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宿主腦子有坑、快穿我揣著一個懷孕梗、冤家路窄喜相逢、你好,傅先生、塵離、[HP德哈]忘記與否、游戲大作戰、少年博弈、孕夫回農家、長公主的舊情郎
了? 如果不是上面賈赦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他都想歡呼一下了。 事實上,他自己也跟一只鵪鶉差不多。 跟他這樣的斗升小民,在今天之前,哪里想過能夠有面圣的機會? 那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好嗎? 賈蕓曾經想過,他能夠在三十歲之前對著皇帝的身影遠遠地給皇帝磕個頭,那都已經是借了二姑姑的光、是他早逝的爹的庇佑了。 因此,直到顧之章問了他第二次,賈蕓才反應過來,連忙道:“回萬歲的話,草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進了大老爺的眼了,不但讓太太給了我們一千兩銀子不說,還提起朝廷缺糧。二,二姑姑還轉告了大老爺的話,說,如今天下缺糧,紅薯高產,可種植的人少。草民就心里存了一點妄想,用這銀子雇人開荒。草民承認,草民利用了國法中鼓勵開荒的部分。不過,草民的確種植了一萬兩千畝的紅薯……” 皇帝嚇了一跳:“一萬兩千畝?” 賈蕓也被皇帝嚇了一跳,他小心翼翼地道:“回萬歲,是,是的?!?/br> 說著,就彎下腰去摸自己的靴子。 “放肆!” “萬歲小心!” 邊上帶刀內侍立刻就跳起來,把他按在了地上。還有兩個已經搶過去脫下了他的靴子。 至于那些宰相們,早就把皇帝擋在了身后。 皇帝奇道:“里面有什么?” 賈蕓幾乎是貼在地上,只能費力地抬起頭,他的聲音都變了:“是,是賬本!開荒的賬本,賒欠黃米的賬本,還有最后種植的紅薯的數量?!?/br> 皇帝一聽,立刻伸手。 帶刀內侍統領立刻雙手把賬本舉過頭頂,呈到皇帝面前。 權昌接過賬本,這才奉于皇帝。 皇帝接過來,迅速翻看起來。 賈蕓的字不算好,但是賬目卻清楚明白,皇帝又是干過實務的,自然知道這里頭寫的是什么。 只見皇帝越看越開心,連聲贊道:“好好好!” 一萬兩千畝紅薯,那起碼就是一千多萬斤,糧食儲備有了! 皇帝把賬本一合,朗聲道:“賈蕓聽封?!?/br> 內侍們立刻松開了賈蕓。 賈蕓乖乖跪好。 “封,賈蕓為綏遠縣主簿,管軍屯,來年春往大同效力?!?/br> 縣主簿,這可是正八品的官職,就比縣令矮一級。 就是那些十年寒窗的同進士都未必在三年內弄到這么一個職位。 更重要的是,賈蕓之前是白身,要不然,皇帝有可能封得更高。 賈蕓傻傻地給皇帝磕了頭。 等他磕了頭,他才明白過來:好像,我做官啦? 皇帝封了賈蕓之后,又晉賈琰為三等郡君,還賜下彩緞十匹、明珠二十粒。 賈琰連忙推辭,說這是賈赦的功勞,她不敢要。 皇帝淡淡地道:“如果是你父親,那么就不會是只有這么一點?!?/br> 第62章 皇帝來得突然, 走得也迅速。來的時候悄無聲息,可走的時候卻是全部鑾輿走的。 只是他這一走, 留下了一堆略帶茫然的人。 女眷們先不說,先說賈政,他肯定是榮國府里最郁悶的人了。 皇帝來了, 他雖然跟賈赦趕著一起接駕了,可是皇帝根本就沒有理會他,至始至終都只跟賈赦說話, 甚至于他就是要近前伺候,也被金魚衛給攔住了。 再后來, 右丞相梁爾明梁相國略帶遺憾地提起紅薯推行不好, 以及戶部尚書顧之章大人懷疑紅薯的產量的時候, 賈赦立馬表明他女兒在拙園也種了十來畝的紅薯,還說漏了嘴,說他女兒用不到 畝的土地種了十多畝的紅薯之余還養了幾百只雞, 引起了皇帝的興趣, 這才有了皇帝去賈母的榮慶堂拎走了賈琰一事。 至始至終, 皇帝的注意力都在賈赦賈琰父女身上,根本就沒有一個多余的眼神給他。 更重要的是, 到了拙園的時候, 因為拙園落腳的地方不多,他被擠到了后頭, 再到后來, 帶刀內侍們開始開挖紅薯、稱量紅薯的時候, 干脆嫌他礙手礙腳,把他攆出了拙園! 也就是說,到最后,賈政甚至連在皇帝面前露露臉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跟著賈母等女眷遠遠地給皇帝磕頭、跪送皇帝回宮。 這讓多年來一直非常自傲又講究面子,認為自己處處比賈赦強的賈政如何受得了?! 有那么一刻,他都在怨恨為什么賈琰不是他的閨女了。 對比之下,他的族孫賈蕓就是這次收獲最大的了。 別的不說,就說那正八品的縣主簿,也夠他樂呵好久了。 賈蕓今年才十六歲! 人家進士及第,補缺的時候都有可能為一個縣令的位置打破頭呢!畢竟本朝開國已近百年,每三年一次的進士科大比,還有恩科,這都是進士科,還不算明算科明經科以及恩蔭的、捐官的。 現在可不比剛開國的那會兒,剛開國的那會兒,三鼎甲妥妥的就是皇帝身邊的得力助手,可如今,就是狀元,如果不夠出彩或者是在翰林院的三年得罪了人的,都有可能被丟到地方上做縣令。 縣令、縣丞、縣主簿,是地方上的三巨頭,縣令統籌,縣丞主管戶籍,縣主簿主管錢糧。當然,刑名和轄區里面的科考之類的,也都歸縣令管。 雖然在品級上,縣主簿和縣丞比縣令都要矮一級,但是,對于之前沒有任何功名的賈蕓來說,這個正八品的縣令已經很了不得了! 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親口任命的,就是外頭有什么事兒,人家縣令和縣丞斗得你死我活,他也能夠安安生生地做自己的事兒、給自己攢功績! 在這個時代,別說十六歲的舉人都金貴非常,更別說更稀罕的十六歲的進士,就是十六歲的秀才都是民間了不得的人物。 寧榮二府在賈政和賈珍的統領下是不怎么把讀書人當一回事情,可是這不等于賈蕓就是個沒見識的了,也不等于賈氏一族的其他人就不知道這正八品的官職意味著什么! 至少,賈蕓自己都知道,他才十六歲,現在做了縣主簿,然后累積功績,就是以九年升一級慢慢爬,他都能夠爬到戶部郎中的位置上! 也就是說,等著他的,就是一片平坦的莊康大道。 因為太過高興,賈蕓的臉上就只剩下了傻笑了。 哪怕他的衣服上,還有下巴上全是泥土,他都樂呵呵的。 他實在是太高興了。 趕過來給皇帝磕頭送行的,可不是榮國府里的女眷,還包括了寧國府的賈珍,而賈珍的兒子賈蓉,還有其他的賈氏一族的族人們,更是只有遠遠地給皇帝磕頭的份兒。 他們有的人甚至連皇帝的衣角都看不到,但是這不等于他們一點消息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