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3
書迷正在閱讀:擷香、世卿、奶爸的愜意生活、我把你當嫂子、道童傳、大佬從不跪鍵盤、月下貪歡(H)、熱搜女星也追星[娛樂圈]、保護‘自己’作戰、被渣渣附身之后(H)
心中其實暗自耿耿的風勁節,他才是只要認定了,就無論怎樣被辜負,被犧牲,被出賣,也依然不會有恨的人吧?所有,這種人,其實也就活該被辜負,被犧牲,被出賣了吧。若是易地而處,若是面對選擇,若是知他必然無怨無恨,那么,理直氣壯地國事為重,又有什么不好呢?那一天的清晨,風勁節看著自己一生最好的朋友,狂笑不止,笑得傷口迸裂,血染繃帶,笑到盧東籬在耳旁惡狠狠說了無數威脅的話,他猶不自知,猶不聽聞。小樓傳說第四部風中勁節危機章節字數:3509更新時間:08-07-1709:50陸澤微一直靜靜聽著瑞王徐徐敘述那些過往塵事,直說到失糧受責這一節,不由失笑:“原來當初那鬧得沸沸揚揚天下皆聞的嘉許事件,是如此而來,這風勁節端的是個人物,這一招先下手為強,倒真是出人意料?!?/br>當日風勁節失糧之后不久,全國各地仿佛同一時間,開始流傳這件失糧事件的始末。茶館里,酒樓上,市集中,人們把這當成最大的新鮮事來說來談,更有那好事的,編了唱詞,排了戲本子,竟生生的當成傳奇來演繹了。而這些演義里的故事,自是遠比真實的故事精彩。那難民如何哭喊號嚎,拜倒于風將軍車隊之前,風將軍如何悲痛莫名,為百姓苦難而推心泣血,最后大義而施糧,親兵們如何連聲勸說,曉以利害,風將軍又是如何凜然大義,寧肯舍了自己的性命去承擔責任,也要救助百姓。那一出出一幕幕一段段,什么俠肝義膽,什么忠義無雙,全都演繹到了極致。聞者觀者,無不仰天嘆息,拍案稱許,對于這種道德上的完人,致以無上的敬意和真誠的感動。歷來百姓們眼中,好的官員,無非是平時判冤決獄,災時開倉放糧罷了。所以,幾乎百姓歷代口耳相傳的清官好官們,最常干的事,就是天天開堂審案子,和沒事到處放糧。而在百姓們心里,好的武將,自然是可以保家衛國,經常把敵人打得滿地爬的英雄了。而風勁節當年棄家而救國,后來屢次擊敗陳軍的英雄戰績,早已為當時傳唱,再加上這次施糧之舉,在民間越傳越玄,百姓對他的認同越深,歡喜贊嘆之余,更將他視做救世英雄,萬家生佛。此事全國有三家大糧商忽然組織了義糧隊,打了大大的錦旗,高高的招牌,聲稱愿傾家以補將軍所失之糧,嘗將軍所負之罪。接著各地又有其他許多大商人,雖說做的不是糧食生意,也紛紛出錢購糧。人人都說,風將軍當年也是商人中的翹楚,卻傾家以赴國難,如今身守邊關,誓衛國土,尚且要為百姓的生死,將自己的性命輕拋,擔下彌天大罪。他們同為商人,雖不能有風將軍這般作為,卻也該略盡心力,方才對得起良心。這干人都是當年風勁節所提拔重用的舊人,如今各成一方大豪,各有一片天地,得了風勁節的求助信件,豈有不盡力相助的。他們這振臂一呼,其他的商人們坐不住了。一來,這故事確實頗為感人,二來,風勁節的英雄傳奇也確是讓人向往,三來,做為商人,風勁節的所作所為,他們也確實與有榮焉。四來,那些一力主張義助邊關軍糧的商人,都是大商家,大生意人,和其他的商人全有千絲萬縷的生意合作關系,這個時候,怎么也該給點面子回應一下。五來,這個時候出錢出力,是極有面子的事,慨然解囊以赴國危,也是個大資本,將來就是同官府交往時,也不用因為身為商人而有些自覺卑微了。于是,此番一呼,竟是應者如云,全國的大小商家動起來不少,各地都有民眾自發組織的運糧隊伍。就連普通民眾之中,也有為這事感動的也有真心替風勁節擔憂的,雖然力不能及,也還是扛了家里那微薄的存糧前來捐助。一開始,這件事就是風勁節故意煽動的,但到了后來,民眾心中的熱情被調動了起來,又有一干喜歡投機之人,有心借這件事出風頭撈資本,這事竟是越鬧越大。到處有人傳唱這件已經被改得一塌糊涂,無比精彩感人的施糧戲,到處有人贊他敬他說他好,更有許多文人sao客,寫了一堆又一堆的詩文,來表達對這件事的欽敬態度。民間也開始隱隱有傳言,說是如果為此事把風勁節重罰,將會有什么萬人上書求情事件發生了。其實風勁節這種失糧的罪,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沒有有心人找麻煩的話,基本上所有的賞罰都可以由元帥直接決定的,根本連上達天聽的必要都沒有。而這時,九王的人馬,還沒來得及把參劾的奏章遞到趙王手里,被他們收買,負責聞風言事的御史,也還沒來得及把攻擊風勁節的文章寫好。舉國上下,民間、仕林、商界,已然是一片稱贊風勁節的聲音,而各地送糧的義舉,更被地方官府快馬報到京中來。至此,再沒有哪個笨蛋御史敢做出頭鳥了。倒是有那聰明的官員,趕緊著把這民間義舉美談的諸般事宜,當做喜訊告訴趙王。滿朝皆稱圣上賢明,方有如此愛惜百姓的部將,就連商賈賤民,也被吾王仁厚所感,一心為國出力。趙王也覺得這是大好事,這種百姓自發的義舉,商人們自動的奉獻,是最能點綴太平盛世,襯托他治世之能的,這事兒記在史書上,也是一樁美談啊。這時候他又收到了盧東籬和風勁節聯名寫的請罪折子,風勁節自稱失糧當死,而盧東籬也稱是自己管束無力,罪在不赦。這時候,趙王心情好著呢,哪里會怪罪,直接下圣旨把二人寬慰一番,還重重嘉獎了風勁節,送了一堆金銀珠寶不說,還白白給他提了三級,竟直接升到從三品了。以風勁節的商人出身來說,官能做到這么大,在趙國簡直就是史無前例了。而且圣旨一下,這件事的性質就此定了下來,私下搞動作的人就算預先想好了再多的罪名,也不能多說一個字,甚至是以后有什么事,也無法再舊事重提,否則他們否定的就不是風勁節,而是趙王了。而新任鎮江知府在邸報上看到風勁節得到封賞,飛速升官的消息,氣得病倒榻上,足足半個月沒出來理事,這種小事,自然就沒有人介意了。而鎮江府,嚴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