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神,男人已經站至她跟前,將大半邊傘面蓋過她頭頂。 “你怎么來了?不是說要開會么?”她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驚喜。 商離衡修長的手指劃過她肩頭,替她彈了彈上面的雨水,答:“我提早結束了?!?/br> “都做完了?”他又問。 “嗯,正打算回去呢?!?/br> “那就走吧!”他將她攏至身旁,至于他臂彎下。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相攜走進雨霧里。 身后古寺里燈光溫暖柔和,映照著兩人逐漸遠去的背影。 昏沉的光線下,男人的側臉輪廓深邃又瘦削,帶著棱角分明的冷硬氣場。 他撐傘的樣子專注認真,將大半邊傘面放在她身上,唯恐她被雨淋到。 她注目一瞬,無聲地勾了勾唇角。 風和雨邂逅,燈與夜交織,她和他重逢。 冷風秋雨,一路行來,他渡的始終是她。 (正文完) ☆、番外——酥油燈 番外——酥油燈 2013年8月21日,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 中元節按佛教的說法也稱盂蘭盆節。每年這一天西南邊境的百年古剎永安寺都會舉辦盂蘭盆節法會,以此來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因為空前絕后的盛況,也因為與眾不同的民俗,每到這一天就會有無數游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這一天下午太陽濃烈熱辣地懸在頭頂,陽光明媚燦爛,明晃晃地刺著人們的眼睛。仲夏的燥熱顯露無疑,微風攜裹著濃重的暑氣撲面而來,讓人本能地感覺到由內而外的熱。古寺里佛塔林立,鐘聲繚繞,梵唱不絕,莊嚴而又肅穆。 兩個年輕的男人排在冗長的觀賞隊伍里,眉目沉寂,氣度不凡。兩人均身著休閑的運動裝,其中一個戴著一頂黑色的鴨舌帽。 “這些活動年年都一樣,真不知道你這么執著地每年都來是為了什么?!贝髦谏喩嗝钡纳倌耆滩蛔”г?。 另一個人不顧他的抱怨沉默不語。 隊伍的最前面一群大師正在施普,由永安寺住持天一大師親自主持,場面浩大無比,方圓數十米的地方都被游客圍了個水泄不通。 走到前面男人才發現大師們身后還有五個年紀各異的孩子也在席地打坐,嘴里正念著游客聽不懂的經文。最大的也不過二十,最小的只有六/七歲的樣子。這些孩子大多是男孩子,剔著光頭,松松垮垮的僧服掛在身上,讓人看得忍俊不禁。 只有一個是例外,那是個女孩子,年紀約摸十/七/八歲,濃黑如墨的長發被胡亂地束起,綰成一個髻,額角還留有幾根碎發,隨風簌簌擺動。 一張稚嫩而又故作深沉的臉上寫滿了苦惱和不耐煩,一雙大眼睛尤其空靈突兀。但是那容貌卻是難得的美人坯子,出落得明艷動人,楚楚可憐。寬大的僧袍穿在她身上更加顯得她玲瓏嬌小。 與這樣的場合截然不同的一個女孩突然出現在眾人面前,迅速吸引了來自游人無數打量的目光。那些目光里有驚艷,有好奇,也有猜忌,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女孩目光如炬,炯炯有神,一門心思盯著那些圍觀的群眾。她的嘴角幾不可察地扯了扯,臉上旋即就浮現出一絲鄙夷的表情,速度很快,轉瞬即逝。但是男人還是清晰地捕捉到了。 小姑娘的目光很快就落在男人身上,四目相對的時候,她沒有避開他的眼睛,而是選擇直面他的打量。極少有人能夠這樣毫無怯意地和他對視,他微瞇著雙眼,眼神迷離卻暗藏深意。 兩人對視了一瞬,女孩勾唇一笑,然后朝他比了個動作。緊接著便不再去看他,又瞬間恢復了剛才那副苦惱和不耐煩的樣子。 天一大師似乎察覺到了女孩的不專心,那個年邁的老者當即就停下了手頭的動作,轉身利落地賞了女孩一顆毛栗子。小姑娘哭喪著臉去揉自己的腦袋,嘴里低低地說了什么話。很快更多的毛栗子就應聲落了下來。 圍觀的游客目睹了這喜感十足的一幕,許多人哄堂大笑。面對游客們的哄笑,女孩的那張小臉就像一塊被揉/搓了無數遍的棉布一樣皺成一團。 維持了三個小時的施普終于結束,圍觀的游客漸漸散去。剛才的熱鬧已然不復存在,整個古寺都空蕩了起來。 夜徐徐降下帷幕,皓月當空,皎潔的白月光灑滿整個寺院。古寺里萬籟俱寂,中元節的陰森和鬼魅更加被無限放大。 藏經閣還亮著微弱的燈光,男人輕輕推開老舊的木門,只聽到一管清脆婉轉的聲音有如高山流水,一瀉千里,“師父,我抄好了!” 女孩迷蒙抬頭,看到男人隱在酥油燈下隱隱措措的側臉。藏經閣的那盞孤燈燈火闌珊,搖曳晃動,男人的臉忽明忽暗,看不真切。 這是慕寸心第一次見到商離衡。 這時的她還不知道,這個男人推開的不是一扇門而是她的整個世界。而他就是那盞孤燈,即便燈火稀疏,但卻是她混沌黑暗的世界里唯一的光亮。 傳說釋迦摩尼的弟子目連曾在舊歷七月十五這一天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得眾僧神力渡其母親化劫。而他傾其所有、舍棄全部渡的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