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0
書迷正在閱讀:擷香、世卿、奶爸的愜意生活、我把你當嫂子、道童傳、大佬從不跪鍵盤、月下貪歡(H)、熱搜女星也追星[娛樂圈]、保護‘自己’作戰、被渣渣附身之后(H)
這個時候,收到風勁節的煙花訊號的漠沙族全族勇士,才忽然出現,四面伏擊,和風勁節精銳騎兵內外兼進,前后交逼。本已疲亂的陳軍因此又是一驚、一恐,軍心早散,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反御和堅定的反擊。明明人數仍然占優,卻沒有足夠的斗志,挺身迎敵者少,四散奔逃者眾。如此一番激戰下來,陳軍幾乎被全殲,只有千余騎勉力逃逸而去。風勁節原本還防著自己在這一戰中身死的,畢竟個人的勇武再厲害,在萬馬軍中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從來將軍難免陣上亡,英雄一世的人,一個不小心,讓無名之輩無意中宰掉的事,多得數不清。可沒想到,一仗打完,他連油皮也沒蹭破一塊。愣愣得看士兵們歡呼連聲,漠沙族長以無比崇拜的眼神望著他,他也只得應應景地揮揮手,說幾句鼓舞軍心的話了。當然,危險還沒有結束。這一仗打完了,他們肯定是無法通過陳軍的大營,回到定遠關的。他帶了人馬回漠沙族的駐地休整,準備找機會,去襲擾陳軍后方,跟定遠關來個前后夾攻,到那時,在戰場上,也是一樣有危險的。可沒想到,他這里還沒開始布署,那邊陳國軍隊就開始撤兵了。風勁節的人馬少,當然不會跑去硬沖攻擊陳軍的撤退隊伍,只能躲在陳軍回國的路上,怔怔得看他們的軍隊飛速離去。小刀等士兵無不歡喜莫名,這一仗結束了,他們贏了,陳國人退兵了,應該又有一段省心日子過了。說起來,這幫陳人,可真是越來越沒用啊,八萬人馬啊,就這么不聲不響得跑了。風勁節也納悶來著呢。怎么搞的,陳軍就算斷了糧道,隨軍的糧食也至少能用一個月呢,可現在,還不到半月,他們就要回家了。這八萬人浩浩蕩蕩跑來干什么?過家家嗎?小樓傳說第四部風中勁節災難章節字數:3120更新時間:08-07-1709:51陳軍退兵之后,兩天,風勁節派的傳訊隊就到了定遠關。他那邊大隊人馬,回程速度畢竟略慢,又恐定遠關這邊擔憂,也想知道,對于陳軍忽然退兵,定遠關那邊有什么別的看法或情報。所以,照以往歷次出征的舊例,先行派一小隊人馬,飛騎兼程趕回定遠關,稟報一切。如果定遠關有其他的命令或別的消息通報,也可以知道他的路線和位置,及時派人來聯絡。可惜的是,對于這件事,定遠關上上下下,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想明白,大家只得等待風勁節全軍返回再說。沒想到,這只小隊剛進關不久,盧東籬與諸將才把分別諸事、戰事情況細細問了一遍,外頭便又有傳訊兵飛快來報:“大帥,這……隊伍到了……”眾人皆是一愣,風勁節那三千人沒理由來得這么快吧。幸好這傳令兵接著又道:“是從關內來的,大隊人馬?!?/br>盧東籬倏然起身:“多少人,還有多遠?”“估計還有十里左右,看人馬,怕也有兩三萬?!?/br>盧東籬再不多言,快步便行出了帥府,其他諸將互相望望,都難掩驚愕之色,一齊跟了出來。盧東籬行到定遠關最高的瞭望臺前快步登臺。瞭望臺是為了觀察敵情所設,位置極高,因此空間有限,只有兩名將領,動作較快,搶到位置能跟著盧東籬一起上瞭望臺。定遠關之內,那是千里沃土,廣闊平原,視野極之開闊,且天氣晴朗,目光更能望遠。待他們三人登上瞭望臺時,遠方大隊行軍揚起的黃塵已頗為明顯,雖然還看不清旗號衣甲,但人頭涌涌的隊伍已依稀可辨了。二將滿心迷茫:“怎么回事?咱們這鬼地方,可很久沒來過這么大隊的人馬了?!?/br>“是啊,就算以前歷次增兵,也不過是幾千人一隊罷了?!?/br>盧東籬目光遙望遠方,淡淡道:“隔得太遠,看得不是很清楚,不過那軍隊前方的人馬,衣甲鮮明,儀仗華麗,必是從京城而來。但是行軍揚起的煙塵,卻條條而起,清而不亂,數萬人馬行軍,竟能如此井然有序,京城里那只用來擺設,從沒經過任何實戰的御林軍、飛虎營,斷然沒有這樣的精兵?!?/br>“大帥的意思是說,這支隊伍里,有來自京城的官員儀仗,但兵馬,卻是從別處調來的?”“哪來的呢?咱們大趙國,可以稱得上精兵的隊伍,用五個指頭數都綽綽有余?!?/br>盧東籬目光定定遙望遠方,沉默不語。趙國雖一向不修武備,但也不是全國的軍隊都是窩囊廢,好好歹歹,也總有幾支可以勉強說得過去的。雖說趙國因仗著三面環海而少外敵威脅,但卻免不了面對海盜的sao擾。當然,海盜再厲害,頂多也就是搶掠殺戮沿海的百姓,絕對無法動搖趙國的根基,因此趙國朝廷,對此也不是十分上心。不過,世代以來,趙國為了對付海盜,沿海倒是真出過幾個不錯的將軍,和幾支還算出色的軍隊。而在國內,除了一堆干拿俸祿不干活的無能將軍之外,確還有一兩支軍隊,因為多次成功剿滅山賊流寇以及幾次平息亂民造反的行動,而磨練得差不多,也成就了將軍們的軍功。當然,這些將軍們打的仗,再大,也比不上國與國之間的爭戰,在定遠關諸將眼中看來,只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立的功勞再大,這些年,也一直是被定遠關抗擊陳軍的光芒所掩蓋的。盧東籬沉默了一會兒,終于道:“派人快馬去問問,來的到底是什么人?我們這邊先著手準備再說?!?/br>二將一齊應是,不管這支軍隊的來意是什么,不管來的人是誰,總會有旨意或命令,需要以正式的禮儀來迎接。不管來的軍隊是要長駐還是暫停,這么多人,駐扎的地方,食物飲水,一切安頓都是繁瑣和麻煩的。乘著對方軍隊還沒有到,就要立刻全軍動員準備,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應付不佳,平白叫京城來的官員看了笑話。但是應諾完了,兩名將領卻誰也沒動彈,過了一會兒,才有人略略遲疑,且有些底氣不足地說:“大帥,你看會不會是來增援我們的?”這一次查知陳國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