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4
書迷正在閱讀:擷香、世卿、奶爸的愜意生活、我把你當嫂子、道童傳、大佬從不跪鍵盤、月下貪歡(H)、熱搜女星也追星[娛樂圈]、保護‘自己’作戰、被渣渣附身之后(H)
小樓傳說第六部風云際會第二百六十五章江山已定章節字數:2749更新時間:08-12-1316:01無論是再不堪的事,也總可以被宣揚得冠冕堂皇。據說,經過了一夜的“激戰”,秦軍的正義之師,終于在三殿下秦旭飛的帶領下,攻破了京城,救下了所有受苦受難的百姓。據說,當全軍興高采烈到皇宮迎接秦王時,才知道早在衛吳二軍內哄著要搶走所有王族威脅秦軍時,秦王為了保持皇家的尊嚴,為了不讓秦軍受脅迫,所以三代人都聚集在紫辰殿中,毅然引火自焚。據說,如今嫡系皇族,百余口人,都已成枯骨焦尸。連姬妾在內,包括最小一歲,最大十二歲的八個孩子,都一個不曾漏網。據說,秦旭飛強忍悲痛,派人清查火場,到處在后宮尋覓,試圖尋找一兩個死地余生的直系皇族血脈而不得。據說秦旭飛絕了指望,只得痛哭了一場,將眾人厚葬,可憐那皇帝皇后,太子皇孫們,生前無比榮耀,死后卻連誰是誰都分不清,在這國亂之際,也不可能講究什么隆重的葬禮,最后百余人的尸骨,只能草草一起落葬于皇陵。明眼人,就是沒有證據,自然也還是清楚其實發生了什么事。但多也能理解秦旭飛被逼到底線后的“無奈反擊”。其后,便是秦旭飛“忍痛”坐鎮大局,解救百官,安撫百姓,再以不忠,叛國等種種罪名,將該清洗的人一個不剩的清洗了。而那些有賢名。有能力,一直比較中立,不曾深涉黨爭,不曾與秦旭飛抵死敵對的官員,自是皆無加罪,大多被秦旭飛厚禮謙詞相待后。便傾心傾力,助他整頓京城,重理朝綱。至于放不開君臣大義,梗著脖子不理會秦旭飛的禮遇的人,秦旭飛也不理會。不肯效力也罷。稱病不起也罷,誰愛閑著就閑著。風骨這東西,未必能挺得過太長時間的孤寂冷清。自然……終于也開始有人呼吁,國不可一日無君,三殿下有大功于國,理應登基。越是犯了錯。越是怕追究,怕降禍,這個時候,當然就越是要高喊口號,表現赤膽忠心。以往逢迎秦王最起勁的臣子,以及也曾經動過奪位之心,和諸王子一樣,暗中有過一些小動作的宗室王爺們。此時此刻,怎能不積極。還未等秦旭飛軍中有所動作。便一個個拼命鼓吹起來,那真是涕淚橫流,義正辭嚴,大有你不當皇帝我就一頭撞死的樣子。秦旭飛卻沉著臉,忍了又忍。等眾人把鬧劇演得差不多。才拍著桌子,聲色俱厲的將人全趕了出去。當皇帝嘛。當然不能馬上答應,三辭三讓,左推右拖,最后才勉勉強強,無可奈何,一副我是被逼的樣子坐上龍位,才是正理。秦旭飛的反應,讓大家覺得更是拍馬屁拍對了地方。于是,這一場勸諫大戲更是紅紅火火,沸沸揚揚了。文人墨客寫勸進表,百官聯名上書,百姓萬民書請愿,整得秦旭飛頭大如斗,平時議事都不太敢出來,整日躲在皇宮里。在這紛紛亂亂的日子里,沒有人知道,在紫辰殿著火的晚上,有人偷偷把兩個被亂兵殺死的幼兒尸體送進了紫辰殿。而柳恒,則悄悄抱走了兩個幼兒。將孩子身上的衣服徹底換成平民衣服,在兩個孩子身上認真檢查了數遍,發現較明顯的痣,就用民間偏方將其點掉,發現有一兩處略明顯的胎記,就用很輕很薄的刀,削掉那一片皮rou,即使孩子吃痛大哭,他也不曾收手。劫后的京城,本就有無數人妻離子散,本就有無數孩子,成為父母雙亡的孤兒。軍隊在四處尋找父母雙亡,奄奄一息的孤兒,把他們從灰塵,泥土,殘房,甚至死人堆里抱出來,很多孤兒身上都帶著傷,所以當兩個衣著普通,身上有輕微傷勢的幼兒被收容時,沒有人多加了一絲注意。秦旭飛的軍隊,收容照料著這些無助的孤兒,一邊幫他們尋訪著父母,一邊也鼓勵在戰亂中失去孩子的人,到軍中來領養孩子。至于最后始終沒有人肯領走的孩子,則由國家統一撫養,提供基本的衣食,并讓他們從小學一門手藝,待成年之后,讓他們各自謀生。此一項善政,得到了無數百姓的稱道。而無人知道,在這無數孤兒之中,有兩個孩子,身體里流著和舊皇新皇一樣的血。他們會和無數孩子一樣,掙扎著試圖活下來,試圖長大。他們會和秦國所有的孤兒一樣,有相同的生存可能。柳恒不著痕跡的將孩子交托出去之后,便沒再對孩子做任何跟蹤。孩子是因為體弱死了,是被人領養了,又或是直接在國家的供養下長大,將來懵懵懂懂,對秦旭飛這個殺父弒母的仇人終生感恩戴德,他都不理會,不追查,不關心。如果連他和秦旭飛這兩個僅有的知情人,都已經放棄一切線索,任憑兩個孩子如滴水入大海一般,失去蹤跡,再難尋覓,旁人,又怎么可能再將他們找出來。就算真找出來了,誰又還能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們的身份。在秦旭飛困守京城,整頓朝綱,與朝臣與燕人周旋,脫身不得的時候,遠方前線的方輕塵,已經又是幾日幾夜,沒能好好合眼。祁士杰率部追擊衛軍,一路十分順利,只打得衛人狼奔豕突,四方逃竄,一路留下無數尸體,數十萬大軍,最后有命回到衛國的不足萬人。而方輕塵所率的這一路秦兵,卻迎面撞上了吳國增援的大軍。本來,能征善戰的吳王,一直留著重兵鎮守國內,防范蕭家,可在得知秦旭飛起兵攻擊京城之后,他再也按捺不住,終于親自領了八萬大軍,直接攻進秦國來接應己方人馬。方輕塵引兵一路追擊吳軍,眼看就可以將其全部圍殺,卻是突然遭遇強敵,功虧一簣。如果不是因為帶兵的是方輕塵,忽逢此變,強弱易位,寡不敵眾之時,秦軍怕是要吃大虧。幸得方輕塵臨危不亂,以精銳騎兵反復沖突斷后,令大隊人馬及時退到險要處駐守,他們這一支五萬余人的兵馬,才沒有被吳王的軍隊擊潰。吳王眼看自己的軍隊損失如此慘重,極為震怒,對著秦軍日夜猛攻狂打,但秦軍在方輕塵的指揮下,借助險要,穩扎穩打,雙方對峙了五六天,吳王已領教了方輕塵的指揮能力,心知肚明,想吞下這支軍隊不易。他根本不敢長時間將國內僅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