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沒呢,”沈曦裝作十分老實,“喜歡上了九嘉以后,沒有想過。有對象兒還看什么……九嘉正經,不會喜歡?!?/br>“……”“爸媽,”沈曦趁機開始央求,“以前琢磨過……不能光看外國雜志啊,就想認識幾個同類。有了九嘉才不想了,跟普通人一般戀愛。您倆看看他,看看唄。我叫九嘉哪天過來吃飯?!薄疤焯镁瓢伞碑斎灰彩钦浀胤?,不過這種時刻只能對不起了。沈士毅顏家芝沉默許久許久,最后開口:“出去吃吧?!?/br>…………于是當個周六,幾人一起吃飯。夏九嘉與沈曦完全沒有想到沈士毅顏家芝花了六千多塊,吃了LL省“最貴餐廳”,完全是副打算接納的態度了。整個席間,對沈士毅顏家芝二人提的問題,比如平時興趣、發展目標、未來規劃,夏九嘉軟軟地一一回答出來。他時不時與沈曦對望,沈曦父母能看得到二人眼睛里的情意。其實他們也很明白:不答應能怎么樣呢?一個北大一個清華,門對門兒,天高皇帝遠,還能阻止嗎?而且沈曦一向叛逆——越不讓干什么越是要干什么。不讓當gay,那他肯定非得當gay,如果不管、隨便,可能哪天就正常了。最后吃完,沈士毅顏家芝把九嘉送回家,微微嘆氣:“是個乖孩子?!?/br>沈曦挑眉:“嗯?”“好學生、乖孩子,沒有太多心機。也好,你總一堆主意。他能讓你別看那種雜志、別去那種酒吧,確實是有正面作用?!?/br>沈曦:“…………”他想:九嘉心機比誰都多。第91章報考(六)開始報考以后,R中叫回高三年紀全體學生,講述注意事項。夏九嘉與沈曦手挽手進學校。太陽金黃,千萬根針一樣刺在他們身上。剛剛邁進校門沈曦便驚呆了——cao場上面黑壓壓地全都是人,整齊排列,好像正在進行某種宗教儀式。“?。?!”沈曦開口,“凍寶,他們在干什么?”“……”夏九嘉問,“你猜呢?!?/br>沈曦沉吟:“R中正在重裝籃筐……你看,幾個架子只?;@板了,難道……全校都在等新籃筐?學校要在目光當中完成更換?”夏九嘉一字一字道:“課、間、cao?!?/br>“……?。?!”夏九嘉無語。走進教室,老楊太太正在發分數和排名。R中可謂盡職盡責,大榜第一欄是高考總分,第二欄是全校排名,第三欄是全省排名,第四欄是去年這個排名的人去了哪所學校哪個專業,而后是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考生看看前后左右便能有個準確預判。大榜上,夏九嘉在第一行上:【總分:733。全校排名:1。全省排名:1。2019年:清華大學建筑學。2018年: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2017年:北京大學元培學院?!?019年那個是尹禮,2018那個是謝如一。沈曦在第二行上:【總分:732。全校排名:2。全省排名:2。2019年:北京大學經濟管理類。2018年:清華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17年: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019年的不認識,2018年那個是吳澄。這回大家隨意落座。夏九嘉與沈曦前面坐著蔣潔。她回頭,輕掃一眼夏九嘉的733的分數,悠悠地道:“考完以后……我媽著急,上躥下跳,說她認識一個大師,算命特準,她不穿綠只穿紅就是對方指點她的,避兇趨吉?!?/br>夏九嘉問:“然后呢?”“然后啊,大師一次收費3000。我問,大師,平均一科扣4分夠嗎?他拿本書算了半天,說,你這樣做那樣做,就夠了,要是分數不夠就是做的不好。笑死……那我就734了。大師明顯并不知道歷史狀元也就733?!?/br>夏九嘉:“……”他看看,發現蔣潔579分,與平時差不多。夏九嘉又把同學全都瞧了,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是微震——發揮失常的人竟然有那么多,最后一模全班21名的這回卻在30,31名的在40,41名的在50……他回頭找,發現其中一些來了,另幾個卻沒有,想來已經在復讀班緊張備考。發完大榜楊樹果便開始講解專業、學?!男I熱門、搶手,哪些專業容易就業,哪些學校國際知名,哪些學校上升迅猛,哪些學校名氣不大卻在業界口碑良好,又發了所有學校招生辦的聯系方式——這些都是楊樹果的多年總結。最后她才打開電腦,輸入網址,調出LL省報考頁面,復述流程。雖然網站說明十分清楚明白,她卻依舊擔心有人漏看漏讀。一散場,一群人就圍住班主任楊樹果,針對自己分數、排名咨詢報考方面的事,比如“我這分數能上北郵嗎”“我這分數能上北航嗎”“我這分數……”楊樹果也一個一個給出意見:“應該能”“有點懸”“比較穩當”“基本不行”“再往上報報”……間或回答“哪個學校美男多”“哪個學校美女多”“哪個學校食堂好吃”“哪個學??照{給力”等等問題。夏九嘉與沈曦默默走出教室。楊樹果見了,提高聲音叫:“夏九嘉!沈曦!你們打算報哪兒?”“……”夏九嘉從同班同學讓出來的道路進去,站在楊樹果的面前,“北大新聞,簽了協議,北大更改招生計劃?!?/br>沈曦接話:“清華工科試驗班,也簽了字了?!?/br>聽說不是人大而是北大,楊樹果的臉上綻出笑容,滿臉皺紋,臉化得很白嘴也涂得很紅,不過不難看:“好,好,北大好?!?/br>周圍同學莫名驚詫:“北大更改招生計劃?!臥槽,還有這種cao作?!”“從未聽說!”“學神還有這種待遇?!”夏九嘉點頭:“嗯?!?/br>周圍同學:“感覺不在一個班級……甚至不在一個世界……”夏九嘉笑笑。不過他也忍不住想:高一分文理,高三選專業,是否有些過于輕率。大家都上一樣的課程學一樣的課本,日夜伏案,很難發現與這些都不沾邊的興趣所在。他自己是全省狀元,有機會來改正錯誤,叫北大新聞增加一個理科名額,可別人呢?在高中階段和本科階段也有機會去修正高一或高三時隨意地犯下的錯誤嗎。他也知道,外國許多學校入學不選專業,而是有個導師,先學一些通識內容,同時選感興趣的課程,每個學期前兩三周可以補退,在這過程當中摸索人生目標,到大二下才逐漸地分流分化,以后想轉專業也相對地容易。北大等等學校也在進行試驗,元培便是它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