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5
書迷正在閱讀:當西門慶遭遇鬼畜攻(H)、如果只是調教(H)、異世救世主(穿越)、重生之顛覆未來+番外、放開那個言情總裁 下、民國妖聞錄(妖僧與妖)+番外、鳶回前堂(二)、鳶回前堂(三)、我成了人妖騙子之后、拐個影衛來探案
。 眾人奔走相告,還有人奔跑著追著去看,結果竟然追不上,很快就被落下好遠。 “不用馬拉的木輪子,也不是咱們推的那種獨輪車子,稀奇得狠!” 路上林重陽實在累了,期間和馮順換了一下,馮順倒是有騎車天賦,跟耍雜耍一樣,惹得道旁圍觀百姓們更是好奇。 到了正陽門,林重陽幾個推車入內,在門口給守門衛士校驗牙牌的時候,一些守門校尉們都圍過來,好奇地摸摸那幾輛木輪車。 “林修撰,這是何物?”守門衛士們很是好奇,分派了幾人去核查入城人等,他們則圍著林重陽幾個不想散開。 已經進了正陽門距離翰林院不太遠,算著時辰不會遲到,林重陽就和那幾個衛士說了幾句。 “自行車?這個叫自行車?就是自己行走的車子?”那衛士解讀得倒是順溜。 林重陽笑道:“正是此意?!?/br> 那衛士頓時越發高興,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林重陽卻不想浪費時間,“下衙后我還從正陽門走,那時候讓幾位試試看?!?/br> “林修撰可不要哄我們??!”幾人大聲道。 趙文藻笑道:“你們放心,咱們林修撰一言九鼎從未食言過?!?/br> 陸延也道:“晚上我們三個還一起,保管讓你們都有機會試試?!?/br> 讓人試試才好推廣啊。 三人騎著木輪自行車一路往翰林院去,這時候棋盤街已經熱鬧起來,三人從街心走過,立刻就引起很大的轟動,兩邊門內的人都跑出來看。 經過禮部的時候,恰好遇到荊老板幾人。 林重陽當下就將車留給荊老板,讓他宣傳宣傳,另外兩輛就騎去翰林院。 結果這一天向來安靜閑散的翰林院一下子就轟動起來,連李固都找個借口回翰林院去試騎那木輪自行車。 其他小年輕更不用說,一個個輪著班來請求試騎那神奇的自行車。 大部分一下子學不會雙腳離地蹬車行走,但是他們可以用腳劃! 一個個試騎之后紛紛表示“如果是在我們家鄉,這是最合適不過的!” 因為他們居住的城市、小鎮、村里,很多居然都是石板路! 比如說金陵、揚州、蘇州、杭州等地,城市主干道都是石板路,環境比京城要好得多。 林重陽內心偷笑,你們在院子里騎兩圈覺得挺好玩的,真要是騎上路,不用半個小時就得累趴下。 當然賣東西的不會說自己東西有缺陷,只宣傳優點,嘿嘿。 蔡康笑道:“應該讓那些洋人開開眼界?!?/br> 這時候并未像國初那樣全面海禁,倭寇之患相比從前也緩和許多,朝廷采取有限制的海外通商政策。而一直開放的港口就是泉州,在那里建立市舶司,另外一個就是浙江寧波,不過寧波卻是開一年關兩年的,并不固定,總體來說倒是關閉的時候多。 但是泉州港口開放,就已經吸引了許多海外商旅,他們大部分來自歐洲,也帶來很多新奇玩意,不過每一樣都十分昂貴。 蔡康曾經去過寧波,在那里見過一些洋人,打過交道,知道那些洋人們經常吹噓自己的東西多好多好,然后要換絲綢、茶葉、瓷器。 如果他們見到這木輪自行車,絕對會大呼驚奇的,說不定還能高價賣給他們! 這就是林重陽為何要將車騎來翰林院做宣傳,因為這里的人有一部分是不差錢的,只要是好東西,就總有人不惜代價買的。 當然如果能去那些虛榮的紈绔子弟圈里推廣更好,那些人買東西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顯擺攀比。不過林重陽現在也不認識他們,近水樓臺,所以就是翰林院了。 翰林院還能帶動商人圈,這要是在平民區推廣,看的人多,買的人是一個也沒的。 “林修撰,這自行車價值幾何?”同僚們紛紛詢問,有人表示也想預訂一輛。 有那些不差錢的表示要預訂多輛,用來送人都是極別致體面的禮物! 林重陽現在卻不想賣,要先造勢,把這自行車的名頭再抬一抬,畢竟木制自行車只是試驗階段,最終還是要金屬材質才行。 要想實現金屬化,還需要一些條件,需要能買到大量的上好鐵礦,或者是初步加工過的熟鐵、生鐵,然后進行深加工。 趙大虎以及帶人去唐山鐵礦洽談價格,只要價錢合適,到時候就可以正式銷售。 “諸位要是有興趣,可以去奇技館參觀指正,多少錢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清楚?!表槺惆哑婕拣^的正館長趙文成、副館長蔣奎介紹給諸人。 蔡康等人紛紛表示有空要去探訪一下這個神奇的奇技館。 因為有熱鬧事兒,翰林官門從沒覺得時間過得如此快,感覺還沒做好準備的就要下衙了。 “林修撰,這段時間你天天泡在雜書庫,原來研究這個啊,可否告知哪本書里有寫,咱們也要看看?!弊T赟尋思怪不得這小子一來翰林院就鉆進雜書庫房,合著是來以權謀私呢。 林重陽笑道:“譚學士,沒有任何一本書寫過自行車,不過不少書里都提及馬車、獨輪車,下官等人也是一時間突發奇想?!?/br> 李固道:“這是好事,林修撰多想想,馬車、轎子、雨傘都是這么出來的嘛,有需要就有人做?!?/br> 見李固維護林重陽,譚赟就不說什么了。 林重陽將分內差事做完,然后下午就去雜書庫翻書,現在他習慣每天有空的時候就在雜書庫瀏覽書籍,看到有用的就夾一張紙條進去,到時候讓人幫他整理出來。 最近重點翻看的就是金屬冶煉的內容。 仔細研究了中國的冶煉技術發展史,再和他后世知道的世界金屬冶煉發展史對照,他不得不感嘆其實古代冶煉技術已經非常先進,除了還沒有后世那么高效率、高性能的高爐煉鐵、轉爐煉鋼,其他的熟鐵、生鐵、可鍛鑄鐵、煉鋼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比如白口、黑口可鍛鑄鐵,球墨鑄鐵以及灌鋼法。 用在他的自行車上,可鍛鑄鐵耐磨損有良好的任性和塑性,用來做零部件再好不過的,好鋼則可以用來做支架,現有技術就非常成熟! 只不過他翻遍了雜書庫才發現很多工藝記錄居然是殘缺不全的,就拿煉鋼來說,炒鋼法記錄詳細,但是灌鋼法卻模糊不清。 民間的鐵匠們打鐵都有自家的一些小竅門,淬火、回火也好、鍛打技巧也好,反正各有所謂的家傳絕藝藏著,朝廷自然也是這樣,很多制作武器的專業書都是藏在大內文淵閣的,外面并沒有。而兵仗局、盔甲廠等做工也都是工部官員和宦官一同監督,工匠們出力,書籍也并不外流。 一連數日,林重陽三人都騎車上衙散衙,每天往奇技館跑,倒是也跟正陽門的守門衛士們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