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2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宿主腦子有坑、快穿我揣著一個懷孕梗、冤家路窄喜相逢、你好,傅先生、塵離、[HP德哈]忘記與否、游戲大作戰、少年博弈、孕夫回農家、長公主的舊情郎
會有什么話。我竺明誠,是萬歲的臣子,萬歲的決定,我都支持?!?/br> 說著,竺明誠站了起來,對著簾子后面的竺貴人深深一揖,然后,轉身,準備走人。 “二哥!” 竺明輝慌了,他奮力撲過去,抱住了竺明誠的腿,道:“二哥,你不能走??!” 因為當年救駕沒了一條胳膊,因此他要抱住竺明誠的腿十分困難,整個人都不得不趴在地上,看上去異常狼狽。 竺明誠想抽回自己的腿,結果竺明輝格外用力,不用巧勁根本就掙不脫。 看著為了家族犧牲了一條胳膊也失去了前程的弟弟如此狼狽地趴在他的腳邊,竺明誠終究是心軟了: “三弟。我知道,你比任何人都希望我們竺家能夠更上一層樓。但是,三弟,當今萬歲是明君。大晉朝也不是秦漢時期,會任由外戚專權。三弟,你的委屈,二哥知道。但是,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做,也做不到?!盄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竺明誠很清楚,如果只有當今皇帝,那么,他們還有那么一絲希望。問題是,當今皇帝的頭上還壓著一座大山!就是當今皇帝,他也需要早早的定下賈琰,利用賈琰背后的民心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樣的君王,只要上頭的太上皇還在,他就不會犯糊涂。 所以,只要當今皇后還能生,他們竺家就只能安分地呆著,不然,就是多做多錯。 竺明輝希望竺家能夠把血脈徹底融入皇家,成就竺家的百世繁華,這種想法對于竺家來說,本意是好的??墒窃隗妹髡\看來,漢代距離現在太遠了,漢代的外戚的路子放到大晉朝根本就不適用!對于現在的竺家來說,最好的也最穩當的路子,就是學賈家,先把根基打好,然后把家族的小輩們培養出來,再來謀求十世繁華,更多的,就不是他們能夠做到的了。 而他,最多也只能保證竺家從他開始的三代富貴而已。 聽到竺明誠的話,竺貴人在簾子后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如果過去她曾經有過成為帝王之母的想法的話,那么現在,她已經明白,就是當今皇帝曾經有過那個心思,可是局勢也會逼得當今皇帝做出選擇。 不是她不夠好,也不是她把兒子養得太蠢。而是局勢從來就沒有允許過她的兒子有機會登上那把椅子。 所以,與其抱著不必要的希望,還不如快刀斬亂麻。 “三哥,二哥說的,也是我的意思。竺家有幸,讓我為皇家生了一位皇子??上?,竺家無命也無運,讓我的孩子更進一步。二哥,三哥,曾經,皇后娘娘對萬歲說過,如果她的孩子將來不能繼承大統,就讓她的孩子遠放海外為藩王。這一點,我不如皇后,我舍不得孩子走那么遠,終此余生都見不到自己的孩子的第二面。我唯一能夠希望的,就是我的孩子,這一輩子都能夠平安順遂。二哥,三哥,拜托你們了?!?/br> 簾子后面,竺貴人長拜在地。 這是她進宮之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對家人行此大禮。 作者有話要說: 別看宮里的刑法好像很多。其實大多數時候,很多刑法是不會上人身的,基本上,要處罰一個人,罰站就差不多了。 除非是你觸犯到了底線,否則,是不會用那種特別殘忍的刑法的。 有人說我對賈元春太過殘忍,我只能說,賈元春犯下的,是算計皇家血脈的大罪,一般情況下,犯下這樣的罪行,都足夠滿門抄斬了?;实蹧]有問罪整個賈家,只誅首惡,只懲罰想借著算計皇家血脈踏著皇家子嗣的明往上爬的賈元春,在那個時代,已經是很寬容的做法了。 這也是我說過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游戲規則,在那個沒有人權的時代,那個君權大過天的時代,敢算計皇家血脈,…… 第213章 竺貴人的這一跪, 果斷打消了竺明輝內心深處不該有的想法, 加上宮里其他的妃子基本上都是透明人, 這背后之人也消停了下來。 至少,在表面上不見動靜。 對于深宮里面的女人們來說, 她們名為皇妃, 可實際上, 不過是養在籠子里面的金絲雀。如果有人不讓她們跟外面有接觸,她們就會跟被人捂住了耳朵遮擋了視線一樣,聽不到什么東西也看不到什么東西。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竺貴人就明顯地感覺到,有人切斷了后宮跟外面的聯系, 有幾次, 她想見自己的兒子,都被人攔了去,更別說是再見自己的哥哥嫂子了。 就是竺明誠跟康王家的縣主定親,她也沒能派遣出使者給哥哥送去賀禮——她準備了賀禮, 不過,最后去竺家送禮道賀的人, 不是她弘徽殿的人,不,應該說,她的心腹戴權去了竺家, 但是戴權不是一個人去的,戴權是在皇帝的人的監視下去的竺家。 竺貴人就知道, 外面一定發生了什么,要不然,皇帝是不會這么做的。 而竺貴人能夠猜到的,就是有人對皇后和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問題是,作為妃嬪,她能夠得到的消息太少了。而且多年來她沒有經營出什么人脈來,因此到了這種時候,她連獲得消息的渠道都沒有。 賈琰就是在這個時候生產的,在她肚子里的孩子七個月零二是二天的時候。 對于雙胞胎來說,這個時間也不算太早,而太醫院和御醫早就做好了周全的準備。 破天荒,宣德殿自被開辟為皇后和儲妃的產房以來,頭一次迎來了這么多的巨頭,太上皇、太上皇后,還有皇帝。 哪怕已經人到中年,哪怕這不是他頭一個孩子,甚至連嫡長子都不是——當年孟皇后夭折掉的那個孩子才是他的原配嫡長子,當年還是皇子的皇帝也曾經愛如珍寶,但是,這孩子堪堪活到五歲就沒了——可是對于皇帝來說,賈琰這肚子里的這個孩子,如果是男孩兒的話,就是他登基以后的皇嫡子。 這對于他的江山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說當初賈琰生博陵公主七斤的時候,皇帝是抱著“只要皇后會生,他們總會有嫡皇子”這樣的想法的話,那么現在,皇帝的想法則是:“朕需要一個皇子,一個皇后所出的嫡皇子?!?/br> 這樣的想法,清清楚楚地寫在皇帝的臉上。 哪怕皇帝已經不是當年的老義忠親王的跟班,也早就學會了喜怒不形于色,可對于熟悉他的人來說,他的行事實在是太好猜了,就是他的臉上沒有什么表示,別人也能夠猜到他的想法。 同樣坐在上位的太上皇后看看身側坐著的太上皇,再看看站在那里不住地往產房內張望的皇帝,忍不住在衣袖里面捏緊了拳頭。 比起太上皇,太上皇后大約是在場的人里頭,唯一一個跟皇帝一樣,希望皇后能夠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