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4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宿主腦子有坑、快穿我揣著一個懷孕梗、冤家路窄喜相逢、你好,傅先生、塵離、[HP德哈]忘記與否、游戲大作戰、少年博弈、孕夫回農家、長公主的舊情郎
才有了歷代君王遠征高句麗之說, 為的,其實是收復國土?!?/br> 聽見周德妃這么說,李清雅忽然抬起了頭,道:“德妃娘娘如此顛倒黑白,叫臣妾不吐不快!樂浪府本來就是我高句麗的國土?!?/br> “李清雅,你當本宮沒有聽說過你們高句麗的故事嗎?朱蒙、樂浪鼓,難道這些,都是本宮編造的不成?” 李清雅愣住了。 她忽然明白,什么巨艋,什么樂浪府,其實都不過是借口。朝廷真正想要的,乃是徹底征服高句麗。 她又是后悔又是害怕。早知道,她就直接告訴高確、李霂一干人了。 可是,現在太遲了。 正當她想爭辯的時候,就聽見上面的賈琰道:“婕妤李氏沖撞德妃,禁足,罰抄寫禮記一百遍?!?/br> 立刻有內侍沖過來,堵住李清雅的嘴,把李清雅拖了下去。 李清雅幾乎可以說是被敲昏了,直接丟回了自己的碧波閣。原本溫馨明亮的宮室,第一次,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清冷和寂寞,讓李清雅縮在地板上,抱著胳膊,蜷了起來。 沒有坐起來,也不需要坐起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即將面臨的是什么。 朝廷怕是要對高句麗動手了。 如果要賈琰來說,這句話不應該是朝廷怕是要對高句麗動手了,而是朝廷已經在對高句麗動手了。 李清雅在深宮之中,高確和高句麗王世子李霂等一干人又在天京城,因此他們并不知道,此時此刻高句麗正在面臨東瀛人的劫掠。 高句麗王之所以為建造那么多的巨艋,未嘗沒有東瀛的因素,而之所以會毀去那些巨艋,一方面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敢得罪了宗主國,尤其是大晉露出的那些龜船,分分鐘可以把他們的巨艋撕成粉碎。最終他們不但會保不住這些巨艋,還會得罪了宗主國,收到宗主國跟東瀛的兩面夾擊。而另一方面原因自然是因為他們的船塢還在,只要船塢在,他們要籌建新的巨艋,也不是高句麗王的一份教旨的事兒。 這也是根據下面送來的,這四百余年來,倭寇侵犯高句麗邊疆諸島的事實來推斷的。雖然東瀛人時不時地會襲擊高句麗的濟州島等地,但是,高句麗實在是太窮了,沒有多少油水,所以有實力的倭寇都不會往高句麗去,會侵犯高句麗邊境的,只會是一些小股的、實力不怎么樣的倭寇。 用柯承業的說法,就是,會侵犯高句麗的那些家伙,根本就是實力太小、他都懶得管的家伙。 這也給了高句麗王庭一個錯覺,那就是倭寇的實力其實并不怎么樣,而會被倭寇所苦的上國,其實也不過是外強中干。 這是高句麗上層的共識,也是高句麗人的普遍想法。它也是高句麗人選擇組建巨艋的重要原因:他們打算組建成一支以巨艋為主的船隊,然后沿著海岸線,收服東瀛靠著高句麗方向的第一大島,然后一步一步地蠶食東瀛,最后坐擁高句麗跟東瀛,跟大晉爭奪霸權。 當年他們就是這個打算。 要不是對東瀛的滅國之戰需要,高句麗王還不會造那么多的巨艋。按照原計劃,高句麗王需要建造兩百四十艘巨艋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而東瀛戰亂了四百年,各大名之間征伐不休,給他們高句麗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所以,當濟州島的戰報送來的時候,高句麗人都傻眼了。 他們以為下面的人在謊報軍情!要知道,之前侵犯高句麗的倭寇,大多都是幾十人,極少有超過一百的!可是這一次,戰報上居然說,來犯的倭寇竟然超過了一千! 高句麗王庭如何會相信? 實際上,濟州島方面送來的戰報還是保守的,因為這一次,高句麗直面的并不是一千,而是整整五千!這還是頭一批! 五千倭寇,揮舞著唐刀,宛如蝗蟲一樣,沖上了高句麗的國土,所經之處,尸骸遍地。 武|士|道|精神可不是憑空出現的,在院政時代的末期伴隨著源家出現在東瀛的政治舞臺之上,武士勢力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粉墨登場,而四百年時間,足夠衍生出一種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武|士|道精神。 如果說靠近嶺南的倭寇很多都是大晉沿海因為禁海政策而過不下去的漁民的話,那么,會侵犯高句麗的倭寇那大多數就是東瀛的浪人,有的,根本就是東瀛沿海的領主帶頭。 當然,這個時期東瀛沿海的領主,用柯承業的說法,那就是一個個沿海村落的村長而已。因為生活困苦,所以這些村長不得不以劫掠為生,有實力的會南下,去琉球和大晉沿海發展,而沒有實力又靠近高句麗沿海的,就只能在高句麗跟東瀛之間晃蕩。 這些領主,或者說,村長,大多都是以村落為單位的,極少統一行動。 可是一支神秘的,穿著黑色飛魚服的隊伍忽然把東瀛靠近高句麗的沿海的三四十個村子整編起來,然后出擊高句麗,沿途所過之處,秉承倭寇劫掠的特點,采取了三光政策:殺光、搶光、燒光。 也因為這個政策,使得未能及時送到高句麗王庭,等高句麗王庭反應過來的時候,倭寇那邊已經不是五千人了,而是兩萬五千人。 高句麗王庭倉皇北逃,而在他們的身后,高句麗遍地尸骸。 高句麗的求助信在這樣的背景下送達大晉的天京城。 第290章 高句麗的求助信送達天京的時候, 整個大晉朝堂都轟動了。按照常理, 金鑾殿上的大朝要初一十五的時候才會召開, 可是藩屬國的求助都送到了天京了,就是為了不寒了藩屬國的心, 朝廷還是在得到了消息的第三天就召開了大朝會。 而高句麗使節團, 也破例與會, 其中宣讀高句麗的求助國書的,便是高句麗王世子李霂,而他的兩個弟弟李露李霜兩個也跪在他的身后,其中李露還穿著代表著國子監學生的這一身份的藍色圓領袍。 老實說,看著皇后跟皇帝一起出場并且跟皇帝并肩坐在上頭的龍椅之上的時候, 高確和李霂兩個就瞪大了眼睛。 雖然他們早就知道了??墒侵栏H眼所見那是兩回事。如果不是牢記著今天的任務, 他們都要當殿彈劾了。 賈琰可不管這些高句麗使節是什么想法,或者說,就是知道了,她也不在乎。 耳邊聽著高句麗的求助信, 可這心里卻不知道為什么,浮現出了上輩子的棒子國的人對大明朝的侮辱。在另一個時空, 大明朝也曾經應棒子國所請,出兵援助這些家伙?可是結果呢?想想后世那些棒子國的影視劇里面對大明王朝的各種黑, 賈琰就有一種把這些家伙都丟出去的沖動。 要想讓這些家伙真正記得中原的好, 那就必須讓徹底征服這個國家,并且把這個國家并入大晉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