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書迷正在閱讀:當西門慶遭遇鬼畜攻(H)、如果只是調教(H)、異世救世主(穿越)、重生之顛覆未來+番外、放開那個言情總裁 下、民國妖聞錄(妖僧與妖)+番外、鳶回前堂(二)、鳶回前堂(三)、我成了人妖騙子之后、拐個影衛來探案
令昌,我的感受也不是他的,不過我跟你講,雖然不會飄飄欲仙,卻也有諸多好處。否則你以為沈之儀文選為什么賣得那么好?” “也罷,那我還是好好讀書吧?!闭f著他就開始專心看文章,雖然自己是兩屆小案首,可院試不得案首也得得個前十才行,否則給于知縣和嚴知府丟人不是。 四月二十二,府里貼出公告并且知會各縣,提學官五月初十按臨,五月十五考試。這期間諸童生就可以去縣衙禮房報名,領去參加院試的試卷結票,再到府衙禮房投納,以此為參加院試的考試憑證。 一般來說,有些州府院試和府試之間相差一個月以上有的甚至幾個月,畢竟提學官三年兩試,在省內巡回,并不是固定五月都能按臨每個州府的。 這種情況童生們都可以在縣衙報名,而像萊州府這樣,相差不足一個月的,有些考生并沒有離開府城,便可以直接在府衙禮房領去試卷結票,再蓋章備案即可。 林重陽等林家子弟由他爹陪著去府衙禮房走了一趟,因為是案首又有人情在,也沒用排隊,直接被一名書吏領進去辦了然后就拿到結票。 林重陽看那院試卷結票上寫了院試規定注意事項,還有曾祖、先祖、父,連同業師、鄰里、互結人名都有,下面還有廩保以及挨保,此結票領來就要交給挨保收存,以此為憑證領取試卷,填好姓名籍貫三代信息等再交回去,等考試入場那天,點名之后再憑此領卷子入場。 院試和比縣試府試嚴格了很多,并且到時候提學官大人隨行諸多差役和書吏,很多要事都由他們擔任,府衙和考棚里的胥吏們只是幫襯。 再比如說報名的這些瑣碎事項,很多看起來多此一舉,卻也不得不遵守,而且每一項都要出錢。 這結票他覺得自己拿著才放心,卻必須要交給挨保,到時候挨保將卷子領取,點名的時候可以節省時間,不至于分卷子的時候太混亂。 林重陽看那挨保名字寫著董暉,他對林大秀道:“爹,這董老友是哪個?你認識吧?!?/br> 挨保都是順序排的,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林大秀想了想,“沒有印象,我去打聽一下?!?/br> 很快林大秀回來道:“是濰縣人,他挨保名下有十個童生?!?/br> 林重陽詫異道:“挨保不一般都是自己本縣的嗎?怎么還來了別縣的?!?/br> 他們打聽了一下,因為很多都是府衙報名的,就直接先從府學生員里排序挨保,府學排完再輪到縣學。這也是有潛規則在里面的,挨保也會收取費用,賺錢的營生自然也先給府學。 林重陽就和他爹去找了董暉,將結票交過去拜托其收存,順便交了二兩銀子的保結費。 因為參加院試的人數很多,除了本次取中的童生,還有往年歷科積攢下來的,從十歲左右的小童到白發蒼蒼的老者都有,人數起碼是府試的兩三倍還多。 所以這一次譚大人規定萊州府各縣分兩撥考,密水、密州、昌邑、即密四縣先考,其他幾縣先考,而且這一次院試只有一場沒有第二場補錄,且還有一個更重磅的消息,那就是:前后分考的兩撥,題目是一樣的! 雖然題目是一樣的,卻也有諸多要求,如果第二撥考生的文章若是立意、走向與第一撥考生的相同,或者有超過五句話相同,那第二撥的直接取消錄取資格。 這樣第一撥考生的優勢就在于第一次見到題目,可以暢所欲言。 而第二撥的優勢在于已經知道題目可以提前考慮,可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就那樣一個題目,萬一自己想好的破題與人相同,那豈不是倒霉? 所以學到衙門的懸牌一掛出來,考生們就在門前表示不解,請大人解惑。 譚大人根本沒露面只派了一個書吏出面陳述他的意思。 “即便同時考試,大家破題、文章也是不盡相同,為何分撥考試,就不能作此要求?即便題目和去年相同,也可以考的,難不成就能直接背誦程文墨卷來應考?至于不可以有五句話相同,這不是簡單明了的事情嗎?哪怕同一個題目,你們不同人作出來,也絕對不會有超過五句話一模一樣,代圣人言,也不是讓你們抄圣人書,又如何會相同?更不要想著知道題目就可以請人捉刀代筆,若有此種情況,必然嚴懲不貸。只管應考,只要問心無愧,督學大人自然能明了,不過,若是有人動歪心思,大人也定然明察秋毫,不要做僥幸心理?!?/br> 更何況十五一場,十六緊挨著一場,就算考題一樣,也不會傳播太快。 有人似乎還不信,然后那書吏就直接拿了去年的考試題目,讓他們破題來,破完題再寫篇來,大家互相印證,看看是否有超過五句相同句子?是否就想不出更好的破題來? 那書吏冷笑道:“朝廷掄才大典,是為選拔人才,若僅僅因為考了同一個題目就寫不出自己新穎的文章來,又何談治國安邦之才?朝廷,不用庸庸碌碌之輩,爾等好自為之!” 這么一頂大帽子扣下來,將考生們的委屈和不滿都堵回去。 人家說的沒有不對啊,會試都有三年連著考同一個題目的時候,院試為什么不行?且人家也只是同府的考生先后考一樣的題目而已。 眾人趕緊去打探那幾年會試考同一個題目的錄取狀況,果然如果是直接默寫程文的不取,沒有新穎見解一味默守陳規的不取。 所以這是譚大人降低閱卷難度的絕招!? 簡直比最冷僻的截搭題還要狠上一籌啊。 這些對林重陽倒是沒有多大影響,因為他在專心準備經書內容。 院試除了四書一道題,還有一道經書題目,出題的時候每一經都會有一題,考生們可以自己選擇答哪一道。 林重陽五經都學得很認真,不過還是有所偏重,他想到時候實在不行就看哪道題自己有更好的想法就選哪道題。 他身邊其他人于五經這塊大部分和他不是一個路子,人家都是專學某一經,對什么有興趣就學什么,考試的時候也就選哪一道,不需要去學習其他四經,這樣就省了很多精力出來。 林承澤看他在周易和禮記兩本書之間猶豫,忍不住道:“小九,你為什么不選尚書、春秋或者詩經?這三經可比那兩經簡單的多?!?/br> 禮記事關方方面面,瑣碎的能讓人頭疼,哪怕禮部專門書吏都不一定面面俱到。 周易更是如此,也就欽天監的人精通,他們也都是覺得起卦好玩,才會研究一下,也想著等進學以后再好好專心研究,之前還是專攻四書為要。 林重陽笑道:“我看了一下歷科考試題目,禮記和周易的試題其實是最簡單的,答題也更容易一些?!?/br> 林承澤驚訝道:“還有這樣的說法,我居然不知道,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