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9
,幾杯好酒下肚,大家就徹底熱鬧了起來,氣氛和諧地持續到結束。 第二天,大家再見面時,都自動切換成了嚴肅的狀態,雙方就彼此的團隊人員和主要的任務等都進行了互相的了解和具體化的安排。 然后,雙方就忙碌了起來。 對璀璨集團而言,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戰役,同時也是脫胎換骨的機會。 他們這次來京合作的人員除了好些重要崗位的負責人,還有就是對公司忠誠并有上進心的年輕人,這是一次長足進步的學習機會,難得而珍貴,也許會影響之后很多年璀璨集團的工作習慣。 帶隊的人,直接是陳云澤任對長、唐振宇副隊長,一個精通謀劃、策略,一個精通各種信息的搜集、分析、處理。 順便提一句的就是,陳云澤這次來京,十分強硬地要求崔以安放下手中的工作,跟他一起來京作為一個編外人員,全程跟蹤整個項目的發展,并詳細地跟他解釋其中的各種關鍵因素和來龍去脈,著實第一次嚴格地履行了自己師父的職責,讓崔以安痛并快樂著。 京都第一學府這邊,更是選取了自己的精英,順便夾帶了一些“關系戶”,要知道,他們管理學院是有錢,是每年跟企業合作的方案有不少的,但是大多數都沒有什么挑戰性,都按部就班地照著前人留下來的經驗,就可以應付。 但是,這次卻不同。 這次的項目,難度系數直接達到了將近五星級。 他們要為璀璨集團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去各大的南方經濟財團手中搶食,而且還要把這個小企業偽裝,不對,應該塑造成可以相媲美的絕佳選擇對象,讓評委心動,讓那些大的財團輸的心服口服。 他們的工作量直接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性最強的,正如三位院長說的,這可能成為他們管理學院最經典的教學案例之一。 管理學院的三位校長同時出手,可見其動靜不小,許多學院的研究生、教授也紛紛伸出了橄欖枝,想要為自己的閱歷增點幾分色彩。 他們合作的項目是關于新明園這個歷史名園的,當然少不了跟歷史系、考古系打交道,甚至建筑系、美術系等各種相關的知識體系只要涉及到的,都要仔細探討其中的可以優化的部分。 最后,直接驚動了京都第一學府的校長和各位董事。 了解到其中的具體情況之后,校長也是給這個項目大開綠燈,直接把此項目定為今年的課題研究,一下子圈成了全校的事情。 璀璨集團前來合作的眾人,即便是陳玉澤這種千年狐貍,也在這種陣勢中,目瞪口呆,深覺自己長了見識,其他人更是如土包子一般,直接掉了下巴。 ☆、第四百八十六章 準備工作 璀璨集團和京都第一學府之間這么大的動靜,這次參與新明園競標的這些財團不可能一點反應都沒有。 他們都紛紛調查了這件事,發現對手只是一個總資產不足二十億的年輕小公司,都嗤之以鼻。 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小公司即便是有幸搭上了京都第一學府的這條快船,也是會讓他們的企劃案、投標書更加有客觀性,甚至,出乎意料地擠進前三甲,順便通過初審。 在他們這些真正有實力的財團看來,他們也僅是止步于此。 二審的時候,就不僅是拼你的方案好不好看還要看你的資金到不到位,你有沒有足夠的財力去拼這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即便是璀璨集團有幸湊到了一些錢,烏龜背上一個比它自己還要大兩三倍的殼,也只會早早地壓死他們。 相信投標的領導們一定不希望新明園的重建最后成為一個爛尾工程的。如果只是普通的歷史古跡,也就算了,偏偏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皇家園林,還背負著國恥的歷史,爛尾什么的,多影響國際形象呀! 這邊真正掌控這次投標案的兩家代表兩個省份的財團,都對這件事沉默了。 一些小一些的財團心里就不滿了,他們就算是陪跑,也愿意跟著比他們實力強悍的高手,誰愿意自己好不容易的機會被一個名不見經傳偏偏運氣好到爆、能夠搭上京都第一學府的的小公司給擠了?! 他們有些人就在暗地里開始散布一些不好的謠言,并利用關系對S省的一些關系戶政要打了打招呼,想要給璀璨集團下絆子。 而璀璨集團和京都第一學府這邊在忙完了京都這邊的考察之后,選派了三十號人前往元古市進行實地考察。 璀璨集團想要爭取新明園重建的事情,早早就在元古市傳來了。 元古市的民眾都覺得這件事是天方夜譚,自己這個小縣城什么時候隨便建一個小的園林公園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讓他們長臉、開眼界的話題,現在要把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只在歷史書見到的地方搬到自己的地界,紛紛表示癡人說夢。 而元古市的政府部門卻不能不重視這件事了。 說來,政府部門知道這個消息的事情,已經很長時間了。 不要看李斌上次回元古市的時間并不長,但他做的事情并不少。 他首先勘探了地形,圈定了最佳的地方作為建設用地。 然后找了他們家老爺子,把自己的計劃好都一一地講給他聽。說起來,他也是萬分忐忑不安、如履薄冰地在為這件事四處奔波著。 李老爺子十分支持他的計劃,并承諾,只要他把這個項目簽回來,他就是拼著這種老臉不要了,也要為他們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當然,李老爺子還給他支了不少的招,讓他提早把這件事運作起來,不要臨了因為手忙腳亂,在自己陣營上出現了差錯。 這才有了李斌直接找了左大衛坦白自己的行為,并在臨行之前,把自己的計劃書直接放在了市高官和市長的桌案上。 當初市委的領導班子都覺得李斌太過于理想主義,跟群眾們的想法一樣,覺得這件事發生的概率太低,就當笑話看了看,便束之高閣了。 結果,沒多久,先是璀璨集團開始往政府報備這件事,并開始申請政府性質的撥款,試探政府擔保他們的貸款額度。 后來,李斌又在京都直接打電話報告,說這件投標案,璀璨集團已經跟京都第一學府最好的管理學院合作,不日將計劃來元古市實地考察,問他們招待的問題。 李斌這次臉皮可厚了,他知道從現在起,璀璨集團就要準備勒緊褲腰帶了,這次京都第一學府去元古市的都是教授和研究生,連普通的本科生都只有兩三個,規格實在是高了一些。如果讓璀璨集團來接待,又是數十萬的招待費,現在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怎么在這上面浪費。 他是不遺余力地跟政府一直吹著耳邊風,終于在京都第一學府這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