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4
,可以隱去“根”,但卻絕對不能隱去“性”。“性”,會是妙音寺一脈修行的根基所在。這一點根基上的分歧,也是天靜寺和妙音寺的紛爭的源頭。重“性”不重根的妙音寺,完全可以吸納天靜寺一直無法企及又無比渴求的凡人區域。也就是說,哪怕一個凡人沒有靈根,只要他心性、悟性、靈性足夠,他完全可以開悟,踏破凡人與修士之間的壁壘,走上修行的道路。這里頭提到的走上修行的道路,可不是像天靜寺他們曾經做的那些糊弄人需要付出莫大代價的“飛升”,而是實打實的修行,真真正正地破去壁壘,成為一個修士。單只這一點,一旦傳出去,也必能令人瘋狂。人皆畏死,絕對不是一句假話。更何況,明明原本都是一樣的人,一樣的有著雙手雙腳一張面孔兩只眼睛兩只耳朵的人,卻因為靈根被分出了天地。有靈根的人,可以長生不老,可以飛天遁地,可以高高在上,甚至可以翻天覆地,享盡長生富貴,而他們卻只能按著生老病死的規律在這世間沉淪掙扎,為著一點吃食熬命,可最終還是沒能填報肚子,簡直卑賤到了塵埃里……這樣的對比太過強烈,如果在最初的時候他們看不見希望,被輕易判定了生死或許還不會掙扎,可當他們看見了希望,哪怕這一線希望再渺茫,大多數人也必定愿意為了它奉獻一切。在絕望之前生出的希望,向來最易使人癲狂。而那一瞬間的癲狂中迸發出來的力量,便是渺小如螻蟻的凡人,也必定能令修士震顫。他們會為了這一線希望拼盡一切。可是這樣的消息傳了出去,妙音寺一脈便打破了景浩界里的平衡。別說天靜寺、妙理寺、妙空寺、妙定寺、妙安寺、妙潭寺等等佛門各脈,就連道門、魔門也都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如此一來,妙音寺就成了眾矢之的。事態再嚴重一點的話,滅門拔根的大禍或許不會有,但卻絕對能被人欺上門來,逼問這里頭的種種緣由根秘。因為對于凡人而言,這一種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啊。不管是哪一個地界上的凡人,對于這一種誘惑必是無力抗拒的。有希望的話,誰不愿意超凡入圣,長生久視呢?當然,在這沉重的威脅之外,好處也不少。無法抗拒的凡人,不管他們自身修行能不能成,只要有了那一個趨勢,他們自身有了經歷和體驗,哪怕他們本身不歸屬于妙音寺統轄,也必定會對妙音寺生出諸如感激、認同、向往等等等等心思。這樣的心思一起,妙音寺萬萬年不移的根基便徹底扎下了。因為民心所向。自來民心所向,便是天意所在,大勢所趨。無論日后此間世界會遭遇怎樣的劫難,只要不是滅世,哪怕道門各脈、魔門各道乃至是佛門的天靜寺、妙潭寺等等道統都全數滅絕,妙音寺也必會是最后留存的那一脈。絕無意外。這樣厚重的運勢之下,但凡凈涪隨意參上一腳,所得的功德氣運也不會少。更不用說,必為妙音寺一脈傳承真經的落在了他的手上,日后也必經他的手完整,廣為流傳。認真算一算,他身上享的那一份功德氣運怕是連慧真看了都得眼紅。而相對于這些讓人垂涎欲滴的好處來,那些威脅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便是這些威脅,真放到凈涪面前,也絕沒有旁人認知中的那么難以化解。道門那邊有左天行。哪怕妙音寺可能打破修煉界的傳統,但以左天行的心胸,以道修一脈的心性,他們也絕對不會對妙音寺下辣手。至于魔門……凈涪雖然已經不再是魔門的天圣魔君,但這絕不代表凈涪在魔門那邊就沒有布置。他可以保證,魔門那邊也必是沒有什么問題。最后是佛門。妙音寺雖然是獨立的一脈,但總歸也是佛門的一脈,真想要對妙音寺下重手,也不說別的,單就他們自己本心就過不去。所以威脅其實還真的算不上,頂多就是些磨礪和利益平衡而已。也不算太難解決。可問題也在這里,既然這件事的威脅算不得太難化解,又有著潑天的好處,那為什么就落在了他的手上?這會兒也是晚課結束之后了,沒有什么事情的凈涪取了那一部在手,也不看,就拿在手中,兀自出神。而他的身前,還擺放著兩片貝葉經。這兩片貝葉也不是別的,正是那一部。第333章話說慧真凈涪想了那么一會兒,便又放了開去。這里頭或許有人使了力,又或許只是單純的因緣際會。如果只是后者,他無話可說。而倘若是前者,那么使了力的無非也就是那么幾個人,為了那么幾件事。凈涪確實不太愿意被人當棋子使,但他既然身在局中,本身實力又不如人,他又能如何?難不成他還要自殺出局?那樣愚不可及的事情也就只有愚蠢到了極致的蠢人才能做得出來了。凈涪搖了搖頭,將手中的兩片貝葉重又收回褡褳里。終究,他不會一直這么弱!凈涪從褡褳里收回的手里又拿了一部經義。敏感地察覺到些許異樣的白凌偷偷往凈涪的方向遞了幾個眼神,卻什么都沒有發現。他心中失落,又怕被凈涪發現,立時便要收回目光,卻冷不丁地瞥見凈涪手上經義封面上的那幾個字。。白凌的目光一頓。凈涪一邊拿著手中的經義轉身坐正,一邊淡淡地往白凌的方向看了一眼。白凌雖然有一霎那的愣怔,但他的身體卻很好地保持了他的警覺性。還沒等他回神,他的身體先就微微一顫,隨即便就轉過頭去。直到白凌的眼神再度聚焦,他才終于察覺到自己心腔間急跳的心臟和身體各處細密的汗珠。白凌在原地靜坐了好一會兒,才終于又有了別的動作。凈涪也只是看了白凌一眼,便再不去看他,而是低著頭,兩只手同時翻起了身前擺放著的那部經書和經義。他并不是隨意地翻頁,而是極有目的極有對應地翻開一頁頁經書。他的識海中,隱遁在無邊金色佛光中的凈涪佛身也顯化出了身形,借著凈涪的眼睛一行行極認真極仔細地對比著看過這一頁頁一行行的經文和經義。縱使他根本不是第一次翻看過這一部經文和經義。無邊暗土世界里,魔身只是往凈涪的方向看了一眼,便再也沒有旁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