表人物來京城學習“正宗”的拼音,還鬧出不少趣事兒,很多曾在街頭學過的吃瓜群眾們紛紛說自己就是正宗,反而被鄰居八歲的小孩子給打敗,最后才有人告訴他們翰林院的林修撰是最正宗的。 那么多人找林重陽求學拼音,林重陽可沒時間教,這個重任還是交給馮順。 現在馮順比他忙,配了四個助手還忙得腳不沾地,四處給人講拼音啟蒙,因為對林重陽的崇拜,他講這個比林重陽更加賣力、熱情,充滿想象力,也更容易讓當下人接受。 有那些初入學的好事者居然想把林重陽的畫像掛在墻上當先生拜,被人傳給林重陽之后,嚇得他趕緊召開緊急會議,活人禁止上墻!禁止成精成圣!尤其他自己,不管大家對他有多感激多熱愛,只要心里記著好就行沒必要掛在嘴上,更沒必要表現在形式上,免得害了他。 他可不想授人把柄,到時候讓人360°無死角的攻訐,雖然現在渾身都是目標,可畢竟有刺不是那么好攻擊的,如果上了墻等于一壺開水澆身把渾身的刺給禿嚕了。 (必須要低調,免得幾百年后被人考證出是穿越人士,譏諷他在古代作威作福,那可丟人。) 在推出句讀符號以及拼音啟蒙的同時,林重陽就把算術書籍也出了,尋思虱子多了不咬人,已經被那么多人攻訐也不怕再多一項,一次性出來也可以分散他們的精力。 結果讓他意外的是出來以后,并沒有人攻擊他。 算術基礎就直接把阿拉伯數字引進,反正他死豬不怕開水燙,拿來主義用得溜溜的毫無心理負擔,一直安慰自己文化就是大江大河奔流不息,只要是為人類進步做貢獻,拿來又如何。 他也沒說是自己發明的。 這本算術基礎包括基本的加減算籌計數、乘除法、九九乘法表,其中還附加一些記賬知識。 另外還有一本,用數字的方式將國產的那些勾股容圓、線性方程組及其解法、盈不足術、増乘開方法、垛積術、天元術等表示出來,并加以舉例、解析,定義為數學原理,可以作為公式應用。 關注這書的,多是工部、戶部的一些書吏,因為他們日常需要與文書和數字打交道,計算的時候有多痛苦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而那些大佬們還總是指責他們慢、拖沓、賬目混亂、一鍋粥,沒、法、看?。?! 另外就是一些商人的賬房們,做賬需要。 誰看賬誰知道,單純用文字方式記賬有多讓人頭大。 所以和一經推出就受到這兩類人的好評,無一人反對,只有不斷請求完善、精進甚至要進行更高深學問培訓的呼聲。 林重陽覺得那些反對者之所以沒有發聲的,估計很多人不精通沒有辦法攻訐,畢竟隔行如隔山。 他們若是讓懂行的來寫攻擊文章,那些人只怕還會反攻擊他們,根本不可能幫忙。畢竟這樣的知識恰好就是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干嘛要攻擊? 如果用這樣的辦法,他們的工作量不變,效率至少可以提高三倍,能節省大半精力,不至于殫精竭慮還不討好。 所以反對聲寥寥,感激者日多,不少受益者往翰林院和林宅送各種吃食和禮物。 白天他在翰林院的時候,各大酒樓排著號送美食,一送就是一大桌,足夠他請同僚們搓一頓的。 甚至還有酒樓高調宣布要免費為林修撰家承辦年夜飯! “我們廣福樓,要包圓林狀元需要的點心!” “我們高記成衣鋪要包圓林狀元過年的新衣!” “我們王家粉刷匠可是一直承包翰林院粉刷活計的,以后林狀元家的納涼棚子我們也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