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地依舊和李閑一樣坐著,只要有她要,都是恭恭敬敬地以最標準的站姿立在她身旁。 李閑這會兒剛用過早餐,心情還不錯。 她瞅了眼外頭探頭探腦的文玉,微微笑著問道:“涼姑以前在宮里想過出宮后要做些什么嗎?比如……嫁人、做些生意什么的?!?/br> 涼姑沒料到她會問起這個,怔了怔。 涼姑沉思的時間不長,卻足以讓李閑發覺她的心思微妙地在變化著,她耐心地等著她開口。 也許是因為涼姑從宮中出來,身上的作派自然而然地對下面的人形成無形的壓力,不需要多講,一個眼神足以讓人聽話。就像一直莽莽壯壯的文硯,以往除了李閑的話會聽,現在只要聽到涼姑來了,立馬跟見了貓的耗子似的。 就連文知也生怕被涼姑挑出一點錯,害得兩丫頭天天膩在她這兒,不愿出門。 當然,她并不是嫌棄她管得太嚴。這是她的家,她只希望大家跟著她都能享受到這里的溫暖,而不是緊張。 “公主,”涼姑依舊微低著頭,眼神標準地落在她的腳上,聲音也極為平板,“涼姑確有想做的事,但那些只可望不可及?!?/br> 李閑調整了個較舒服的坐姿,手指輕磕桌面,挑眉問道:“哦?正巧你無事我也無事,不如說出來聽聽?” 涼姑見她追問,倒也不急不徐。因著她先前強調過,在她面前只需自稱“我”,她便從善如流: “我自幼被賣,輾轉入了宮。一入宮門便是二十五載,其間各種人世滄涼我便不再贅述,我沒有如其他姐妹那般往上爬,也沒有死去,我好好地活著出來了,只是因為我想得到自己重新選擇的權利??上н@一年,我竟一事無成?!?/br> 她一年前從宮里出來,身心疲憊,在西城賃了間小宅住了幾個月才緩過來。她進宮時就是孤身一個,在詭譎的后宮拼扎二十五年,身邊相熟的、不相熟的一一走上她們自己的道路,唯有她終于全須全尾地出來了。 她樣貌不算頂漂亮,但在姐妹中一樣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但她不愿如她們那般困在高高圍墻里,每日只望那四角的天空,她想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喜歡的日子。 所以不論被卷入多少暗爭暗斗,她始終小心翼翼,守護著心中最初的夢想。 而出宮后一年,她竟覺得自己無從做起。 她已有了資金,也有了時間,她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這回是李閑愣住了,眼前的這個人三十多歲了,但依舊充滿魅力的女子以最平靜的話語解釋了她心中的糾結,那種茫然的狀態無緣無故地讓她生起一份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 就連兩旁的文知文硯聽后也大為震撼,不得不感嘆,皇宮真是個吃人的地方! 李閑輕輕問道:“涼姑,你來這兒也有幾天了,你覺得如何?” “這里很好?!睕龉眠@一聲回答得很快,而后緩緩解釋道,“公主不論對待何人都親和有禮,毫無架子,凡事有自己的原則,以理服人……” 李閑打斷她:“那么你認為府里的氣氛如何?” “雖不如世家府邸秩序井然,但人人相處祥和,甚少爭端?!彼nD了會兒,眉頭微微動了動,補充道, “全府丫環共六人,文知文硯是公主身邊的一等丫環,貼身服侍。文玉文梅憨厚老實一般在內院做些粗使,是二等丫環,文蘭文雪心思細膩繡功不錯,同為二等丫環。 男仆共有十八人,李管事除外,負責外院管理。文華會算跟在李管事身邊學習。文青機靈,看守門房。文榮在葉先生處侍候,文昌呆在青荇院。其他十四人身手不凡是護院?!?/br> “這些人里,丫環心思單純,男仆機靈懂事,護院每日訓練,只管吃飽喝足便無其他事。廚房的張大嬸是文華的母親是個話多但熱心腸的人,平日除了偶爾給文華開開小灶并無其他事。文知文硯……” 她望了眼滿臉期待地看著自己的兩人,不知道為什么,平日很是鎮定的她竟有些不好意思, “文知心細穩重,文硯活潑膽大,兩人都是一心只以公主為中心。這是我從未見過的一個……很舒服的地方?!?/br> 涼姑有些猶豫,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她抬起頭,只見李閑笑得一臉燦爛,頓時不知道該如何接下去了。 “涼姑,既然你評價如此高,那又何必去改變這個充滿祥和而溫暖的家呢?” 她站起身,袖著手緩步走出房門,指了指正在修理院中花草的文玉文梅, “你看她們,其實她們當中無一人懂得花草,但她們慢慢商量著來,如今的手藝,修理得也尚可入眼。文蘭文雪繡功好,我就讓她們幫著外院的小子修補衣裳。他們各司其職,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會做的事,所以他們不會去想其他,才會有你口中的舒服?!?/br> ☆、第120章 去留 第120章去留 涼姑站在她身旁看了許久,輕聲道: “公主,我明白了。 ” 李閑側首對她狡黠一笑:“涼姑,你看,我不過是一介商戶女出身,手里心里都是銅臭味,這個公主也不過是皇上興起順手賞我的。咱們既然把話說開了,我既稱你為涼姑,往后你便叫我閑兒吧?!?/br> 那張無一絲表情的臉上突然露出一個極淺的笑。 “禮不可廢,我既是被你請來的教導姑姑,往后,我就和文知一起稱你為小姐罷?!?/br> 李閑不過是不喜公主這個稱號罷了,見她改了口,就隨她去了。 護院的十四人是李文墨和炎震青兩人挑選訓練出來的。 這十四個人有些是京城本地人,晚上不值日時,都會回家住。 還有一部分是原本從杭州跟過來的,武藝相對較高些,他們當中帶著妻兒的都被李閑統一安排在外面住著。 因為月銀一樣,包吃住,有兒女的若是統一住處,則每月扣一吊錢。大部分人都選擇統一住處,誰都知道這一吊錢在京城里頭連個雜貨間都租不到。 而李閑找的地方,不僅地方大而且靠近李宅,如今雖然搬進東城公主府,但稍稍起早些照樣可以按時趕到。 孤身一人的護院只有三個人,他們吃住都在外院。 既然要遠行,李閑決定能帶上的人都帶上,帶不走的,就讓他們留下來看家,有牡丹夫人看著,想必不會出什么差錯。 葉淵聽說她要下江南,只思索片刻便提出隨她一道走。 男仆里,文青文華跟著一道走。張大嬸不舍文華,被她兒子勸說過后,就忍痛放手了。 護院中只留下四人,這四個人或者家中老人需要盡孝無法離開,或者媳婦兒懷孕不能走,李閑讓涼姑一一安置妥當才放心。 丫環里頭,只帶文知文硯兩人,其余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