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著竟也似是和眾僧禮佛聲一般無二的“南無阿彌陀佛”。不僅僅是這一座小靈山,也不僅僅是這一株菩提樹,包括這天靜寺方圓萬里范圍內,包括百姓僧眾在內的一切有靈眾生,無論開智與否,也都似是心有感應一般,不自覺地放下手中事務,齊齊向著石臺的方向深深一拜,齊聲贊頌道:“南無阿彌陀佛!”眾生有靈,靈感而慧生。枝葉婆娑的菩提樹下,無量光匯聚。那一瞬間,天地失色,日月無光,唯有那一片輝耀璀璨的無量光,成為眾生眼中唯一的一片光明。無量光中,又有一朵十二品金蓮盛開,一尊佛陀安坐其上,手持一座寶幢,眸光憐憫而包容地看著下方眾生。這尊佛陀甫一現世,菩提樹的枝葉上便有萬丈光芒垂落,色呈錦繡。世尊阿彌陀佛沒有其他動作,只是沉靜而安然地看著座下眾生,慈和地聆聽著他們的心聲。小靈山山巔上此時沒有鐘聲響起,因為那位負責敲響大鐘的僧人此時也在無比虔誠地禮贊阿彌陀。但即便沒有鐘聲,所有人心底都隱隱生出一種明悟:千佛法會第五環禮佛已經結束,現下第六環祈福已經開始。世尊阿彌陀已經降臨,他們可以向世尊祈福了!在法會開始之前,他們心底本來有著種種的愿景,想要告諸佛前,他們心底也有種種未定的抉擇,想要詢問佛前,可現下世尊降臨,他們看著似乎安坐在不遠處的菩提樹下又似乎是就在眼前的世尊,一時竟默然無語,這種沉默,不是那種滿腹心思不知該從那處說起的沉默,而是那種心神安定心清神寧乃至滿懷幸福喜悅不忍開口打破的沉默。光光只是看著眼前的佛陀,他們便已經滿足、幸福,完全無須多言。所有得見世尊阿彌陀的生靈,無論年歲幾何,修為幾何,甚至開智與否,此刻齊皆靜默。而這一眾生靈之中,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凈涪。凈涪穩坐蓮臺,在這幸福祥和的默然中,又是無聲地向著世尊阿彌陀深深一拜。他動作沉穩,表情平靜,這都與平日在眾人面前的凈涪沙彌并無異樣,但倘若有人拿眼細細打量,還是能發現現下的凈涪沙彌與往日的他很有些不同之處。那一雙眼睛。與平日相比,此刻凈涪那雙黝黑的眼睛沒有了往日的干凈純粹,反而像是滲入了很多莫名的復雜的暗沉的東西。這些東西黯淡了他眼睛的神采,磨滅了他眼中的光亮,卻也并不污濁,反而像是兩顆墨玉雕就的寶石一樣,帶著一種墨色的通透明凈。那是一種,比純白色彩更為耀眼更為奪目的光彩。凈涪也未作聲,只這一拜之后,便閉上雙眼,穩坐在蓮臺上不動了。菩提樹下的世尊阿彌陀并未有任何動作,但凈涪的靈臺之上,卻陡然出現了一線光。這光初起不過一線,爾后鋪展開來,化作無量光。無量光中,一尊亙古不變的佛陀手持寶幢安坐金蓮。佛陀看著凈涪,凈涪身前的太極圖乃至手上黑色光球里的兩顆將成未成的魔珠也都一覽無遺。但即便如此,佛陀看著凈涪的目光依舊慈悲而包容。識海中的凈涪本尊站起,他手上持有的一應太極圖、寶珠一應物什全都飄落在那尊與凈涪模樣極似的佛陀手上,被那尊佛陀拿在手里。凈涪本尊雙手空無一物,身上僅穿沙彌袍服,腳上也僅有一對僧鞋,除去脖頸上掛著的那一串大佛珠外,全身上下干干凈凈。即便是在他自個兒的識海中,凈涪仍是沉默,并未作聲。世尊看了半響,竟而一笑。這笑又不同于方才所見的慈悲包容,更多了幾分長輩的慈祥與親近。凈涪看見,心神一動,竟自心底生出幾分不解。因是在凈涪的識海,凈涪這心思一遍,這識海里便顯出了幾分來。當然,就算識海沒有顯露出來,依世尊的神通,凈涪也瞞不過他去。世尊又是一笑,卻未再多說話,只是那只空著的自然垂落在身側的左手抬起,向前探出。本在不遠處的世尊忽然出現在凈涪身前,而他那只探出的左手,便就直直地落在凈涪的頭頂。凈涪本該心生警惕,乃至奮起反抗,但不知為何,他心中未有半點驚惶,更生不出丁點敵意,他就那樣放松地站立,任由世尊阿彌陀的手落在自己光溜溜的沒有一點防護的腦門上。他頹然地閉上了眼睛,心中嘆道:“罷了罷了……”卻不想世尊的手搭在凈涪的腦門上,耀眼的佛光在凈涪頭上凝而不散,隨著世尊的動作來回盤旋。凈涪猛地睜開了眼睛,兩眼發直地望著前方。世尊阿彌陀佛身高大,凈涪此時又不過少年,身量未足,饒是世尊就在他眼前,和他不過一臂之距,又是坐姿,但在沒有抬頭的情況下,凈涪也就是看著世尊的下巴而已。“你既已受戒,皈依三寶,當謹持戒律,行走正道,日后成就正果,方是大善?!?/br>沒有責備,沒有警戒,有的只是帶著長者善意的叮嚀規勸。莫名的,凈涪的心一下就定了下來。除去幾次三番的宣講之外,這還是凈涪第一次直面這位佛門無上尊者,也是凈涪第一次正面面見這位西天極樂世界之主。在此之前,對于這位尊者,凈涪有過很多次猜度。善的惡的,正面的陰暗的,凈涪猜想過很多次,也曾一次次推翻自己的猜測揣摩,但正到了正面對上的時候,凈涪只覺得先前所有的猜想全都荒謬至極。可即便到了現在,真要凈涪用詞匯去描述這位尊者,凈涪又說不上來。但凈涪也隱約明白,對于他皈依佛門,這位世尊是歡喜的。這歡喜,不是因為他皈依佛門將給景浩界佛門帶來的種種,也不是因為佛門勢力在景浩界的復興趨勢。真要說起來,景浩界不過是一個小千世界之一,在茫茫寰宇中渺如塵埃。于遍布寰宇的佛門而言,區區一個景浩界真的算不上什么。世尊是在為他歡喜。為他開悟而歡喜,為他踽踽前行而歡喜,為他前途光明而歡喜。在世尊眼中,眾生沉淪苦海,業障纏身,是為大苦。是以他曾有言,眾生皆苦。故而有情眾生,若能開悟,以己之行斬斷孽障,為己身鑄造渡海寶伐,最后踏上彼岸,他便為之而歡喜。無論那覺悟之人使用的是佛法、道法還是魔法,甚至是像凈涪這樣佛魔雙修,那也根本不重要。這就是世尊。這就是接引圣人阿彌陀。凈涪立身低頭,雙手合十,眼瞼微閉:“南無阿彌陀佛!”作者有話要說:嗯,這章關于世尊阿彌陀的說法,我也就是片面理解,各位看過就算了啊,不要細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