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6
在的夫君正纏綿病榻,你現在想的不是應該跟孤見面,而是去陪你祖母,去照看你名義上的夫君!” 洛女惶惶道:“我知,我知!然我實在有要緊事告知你,你這兩日陪著祖母,步步不離宣室殿,我實在尋不到機會。然再拖下去,便拖不住了……” 晉王面色凝重看她,驚疑是何事讓洛女這樣惶恐不安。 洛女目中神色復雜,一會兒是心悅,一會兒是憂心,再一會兒是茫然。她湊近晉王,忍著滿心的羞意和喜意,還有那股子揮之不去的害怕,顫聲:“我、我懷孕了!” 晉王:“……” 晉王:“……!” 他踉蹌往后退兩步,臉上表情如被雷劈,繼而倉皇不安。他素來有謀逆心,素來看不慣他那個侄兒。但他同時又膽怯,同時又懼怕李玉。一年來,他在李玉的眼皮下與洛女偷歡,他贏得了卑微壓力下的刺激。但他從不敢想、從不敢想…… 洛女以為他不信,忙往前追兩步,抓住他的手腕急聲:“是真的!是你的孩兒!你知我、知我,”她面上露出一絲尷尬和黯然,咬唇道,“你知我從不曾與陛下同枕而眠的。我的男人,只有你一個!” 她眼中噙著淚,仰頭望著晉王。她也恐懼,她也失魂。當她日日癡睡,當她癸水三月不至,當她開始孕吐……她唯一多了的心眼,也就是自和晉王茍合后,怕御醫診出什么來,刻意不肯被宮中御醫診脈,而是出宮尋自己母家為她請的民間醫工。 醫工恭喜她:“殿下有喜,天下大盛!” 洛女的心重重摔到地上,她是個沒主意的人。她想狠心打掉這個孩子,但她不忍心。她捂著自己尚平坦的小腹,想著若非晉王,她也許一生無子。她于此年代已算是高齡,她至今未孕,她日后更不可能從李玉那里奢求到一個孩子。這個孩兒沒了……以后大概再沒有了。 所以,洛女忍著心中懼怕,來尋晉王,希望晉王給她支撐。 晉王與她站在日光下,太液池清水反射太陽光輝。一片濛濛的雪白亮色中,二人面色都不甚好看。晉王面色幾變,腦中亂哄哄的。他一會兒想到當年被李玉害死的太子兄長,一會兒想到自己承歡父母膝下的日子再也不來,再想到李玉冷淡看他的眼神。 李玉漠著臉,從他身邊走過。 他得駐步垂頭,恭送李玉。 李玉從不曾拿他當回事,從不把他放在眼中!李玉完全地漠視他! 再是太子兄長,兄長舊年對他的恩惠,許他的前程,都隨著五年前那把熊熊大火,消失殆盡! 洛女看晉王怔立著,半晌不開口。她心中失望,垮下肩膀,噙著淚委屈道:“我明白了……我會打掉這個孩子的……” “不!”晉王抓住了她的肩膀,他在片刻的迷惘后,眼中神色變亮,一種壓抑后病態的興奮激動感在他眼中跳躍。他迷茫了很久的道路,他下不定決心的路子,洛女的懷孕,給他指明了一個方向——“生下來!” “這是孤的孩兒!” “李玉如今病重不起,我們何不讓他再也醒不來?他若是醒不來,你腹中的胎兒,就是下一任天子!你就是太后!” 晉王臉暈紅,臉上橫rou因暢想中大逆不道的事而顫栗:“要么是你我的孩兒是未來天子,要么是孤乃未來天子!無論如何,此時已到了跟李玉開戰的最佳時期!” “洛女,生下這個孩兒!孤許你一個未來!” 太液池一會,徹底堅定了晉王造反的心。晉王飄忽忽地與洛女分開,回頭去安排。他在長安安排了無數自己人馬,他把半朝臣子都變成了自己人。他遲遲不動手,一是怕李玉,二是尋不到借口。如今沒關系了!李玉已經倒下了!他需要的那個借口也有了! 殺了李玉!天下便是他的! 中常侍乃未央宮職位最高的黃門,原本后宮諸事是皇后負責。陛下明確表示了對皇后的不喜后,后宮事宜交到了太皇太后手中。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根本沒精神管宮中諸事。風雨滿樓之際,盡管長公主李皎多次表示她府上的侍女明珠可進宮幫陛下處理后宮事務,陛下也沒有許可。非常時期,李玉已經不想把越來越多的人卷進來了。 后宮諸事,不得已,交到了中常侍手中。 晉王自以為李玉病重,宮廷禁衛會松懈。晉王不知李玉早有安排——晉王與皇后洛女在太液池邊私會的事,被報給了中常侍。 中常侍在宮中的地位全靠李玉一人,李玉出事,他跟著出事。他跪在陛下病榻下,哭得直不起身。待聽到宮女的通報,中常侍臉一寒,起身出殿。他感覺到了滿城風雨將來的壓抑,他喃聲:“那對狗男女,果然不出陛下所料……虧得陛下早有安排……” 他回過神,囑咐手下人:“秘密召宮廷宿衛軍長官進殿,就說是陛下宣他。京畿附近的兵馬也調入長安……” 他回頭,看向身后莊重黑宇大殿,他垂淚掩袖,頹然道:“這些本是陛下安排的……若陛下此時醒著,便好了……” 他最清楚李玉的病癥到了強弩之末,御醫們想辦法幫陛下吊著命。就算陛下之前千萬安排,沒有天子本人坐鎮,長安之困,當真能解? 李玉依然沉睡。 長安的局勢在暗處慢慢發生變化,藏著的線頭若有若現,此時張牙舞爪,皆露出了首尾。 夜火初上,雨夜生霧。變故在某個大雨之夜到來! 執金吾兵變,從與廷議上一武官的矛盾開始,趁夜攻了該府,將一府人全部關押。廷尉震怒,詔獄審訊,向來是廷尉之事,執金吾何以插手?雙方在廷議上鬧不開,廷尉長官甩袖,揚言要去面圣。圣上若不裁決,他將長跪宣室殿門前。 執金吾的人嗤笑,當著文武百官,長劍出鞘,一劍砍殺了那位高官。 眾臣驚駭惶怒! 宮廷宿衛軍當即出動,在正殿與執金吾對峙。 丞相臨時代帝監國,將未央宮四門關閉,禁止百官的出入。一眾大臣們被留于宮中,在宿衛軍與執金吾在打斗的時候,避免了朝臣與敵首的牽扯不清,繼而連累到整個朝廷機構。長安城闕下了命令,著民眾關門不得外出,除非聽到帝旨,何人敲門,都不得放入屋舍。 長安城進入激戰階段! 執金吾的郎君們昔日掌管整座長安城的布防安危,他們一旦反了,諸人皆是麻煩。丞相不讓百官出宮,最大的原因是百官中起碼一半出身名門。若是出了宮,與宮外家族交涉,這些名門們會如何選擇,便是丞相都不敢做保。他們不知陛下的病情,他們唯怕陛下醒后清算! 然朝臣中必有人通敵!否則執金吾何以叛亂? 只有將臣子們關于宮中,才最大可能禁止他們與外朝互通情報。 戰火連燒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