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7
正事還沒有開鑼呢! 飯后,大家全部都轉移到了老尼姑的廂房,連平日里要洗碗筷的另一個毀容的老尼姑也手腳迅速地忙完自己手中的一攤活計,趕來了廂房的角落里坐著。 老尼姑見人都齊了,給每個人都續上茶水,才把事情的原委慢慢地到來。 原來,那位毀容的老尼姑是這對雙胞胎的親生母親,別看現在皮膚又粗又黑,身材已經像粗壯的方向一去不復返,但是,很難想象,她年輕的時候曾是十里八鄉的一支漂亮的村花。 偏偏,這位村花長得好看是好看,有點小兒麻痹癥,腿腳不算太好,有心高氣傲,一直都也定不下婚事來。 老尼姑他們這一脈的人,大多數都長得真帥可以,卻像收到詛咒一般,好似樣貌帶走了他們太多的福氣,并不算人丁興旺。 老尼姑就是在六十年鬧饑荒的時候,家里為了省一個口糧,把她送到了寺廟。 而老尼姑的這位不太遠的堂妹家條件要好一些,勉強撐過了那個黑暗的年代,可惜,她的父親也因為過度勞累而早早去世了,只留下了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女。 姑娘長大了,就心思多了,喜歡上了當時下鄉的知情,她母親阻攔無果,只得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就在村里簡單地請眾人吃了一頓酒席,也沒有領結婚證,算是結婚了。 婚后兩人倒是過得十分甜蜜,可惜,好景不長,才一年多,知識分子返鄉,她丈夫弄到一個名額,先行離開了元古市,承諾要來接她,還給她留了自己的聯系地址。 那個男人離開兩個月后,她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就跟母親湊了一些盤纏,孤身一人去了京都找人。 這一走,就是兩年沒有音訊,她母親也因為思女過度,去世了。 而她,也確實找到了那個男人。 ☆、第三百三十七章 托付 只是,這個時候,男人的家人為了讓他回鄉后有一個好工作,已經幫他物色了一個工廠主任的女兒,雖然長得很平凡,但是那個主任已經答應,要是他們結了婚,就給這個男人一個招工的指標。 男人的家人瞞著他,接待了這個有身孕的前兒媳,出于種種的考慮,一是怕她鬧事毀了男人的前途和婚姻,一是想留下她肚子里的孩子,就騙她說,她男人被分配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當工人,要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 人生地不熟,小姑娘很容易就輕信了看似和藹可親的家人,等孩子生下來,發現是兩個女孩子,腿還有些仿了她們的母親,這家人的態度就慢慢地冷淡了下來。 直到孩子生下來快一年多了,她也沒有見到自己的丈夫,這家人送來的食物和生活費也慢慢地斷了,她一個人的帶著兩個孩子,又沒有辦法出去掙錢,房東見她們好幾個月都沒有交房租,直接把人給趕了出來。 她只得去找這家人。 可是,京都太大了,發展又太快了。 這男人原先給的地方已經拆遷,她找到地方時,已經物是人非,早已經找不回去了。 她孤零零的一個找到漂亮的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和行李,在街上流蕩,在那個年代,很容易就被人盯上了。 大人帶著小孩,都被人以要幫她找人的名目,把她騙走,拐賣了。 中途,她帶著孩子偷跑,在荒郊野外要求生,又怕孩子哭被發現,吃不好睡不好,孩子們經常被堵著嘴,吃著難以下咽的食物。 后來,漸漸躲開了人販子,到了有人煙的地方,她的容貌又太招人了,為了好好地活下去,她自己把自己的臉給燒毀容了。 就這樣,她一路帶著兩個孩子乞討,又過了一年多,才回到了元古市。 可是,元古市也物是人非了。 她的母親不在了,她的家也被人給占了,還說她是妖怪,要拖她出去批斗。 老尼姑正好在山下化緣,收留了她們,再之后,一家三口,就跟著老尼姑在寺廟里定居了下來。 這個時候,她們才發現,兩個孩子不會說話了。至于是什么原因,她們都沒有錢,守在寺廟里,顧住溫飽沒什么問題,人只要勤快就行,錢卻是一分都掙不到,所以就耽擱了。 再后來,兩個孩子越長越漂亮,比她們母親當年還要好看,有了當年被拐的經歷,她們是再也不敢輕信別人,只能偷偷地把孩子養在廟里,不見生人。 只是,她們把兩個女孩保護的太好了,現在兩人都二十多歲的人了,看起來還如十幾歲般純真不懂世故。眼看著兩位老人年齡越來越大,能為她們做的越來越少,她們不得不思考以后的事情了。 之前,這種想法還很淡,兩人都覺得自己再照顧兩個女孩十幾年應該不成問題,但是,老尼姑看到蘇小燦和崔以沫之后,突然改變了想法,想要托付他們一件事。 也不是要他們怎么去聲勢浩蕩地去找人,只是讓他們以后的日子里,如果能遇到兩個孩子的父親,讓他來相認。至于相認之后,對兩個女孩來說,是好是壞,就看她們自己的造化了。 毀容的老尼姑回了自己的房間,沒多會兒就找出了一張陳年的黑白照片,是當年她結婚的時候,和那個男人照的結婚照,也是這些年來唯一的影像。 至于其他的,就剩下一個記憶已經模糊的地址和一個名字了。 蘇小燦和崔以沫看著對方四人期待的眼神,兩人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絲的無奈,只不過一個是憐憫寺廟的人,一個是對蘇小燦心軟的無奈。 蘇小燦看出了崔以沫的妥協,鄭重地雙手接過了這張陳舊的照片。 兩人看了照片中的人,雖然很小、黑白、又沒有什么技巧,卻仍舊掩蓋不住照片中男才女貌的事實,可說這對雙胞胎這么漂亮,原來是結合了雙方的的優點。 氣氛漸漸地變輕松了起來。 老尼姑一行人帶著他們到了寺廟的后山去逛逛。只在山下或是廟前,還真不知道這廟后有這么神奇的地方。 廟后的山壁之下是一個十分隱蔽的山洞,走過初期的山洞,慢慢地變得開闊起來,山洞變成了開容納不少人的大而深的洞xue。 穿過這個平臺,出了山洞,竟然是一個世外桃源的谷底,平整的地面,化成整齊的行道,綠油油的十分旺盛,周圍還種著些許的果樹,兩邊的山上都是高聳入云的大樹,正好遮住了這一片的存在。 可說,這里以前相傳救過不少的人,原來,這里別有洞天,真跟個桃源差不多,讓一部分人自力更生完全不是問題。 寺廟的四人把自己最后的生存根本也暴漏在了他們兩人面前,看著她們單純的信任,兩人有些許的沉重。 之后,兩人下山的時候,熱情地送了他們不少寺廟里自己種植的果蔬,崔以沫一個人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