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可別忘了,皇上還在他們營中,怕就怕北疆人又故技重施,將皇上作為人質,到時,我們到底是與敵相搏還是投鼠忌器,束手束腳,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這個難題的確是這一仗最大的顧忌,若是處處都要顧慮到趙云徹,這一仗根本就沒法打。趙云翔思索再三,說道:“賊人已到了家門口,如今最緊要的便是驅逐這群北疆蠻子,若是被他們破城而入,大楚的世代基業也將不保,國將不國,又何來什么天子?” 這番話說的的確沒錯,在這樣的情勢下,眾人也再沒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孟瑾瑜領了君命,率兵出征。 城門開,兵戈出。 孟瑾瑜騎上戰馬,手持利劍。他本是文臣,可一腔熱血卻讓他走上戰場,西方的天空,殘陽如血,他的眼前只看見前方的漫漫塵土。他不由想起故去的父親,少年時,一次次的,他都在遠處望著父親率領白羽軍出征,而現在,他終于也要接過這保家衛國的使命了。 “出發!” 北疆人并沒想到大楚的軍隊會主動出擊,更沒想到這一仗會結束得如此之快。孟瑾瑜排兵布陣十分巧妙,他率著一千將士在西山土坡附近與北疆得一小股先鋒兵周旋,將他們耍得團團轉。孟瑾瑜見北疆后續得援兵一到,便佯裝不敵,調頭撤退。北疆人自是趁勝追擊,孟瑾瑜便將他們大部隊引到了西山石谷中去,北疆人不知有詐,剛入石谷,周遭得箭雨便落了下來。這石谷左右都有山作為屏障,前方是孟瑾瑜得御林軍,后面又被徐昭然帶兵截斷,也沒有了退路,三千多北疆兵就此不敵,大多便倒在了山谷之中。 鐸力可汗聽到這個消息,又驚又氣,他本是想派兵探探大楚得虛實,卻沒想這一小股兵會全軍覆沒,不由怒氣叢生,忙問:“領兵之人是誰?” 前方的探子見大汗生氣,戰戰兢兢地回道:“聽說……叫孟瑾瑜?!?/br> “孟瑾瑜……”鐸力在腦中思索,似乎并未聽說過大楚有這樣一名將軍,他疑惑地看著一旁的趙云徹,卻見趙云徹笑了起來。 “你笑什么?”鐸力慍怒道。 趙云徹停下了笑聲,輕蔑地看著鐸力,說道:“孟瑾瑜不過是我大楚一屆文臣罷了,卻沒想到讓大汗害怕了?!?/br> “文臣?怎么可能!”鐸力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趙云徹,你休要胡說,一屆文臣怎么可能帶兵帶得如此之好?” 趙云徹轉過頭去不想搭理他,倒是明睿說道:“哼,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大楚能征善戰之人本就多得很,大汗既到了我大楚的地界,不妨好好見識見識?!?/br> 鐸力沒空和他打嘴仗,這第一仗就潰敗,容易軍心不穩,此時他必須要快些想出進攻的方案,他需要一場勝仗來穩住這些長途跋涉的北疆兵士的心。 趙云徹暗暗舒了一口氣,從前只知孟瑾瑜博學多才,文治武功都有所長,但他從未領兵打過仗。此一仗,不過三四個時辰,但卻讓大楚旗開得勝,也算是揚眉吐氣,鼓舞了士氣。畢竟他的父親是曾經威震四海的孟良棟??! 對孟瑾瑜來說,這一仗雖然贏了,但他親自上陣才知道北疆人的善戰不是吹噓的,他們體力強,上了戰場又個個勇武,要不是實現制定好了對策,他和徐昭然配合默契,這一仗也不會贏得那么輕松。只是,雖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可接下來的硬仗,想來卻是難打了。 孟瑾瑜率兵回城,手下的副將清點人數,又請軍醫給負傷的將士包扎治療。徐昭然一臉喜色,下了馬便奔過來說道:“孟兄,真是好計策,這一回可多虧了你出了這樣的主意,這一仗,贏得痛快!” 孟瑾瑜的臉色卻仍顯凝重,他拍拍徐昭然的肩頭說道:“昭然兄,辛苦了,好好回去休息吧,這仗一開始打,還不知何時會結束呢?!?/br> 是啊,狼煙一起,戰火紛飛,今日不過是個開端,后面的血雨腥風還在等著他們呢。 孟瑾瑜脫下鎧甲,剛要離開,卻聽他的副將喊道:“玉姑娘,怎么是你?!” 孟瑾瑜一怔,趕忙跑過去,卻見在一群傷兵中,有一個穿著鎧甲,滿臉塵土的士兵正在讓軍醫給她包扎受了傷的手臂,那士兵睫翅微垂,不是明玉又是誰? “小玉,你怎么會在這里?”孟瑾瑜瞧著她流血的傷口又是生氣又是心疼。 明玉本不想讓他知道自己在這里,卻沒想被逮個正著,只得喃喃道:“我只不過是想同你一起上戰場罷了,一點小傷,不礙事的?!?/br> 孟瑾瑜拉過她的手臂,看著血跡滲透過白色的綁帶,心中一抽,連聲音也大了起來:“這叫不礙事的?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要我怎么和明侯交代?”話音剛落,不由分說便抱起明玉,朝明府走去。 ☆、第109章 守城 雖一戰失利,但北疆人卻并未罷休。他們休養了幾日, 重新整頓軍力, 這一回北疆的主力軍傾巢而出,也算是鐸力的背水一戰了。 若再打不進京城,便只有潰敗。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烏有。 孟瑾瑜自然知道情勢危急, 若是大家眾志成城, 倒未必不可一搏??墒乾F在京城之中卻是人心惶惶, 特別有一些人, 身居要職,吃著皇糧奉祿??稍谶@樣的情形下,卻變成了逃跑派,竟至國家危難于不顧,卷了鋪蓋,棄了官職,帶了全家老小,往南邊逃走了。 太后震怒, 可當下連自身都難保, 還哪有余力去顧及這些個小人呢! 明玫倒已不再總是躲在房里抹淚了,過了最擔憂傷心的那段時日, 如今她倒是振作了起來,時常會拿出些自己的體己私房變賣了,換些吃的、用的,派人送到軍營去。她還命宮中女眷一起動手給抗敵將士織補衣物、被褥。整個人看起來倒是精神了不少。 可是雖勝了一仗,但孟瑾瑜看完兵部的簡報, 心中卻更是憂慮?,F在的京城可以說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了。自打趙云徹被俘之后,為了贖人、外交,已經花費了不少錢,再加上打起了仗,國庫已是捉襟見肘。士兵所剩不過十來萬,還有一些是老弱病殘,真拉出去硬碰硬地打仗,怕是根本沒有勝的可能。 孟瑾瑜思索再三,又前往明府同明侯商議,都覺得此戰不可硬戰,國家的存亡也就在此一戰了,由于兵力不夠,就讓代理皇帝趙云翔下詔,將全國各地可用的兵力都調集過來,共御外敵。同時再啟用一支突擊隊,想法子將趙云徹救回。 二十五天之后,北疆人發起了一次強攻。站在城門墻頭向遠處望去,浩浩蕩蕩的軍隊直壓而來。 說不緊張,那是假的。孟瑾瑜看著大軍壓境,深吸了一口氣。命所有軍事將領集中議事廳。 大家都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可面對如此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