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宿主腦子有坑、快穿我揣著一個懷孕梗、冤家路窄喜相逢、你好,傅先生、塵離、[HP德哈]忘記與否、游戲大作戰、少年博弈、孕夫回農家、長公主的舊情郎
三歲的時候,我父親吐槽我,“你看紅樓夢就看一個故事情節罷了”。 是的,這個時候的我還是太小了,基本上書上說什么我就信什么。比方說,書上說賈母是個仁慈的老太太,非常疼愛林黛玉,也非常疼愛下面的孫子孫女。那個時候,我真是這么相信的,也相信賈寶玉是真心愛護那些女孩子的。 拜發達的網絡所賜,方便了天涯海角的紅樓迷們交流,所以經過深扒和交流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賈母名義上疼愛林黛玉,實際上算計林黛玉最深的人卻是她;賈母說是疼愛孫女們,實際上三春在賈母跟前連貓貓狗狗都不如;賈寶玉說是愛護那些女孩子,實際上真正害慘了那些女孩子們的人還是他。 沒錯,當初十二三歲的我的確曾經信過原著里對那些每一個人的描寫和評價。 實際上,那個時候我雖然知道紅樓夢是“甄士隱”、“賈雨村”也就是真事隱、假語襯,但是具體如何隱藏真事,又是如何用假話來暗示,那個時候的我是不明白的。 不僅僅是因為閱歷和人生經驗,還因為邏輯思考能力的不足和手頭的資料的局限性。 這個階段,我把它稱之為近看,看的是什么?不過是紅樓夢的那身華麗的外衣,華美的辭藻,看原著里女孩子們作詩,覺得她們好厲害等等。 當然,這個階段也是真正開始紅樓夢的階段。我說的是,不是精讀,更不是研究。 第三個階段才是開始精讀紅樓夢。 其實第三個階段和第四個階段非常接近,因為從第三個階段開始,就已經開始分析紅樓夢人物背后的那些背景、律法、社會風俗、人文輿論等等等等相關內容了。不同的是,第三個階段十分看重人物,認為人物才是中心,而第四個階段則認為人物在原著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背景,原著里的那些人物是為那些背景、律法、社會風俗、人物輿論服務的,人物不過這是背景的傀儡。 相信我這樣說,很多書友都要迷糊了。 簡單的說,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的區別,就好像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第三階段認為人物才是最重要的,背景、律法、社會風俗、人文輿論,都是通過人物來展現的,主人公的性格能夠改變命運。 而第四階段則人物,里面的人物是他或者她所處的社會傀儡,人物的悲劇性命運有其必然性,人物的出生背景、人生經歷注定了這個人物的性格,而性格一旦確定,那么人物的命運就已經注定,無法更改。 相信喜歡文學、喜歡看名著的書友們應該明白了,這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就是網絡文學跟嚴肅文學最根本的區別。 雖然說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都注重紅樓夢的社會背景、等級架構、人文輿論,但是第三階段依舊停留在網絡文學或者是通俗文學的基礎上,而第四階段才是開始用嚴肅文學的眼光去讀紅樓夢。 所以說,第三階段只能稱之為精讀,而第四階段開始才是研究。 我現在處在的階段,就是第四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堅信,人物是其背后的人生經歷、出身、社會環境的傀儡,這也直接反應在了我的里面,我現在寫的、同人,全部都是背景宏大但是人物塑造刻板、僵硬,非常平面化。 我相信,紅樓夢精讀肯定會有第五個階段,這個階段肯定是人物和所在的社會背景、人文環境、律法輿論的有|機|結|合,甚至是完|美|結|合。 但是,對于我來說,我還停留在第四個階段,只是感知到第五個階段,而沒有進入這個階段。而且這每一個階段都是不能跨越的。我也相信,當我進入第五階段的時候,我的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是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達到那一步,我并不清楚。因為對文學、對紅樓夢的領悟需要時間的打磨,也需要契機。 當然,我不確定是否有第六個、第七個階段。因為我還沒有到那個水平。 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的距離非常近,就好像網絡上賣的麻花手鐲一樣,看似是一體的,都是盯著背后的社會風俗、人文環境、輿論律法的,因此十分難以區分,只有真正達到這個階段的人才會明白這兩者的區別是多么的涇渭分明。 第三階段的人看到的紅樓夢的背景,那些社會風俗、人文環境、律法輿論,都是通過人物來展現的,因此,在分析紅樓夢之后,就會采用不同時代的律法和輿論作為參照,這個時候,發現的是一座巨大的社會風俗、人文環境和律法輿論的巨大迷宮,迷宮里面,不同時代的律法、不同時代的人文風俗都混雜一起,因為紅樓夢本來就是一部架空,使得這座迷宮越發撲朔迷離。 而到了第四階段,這座迷宮已經基本成型,看得清主從也有了一個系統的、完整的脈絡。 這就是紅樓迷在紅樓時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沒有這個階段的累積,不可能進入第四階段。 雖然我在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已經停留了至少十年,可我依舊不敢說,自己讀懂了紅樓夢,我只能說,我領悟了林黛玉這個人物的六成悲劇、賈迎春這個人物的八成悲劇,其他的人物,我能夠領悟三到五成已經很了不起了。 當然,我不會在某部紅樓同人下面說黑不黑的,因為紅樓夢就是這樣,故事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來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就以本文來說,事實上,賈赦的確貪財好色又冷酷,不把平民石呆子的性命當人看。如果換了別人在背地里罵賈赦絕對沒有問題。 但是本文中的女主也好,賈璉也好,賈璉的妻妾也罷,都必須站在賈赦的角度,為賈赦說好話、為賈赦遮掩、為賈赦經營出一個良好的對外形象。 這就是古代的孝道。 在禮記里面,也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父母犯了錯,兒女要跪著上諫言好生勸諫,但是,絕對不能在背后說父母的壞話。不然,就是不孝,父母可以上告兒女不孝,被人告發也是要背上不孝的罪名的。 跟原著里那樣,賈赦訓斥兒子賈璉辦事不利,以賈璉的圓滑,他會找不到話勸諫?為什么要直接頂撞賈赦?還有平兒,賈璉都不能在背后說賈赦的壞話了,她一個通房丫頭,還是賈璉的通房丫頭就有資格說賈赦的壞話嗎?以平兒之能,她真的沒有辦法遮掩過去嗎?如果她對薛寶釵說“姑娘快不要問了,這不是我們這種人能說的?!毖氣O還能追問她不成? 但是她不但沒有這么說,反而一通抱怨,這就是她的錯! 而且還是會連累賈璉,讓賈璉背負上不孝罪名甚至很有可能因此被流放三千里的錯! 這種事情如果被人告發,賈赦會背負上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