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年他的父親因為什么惹惱了廣郡王? 丞相、禮親王、楊王妃、廣郡王還有宮里的江公公,到底又是個什么樣的故事? “這個副將,一定要找到他!不惜一切代價!” 大門吱呀呀打開,從里頭偷偷摸摸跑出來一個人,他鬼鬼祟祟上了一輛沒有標示的馬車,而后快馬加鞭去了陌籬的府上。 “什么?已經出去兩天了?”莊晉元從馬車里露了頭,差點忍不住破口大罵,但還是忍住問道:“知道去哪兒了么?” 陌府門口的小廝本是個散漫人,又是大房派遣的,對二房的公子并不尊重,再見莊晉元坐的馬車不過是個租用的,便以為是陌籬的窮朋友,語氣也就沒那么恭敬道:“誰知道呢?我又不是他爹娘,管那么多呢!趕緊走,別堵著路!” 莊晉元原先遇見這些不長眼的就很是生氣,如今直接沖到他頭上來了,這兩天為了躲個女人,滿肚子都是火,氣得他從馬車跳了下來,伸手就給那死奴才一個耳刮子。 “什么你啊我的,敢在大爺面前說什么爹娘,你特么是不是活膩味了!” 那奴才被打,眼神還不清楚,莊晉元今天也故意穿的樸素,就怕被人認出來,這才一個誤會,那奴才罵得更兇了。 “你居然敢打小爺?不過是個窮書生,有骨氣別來??!找那個克死爹媽的玩意,你別是看中了咱府上的錢吧!快走快走!臭要飯的!小心小爺讓里頭的家丁出來打斷你的狗腿!” 莊晉元哪里聽過這樣的威脅,一把拎過那門房,發泄似的不停扇著巴掌,直打的那門房掉了兩顆后槽牙,滿嘴是血,眼睛也睜不開了,只能哎喲哎喲的求著饒。 “住手!你是什么人,敢在將軍府門口撒野!” 莊晉元氣鼓鼓的回過頭,他那輛破馬車后頭跟著來了一輛,還掛著將軍府的標示,他譏諷一笑道:“鳩占鵲巢!” “你胡說什么!”陌子謹憋得臉都紅了,他身后跟著柳雅如正皺著眉頭看著莊晉元。 “我說什么?你能聽得懂么?”莊晉元無賴的揚起下巴,嗤笑的問道。 “你……你簡直有辱斯文!放開我家家奴,小心我去報官!”陌子謹不敢上前,他手無縛雞之力生怕被莊晉元打傷了臉,他平日里進不去世家子弟的圈子,就算見過莊晉元那也是幾年前的事情了,他已經不大記得了。 “來啊,去??!趕緊的,爺就在這里等著你!”莊晉元甩掉了手上的門房,擦了擦手上沾著的血,好笑的盯著陌子謹道。 陌子謹干憋著不知道如何是好,總覺著與莊晉元對罵是降了身份,又覺著與個地痞在門口對峙,是傷了臉面。 “不知所謂!”陌子謹牽起柳雅如的手就要往里頭去。 “慫包!”莊晉元啐了一口,轉身要上馬車。 “世子爺?” 莊晉元疑惑的看向身后居然還有一輛馬車,馬車上下來一個姑娘,讓他本能的縮了一下。 舒宛萱見莊晉元下意識的動作,咬了咬唇,但是很快便露出笑容來道:“到沒想到,居然在此見到世子爺?!?/br> 莊晉元不懂女人,可是他總有種動物的直覺,哪怕舒宛萱在笑,他也覺著心里發毛,總害怕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于是他敷衍的扯扯嘴角就要上車去了。 “世子爺可是要找陌二公子?”舒宛萱看著門口的情形,便猜到了大概。 “你知道他在哪兒?”莊晉元下了馬車問道。 “這個我到是不知,不過我前幾天好像見著他的馬車出城去了,也不知道回來沒有?!笔嫱疠媛吡诉^來說道。 莊晉元往車上一跳,道了聲謝。 舒宛萱卻忍不住笑道:“世子爺不必如此,我可不是那樣恩將仇報的人,我想何jiejie也定然與世子爺有些誤會,等我有機會與她談上一談,想必世子爺也就無眼下之煩惱了?!?/br> 莊晉元什么都沒說,只是點點頭,就讓車夫駕著馬車沖著城門口跑去。 “舒姑娘認識這位……這位……”陌子謹尷尬的有些結巴。 舒宛萱眼底劃過一絲鄙夷,可是依舊端莊的回道:“那位是肅寧侯的世子爺,脾氣不大好,想來最近心情也不佳,到是讓陌大公子受驚了,我雖不才到也有幾分交情,我替他向你道聲歉,你可莫要心生芥蒂了?!?/br> “無事,無事!”陌子謹除了讀書便什么本事都沒有了,知道是小世子早就嚇得兩股戰戰,哪里還會去想討回公道? 到是柳雅如從剛剛防備著舒宛萱,這會子到是親熱起來道:“趕緊進去吧,姑母想來也是想念舒meimei的?!?/br> “那我就叨擾了,那一日也是多虧了陌太太?!?/br> ☆、第一百一十三章 年關一步步的靠近,想要在年前還愿或是進香的貴婦姑娘們都會找一個良辰吉日約上三五個朋友一同去往京都最大的寺廟——明覺寺,明覺寺不但是當今太后最信奉的寺廟,其中更有多位高僧在內坐禪,年紀大的夫人們很多都愛聽他們講經。 只是,今年的明覺寺似乎更為熱鬧,據說那位云游在外的高僧不念和尚近來似乎回到了京都,還在明覺寺大殿上露了一次臉。 不念和尚聽起來名字很是古怪,只是他以前并不叫這個,他曾是主持親傳的弟子,原先也和普通的和尚一樣,老老實實參禪念經,偶爾去往民間化緣參透世俗。因為他悟性好,也沒什么雜念,老主持就想著等他圓寂之后,將主持的位子傳給不念和尚。 明覺寺當年也不是什么主流的寺廟,那會子老百姓還信奉道教,可偏偏太后三顧明覺寺,第一次是求子,第二次是還愿,第三次又在皇帝病重之時,那時候初出茅廬的不念和尚也不知道與太后說了什么,以至于太后對于佛教極為倚重,更是在她成為太后之后,將明覺寺推崇為如今陳國第一的國寺。 只是,就在德高望重的老主持圓寂之時,這位原本應該繼承主持的不念和尚莫名就改了法號離開了明覺寺,他臨行前,丞相來過,太后派人來過,就連幾位大儒都親自前來,只可惜不念和尚心意已決,一件僧衣一雙僧鞋再加上一個不大的包袱,很快就離開了京都。 而后又過不久,關于這位大和尚的傳說也越來越多,有人傳說他智斗貪官,有人說他度化山賊,還有傳說他有袖里乾坤的本事,將地里的蝗蟲一日之間收了個干凈!這些傳說越說越神,眾人對這位大和尚的好奇與崇敬更是日漸變深,甚至于京都里還有根據這位大和尚專門編排的鬼狐故事,為了這些不著邊際的故事,茶館里幾乎日日爆滿。 世家與皇族當中當然不會如此迷信,可是不少人知道這位和尚的智謀與才學,就連當年太后都想過讓皇帝拜不念和尚為老師,學習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