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7
下的兩人卻都盤膝坐了下來。如此與眾不同的擂臺,一下子就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更有人在議論紛紛。“他們這是在干什么?”“兩個佛門沙彌,不比斗,是要進行經文要義的比拼嗎?”“不會吧?擂臺賽上,怎么比拼經文要義?比誰念的佛經更流暢通順?又或者是比誰的聲音更大更響亮?這不是在說笑呢嗎?”“沒見識就是沒見識。佛門弟子之間的比拼,又不是凡間學堂里的學生比背書,哪會是這么簡單?”“就是,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語言是有力量的?你難道不知道,這世間還有一種秘法叫言靈?”“亂說些什么!哪里又要扯到言靈上頭去了!”“可不是,你們不知道就別亂說。佛門的經義,若能貫通其意,虔誠恭請,是真的能夠請出佛門經義背后的那一位佛門大德的!”“所以,那叫凈方的小沙彌是要請出第二十五品里頭描述的那一位……觀世音菩薩?”那人倒抽了一口冷氣,完全不敢相信,幾乎脫口而出道,“你們在說笑呢吧?”觀世音菩薩啊,那可是觀世音菩薩??!遠在西天佛國的佛門大德,居然能夠被一個小沙彌恭請下界?!“怎么可能?”旁邊又有人反駁,“如果那凈方沙彌真的能夠做到,那佛門的那些禪師們不也能夠輕易做到?那我們景浩界這么多年怎么就沒有過這方面的記錄?”“就是就是,聽都沒聽說過!”更重要的是,如果佛門真有這樣手段的話,為何佛門當年獨占景浩界的局面會被打破?畢竟,一旦佛門的那些僧侶們將上界的大德大能請下界,這景浩界里誰都無法應對,又如何能抽他們手中搶回一片片土地,立下道門魔門立足的根基?剛剛說能請出佛門大能的那個人自己也是語塞,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或者班扯,只得無賴地道:“我就是聽說的沒錯啊,不過聽誰說的我也忘了。你們真的想知道,看著不就行了!也不需要你們等多久!”旁邊的人雖然有些無語,但一聽這話也是在理,再不去看他,只盯著上方靈竹城里的那一片擂臺,直直地望著那擂臺上那兩個盤膝而坐的青年沙彌。無邊竹海里,諸多異竹乃至住在竹閣里的竹主這時候也都側目看來。旁人的議論和側目凈涪凈方兩位沙彌誰都沒有放在心上,他們仍舊閉目盤坐在擂臺上。不過雖然他們的動作一模一樣,但細看的話也是能夠發現,他們兩人的狀態其實是不一樣的。凈方沙彌手捻佛珠,嘴唇接連開闔,一個個音節從他嘴邊吐出。各處觀戰的人側目凝神,不過一會兒就有人聽出來了,那是一篇經文。“……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第二十五品,。凈方沙彌誦經誦到入神處,忽然口唱經中佛偈:“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br>非是佛門僧侶以及對佛門經義熟悉的人光聽了這一篇經文,頂多只覺得心頭隱隱生出一種歡喜,不明究竟。但靈竹城里六分寺清凈竹棚里以及萬竹城中許多留駐的禪師僧侶聽聞,如有法眼,睜開法眼看去,必可見世界的中央的那一處須彌山上,一尊身披天衣頭垂瓔珞的大圣垂眼看來,他手微抬,身周無量佛光中飛出一道佛光落在景浩界這一處擂臺上的凈方沙彌身上。觀戰的諸人僅見凈方沙彌身上亮起一片朦朧佛光,佛光大悲大善,在凈方沙彌身上盤旋不去。那他化自在天外天上高坐蓮臺的天魔童子陡然睜開眼睛,先是看了一眼西天凈土那一片無邊佛國,沉默了片刻,然后垂落視線,望見那座靈竹城里的那處擂臺上。他明明看見了凈涪,卻沒在意凈涪,只是緊盯著凈方沙彌身上那一片朦朧得一觸即散的慈悲佛光不放。“觀世音……菩薩……”天魔童子近乎哆嗦著從唇間擠出這一個音節來,不知是畏是懼又或是乞求,更或是三者俱全。此時的西天凈土里,在法會上聽世尊講經說法的觀世音菩薩聽得聲音,側目看來,無聲一嘆,又轉開視線,繼續專心聽經。而景浩界世界之外,盤膝坐在虛空,只以劍陣護持世界的道人對視一眼,又看了看西天凈土的方向,起身合十一禮,然后才再度坐下,閉目神游。凈方沙彌不知道這天地外的大能們暗地里的種種,他只是沉浸在經文要義里,恭敬而虔誠地誦讀經文,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已經接引下來了一縷觀世音菩薩的法念。凈涪其實也知道不多,但他能夠察覺到剛剛自他身上掃過的那一道熟悉又厭惡的視線。他微微皺了皺眉,又很快松開了去,注意著凈方沙彌的動靜。這不是他第一次對抗得到上界佛門大德降下法念護持的佛門弟子。事實上,當年的天圣魔君皇甫成對付這樣的佛門弟子已經對付出了心得來了??峙戮瓦B左天行都沒有他清楚到底該如何將這些頂著烏龜殼的佛門弟子從他們頭上的那個殼子里扒拉出來。要說簡單的話,確實是簡單,但要說難的話,也難。要將那個烏龜殼打破,一看對手,二看自己。所謂看對手,得看那個頂著烏龜殼的佛門弟子心性如何,修為境界如何。一般而言,心性越強、修為境界越高的佛門弟子,他們頭頂的那個烏龜殼就越硬,越難以扯下來。至于看自己……當然也是要看手段看眼力。看眼力的話,就得從一開始那個佛門弟子念經之前動手。佛經那么長,不是每一個僧侶都能心無雜念地將一篇經文完整而虔誠地誦讀出來的,如果眼力足夠,出手夠快,當然是可以在烏龜殼成形之前先將打斷他們的動作。只要僧侶的誦經中斷,那他們頭上的烏龜殼自然就會散去。至于說看手段,說的其實就是動搖他們心志的手段。恭請上界佛門大德法念護持,憑借的是他們本身的心力。他們的心志越堅定,越虔誠通透,那自然就能越順利地請得法念,同時也能得到更多的法念護持。而魔門的弟子,從來最擅長勾動人心雜念,牽動諸般欲望情緒。如果他們的手段足夠,完全能夠讓他們頭頂的烏龜殼自己散去。所以如果能夠隨便動手,根本不等凈方沙彌祈請觀世音菩薩法念,凈涪就能讓他永永遠遠說不出一個字來。哪怕是現在,凈方沙彌頭上頂著的那個烏龜殼,凈涪想讓他什么時候散去就能什么時候散去。凈方沙彌的心性在諸多佛門青年沙彌里確實算得上不錯,但在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