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
多人家都會在中元節把孩子關在家中,免得被捉錯了,所以當梁熙帶著藺秋走到張六指的面人攤的時候,他正閑得直打哈欠。看到做太監打扮的梁熙二人,張六指眼睛一亮,宮里的太監可都是有錢的主,這兩位一看氣勢就與眾不同,說不定是哪位娘娘身邊的紅人,他想到這里連忙打點精神,站起身來拱手笑著說:“兩位小公公可是要買面人?我這里的面人可是京城里最好看的?!?/br>梁熙挑剔的看了幾眼架子上插著的一排面人,撇了撇嘴說:“這些都不如宮中的好看?!?/br>張六指一愣,連忙陪笑道:“這位公公真是太抬舉小的了,小的就是一點普通的手藝,哪能和宮中的東西相比?!?/br>梁熙點了點頭說:“嗯,那到也是?!睂τ趶男″\衣玉食長大的梁熙來說,即使是京城一絕的面人也沒什么特別的,只是今天帶了藺秋出來,總要給他找些好玩的東西。“太……咳咳,秋兒……可喜歡這些面人?”梁熙扭頭去看藺秋,只見他正望著張六指的面人工具。藺秋搖了搖頭,卻伸手拿過了那一把工具,仔細的看起來。“額……這位小公公,莫不是想學做面人?小的這是祖傳的手藝,可不能外傳的?!睆埩笜泛呛堑恼f到。誰知他話音剛落,就見藺秋從面桶里捏了一塊面出來,在手中慢慢的揉搓了幾下,拿起工具在那面團上雕琢起來,可是漸漸的,他的動作越來越快,時不時的又在面桶里捏出別的顏色加入,沒多久一個小小的人頭已經捏了出來。在梁熙和張六指驚呆了的目光里,他給那小人頭帶上了帽子,最后是身體和四肢……等完全捏好,他又抽了根竹簽固定好小人,這才遞給梁熙。梁熙:“……”那是一個只有一寸高矮的小人,身材比例與常人無異,身穿太監服飾,連衣服上的花紋都用竹簽勾勒了出來,每一處都做得十分細致,尤其是那張笑臉,還帶著幾分傻氣,簡直就和梁熙一模一樣。“這是我?”梁熙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手里的面人。“嗯?!碧A秋點了點頭。“想不到你這么厲害,居然會捏面人?!绷何跣Φ醚劬Σ[成了一條線。藺秋看了他一眼,沒說話。其實藺秋根本沒學過怎么捏面人,他只是通過分析那些面人樣品上的紋路,還有面人的制作工具,得出了該如何制作面人。這并不是很難。藺秋看著自己的手,這樣想著。☆、第29章(捉蟲)梁熙并不是第一次出宮玩,在他還是個皇子的時候,偶爾能用撒潑的方式獲得出宮游玩的許可,只是每次都有一堆的隨侍和護衛相陪,走到哪里都會引起一陣的sao亂,不是跪倒一片,就是跑個精光。這次他終于能像個普通的庶人一般,在街邊閑逛,偶爾還會買上兩個小吃,和藺秋一人一個吃下去,把后面跟著的嬤嬤嚇得臉色發白,生怕藺秋吃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傍晚的時候,他們終于晃悠到了城西的燕臨河邊,坐在一棵柳樹下等著日落。與此同時,劉嬤嬤從大將軍府的側門離開,還帶上了一小壇據說是禮部孫尚書的藏酒;楚皇后因為梁熙的出宮而大發雷霆,借機處置了兩個不安分的宮人;留守景琉宮的邢嬤嬤用手刀劈暈了一個打探消息的小宮女,本想拎到廚房去,突然想起這里是皇宮,不是她的黑店了,只能郁悶的丟到墻外去。天色一點一點的暗了下去,人群在河岸邊漸漸的聚集起來,一些販賣荷花燈的小販在河堤上擺開了攤子。“一會兒滿河都是荷花燈,可漂亮了,不過我也只見過一次,哦,對了,那次還有幾個好大的荷花燈?!绷何鯊淖聛砭烷_始不停的說話,主要是這兩天藺秋又開始不說話了,簡直象當初他們剛剛成親時一樣,這讓梁熙莫名的有些心慌。藺秋捏的面人在梁熙的手里轉來轉去的,就像他現在的心情一樣。藺秋低著頭,看著黑沉沉的河水,在梁熙看不見的地方微微勾了勾嘴角。從回宮的那天開始,他就覺得胸口經常會有陣陣的悶痛,不疼但很不好受,他知道這個身體多病痛,以為只是身體上的毛病,直到今天,看著梁熙因為自己的沉默而心慌,在自己身邊轉來轉去,甚至沒話找話說,胸口的那種悶痛竟然消失了。手里拿著的是梁熙買來的麥芽糖,吃的時候會粘住牙齒,可是很甜。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叨叨不休的梁熙,嗯,這感覺還不錯。放燈自然是很美的,只是沒等到那幾盞壓軸的大燈,因為皇后派來的侍衛找到了他們,梁熙再不愿意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和藺秋坐上宮轎,在侍衛的護送下回宮了。過了幾日,禮部尚書在朝堂上提到,依大梁國律例,太子成親后要選擇一個貧困縣下放兩年,做當地的父母官,以了解民生,為將來繼承大統做準備,現在太子既然已經成親,是否需要出去歷練?“朕竟不知還有此等律例?!绷汉榱衣牭靡膊挥梢汇?。也難怪他吃驚,大梁國歷史上的那些個皇帝和太子,就沒有一個是為民考慮的,別說懂民生,大概連麥子和稻子都分不清吧。雖然梁洪烈當初是起義奪的皇位,可是卻沒改大梁國的國號,用的也是以前的律例,畢竟他姓梁,原本就是是大梁國的皇族。孫尚書很想告訴皇帝,不是自家那不孝的女兒,就連自己都不知道?!盎乇菹?,此律出自?!?/br>說到,梁洪烈的臉色頓時黑了。是大梁國開國皇帝親手所寫,里面洋洋灑灑兩千多條律例,全部是用來規范皇室成員的,從皇帝、皇后、皇子、妃子……一直到各藩王的家眷,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包括在內。說到這位開國皇帝,那可真是個奇人。他早年一心造反,屢敗屢戰,最終做了皇帝。中年與文臣斗,與武將斗,每個月都會砍幾個腦袋。到了晚年一心修書,修的還是律法,而且還是專門針對自己和兒孫的。用他的話來說,只要他的子孫能依照行事,大梁國就會延綿萬載而不滅。只是很可惜的是,他剛死,他的兒子就把他辛苦寫成的徹底摒棄了,無他,實在是里面的規則太多了,連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有無數個規定,這不是律法,這分明就是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上廁所都便秘的神物啊。梁洪烈很糾結,讓太子去做個縣令,他肯定天天溜出去玩,不理民生,不管正事,最后那個縣里的人不是被餓死,就是被餓死,嗯,不可能有別的選擇。不讓太子去吧,寫皇律的開國皇帝也是他的先祖,雖然大梁國的人都知道那皇律有多搞笑,他也不能明著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