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宿主腦子有坑、快穿我揣著一個懷孕梗、冤家路窄喜相逢、你好,傅先生、塵離、[HP德哈]忘記與否、游戲大作戰、少年博弈、孕夫回農家、長公主的舊情郎
就能熱鬧上好久好久,更別說除了兒女嫁娶賈家已經很久沒有收到類似的好消息了。既然賈琰承蒙恩寵成了京里少有的臣子之家出身的縣君,賈家當然要慎重地表示一下。 這年頭,還有什么比讓賈琰進祠堂、為賈家列祖列宗捧香更慎重的表達方式? 就是賈政王夫人(尤其是后者)都覺得著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賈赦絕對會磨著賈敬點頭,更別說紅薯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寶貝,而且還符合賈敬這個前科進士的三觀。 再者,既然連皇家都開口給了皇莊,賈家也不好繼續將這位縣君娘娘跟兩府里的還是白身的姑娘小爺一樣看待隨便用些小兔子小鴨子就給打發了吧?所以連在郊外道觀里面跟道士們胡鬧的賈敬不但提前回來了——每年他都會在道觀里面呆到要小年祭祖的前一天,今年卻是提早了十來天回來了。不止回來了,還親自定下了賈琰的年例——上上份兒,整整三百兩銀子。 因為賈敏的喪期還沒有過,所以今年賈家的幾個有品級有鳳冠霞帔的男主子女主子們倒是不用進宮去磕頭、領宮宴——宮里也忌諱這個,因此只要事先報備一下就行。不過跟賈家這樣,死的是出嫁多年的姑太太,也不需要整個喪期都避諱,只要避諱頭一百天就夠了,出了百日,就是注意一下衣服首飾外加不能喝酒。至于跟進宮這種事情,出了百日就不用避諱了。今年的小年正好在賈敏的百日之內,所以需要避忌一下,到了正月里,賈家有品級的人就可以去宮里領宮宴了?!恍枰凑账麄冑Z家的規矩去祠堂里面見過賈家的列祖列宗、給列祖列宗們上供奉。 這也是賈琰頭一次真正邁過祠堂的那條門檻,跟著她的父親、她的哥哥、她的弟弟一起拜見賈家的列祖列宗。 那種感覺不是當事人是無法體會的。賈琰穿過來已經好幾年,過去的幾年里,她不是沒有參加過賈家的祭祖,只不過那個時候她都是在外面跪著根本就沒有進那道門的資格也從來沒有邁過那道門檻。之前是不覺得,可這次邁過這條門檻之后,就是賈琰這樣天生在某些方面少根筋的人也在心里生出幾分唏噓、幾分驕傲來。 也難怪國人注重祭祖,這里頭的虔誠、莊重、肅穆,非當事人不得領略一二。以前賈琰視祭祖為隨波逐流之舉,如今真正走進祠堂才知道,這里才是一個家族的核心。 給祖宗們磕了頭之后,賈母也不過是在寧國府的正堂里面略略坐了坐,跟幾個老妯娌說了幾句話就回來了——賈母一慣不喜歡賈敬,就跟她壓著賈赦不讓賈赦出頭一樣,作為寧國府的家主,賈敬雖然沒有被清算,可是他跟老義忠親王的關系絕對不淺,因此不得不在老義忠親王完蛋之后選擇避入道觀。作為賈家如今身份最高的女眷,賈母也一如往日地表現出她對賈敬的不滿,具體表現就是:只要賈敬在寧國府的時候,賈母絕對不會多留。至于年例這些東西,別人是要來寧國府領的,至于榮國府這邊,因為賈母的輩分高、誥命高,因此榮國府的年例都是由尤氏婆媳送到榮國府這邊來的。 今年也不例外。 祭祖結束之后,賈敬就回去養神了,將分派年例的人物交給了兒子兒媳婦,然后賈蓉替父親打下手,秦可卿自然是給婆婆打下手,跟在婆婆身后為榮國府送年例。 那會兒大家剛從寧國府那邊回來沒多久,坐在賈母的榮慶堂里面說話,看見尤氏和秦可卿拿年例過來,王夫人就問了一句:“二丫頭也有?什么例?” 尤氏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我們老爺說的,上上份兒?!?/br> 王夫人一聽,忍不住道:“二丫頭這年例一拿,都比寶玉多了?!闭f這話的時候,兩只眼睛還不忘瞄了一眼李紈。 原著里,李紈為了起詩社一事,帶著大觀園里的女孩子們來鬧王熙鳳、要王熙鳳出錢的時候,王熙鳳為李紈算過一筆賬,說李紈每年收入四五百兩銀子,當然這里面包括了年例和月例兩大塊。原著里王熙鳳還強調過,是因為李紈帶著賈蘭不容易,賈母特意開口才給她這個例。 問題是現在賈敬才是賈氏一族的族長。雖然小輩們不是很清楚,但是賈敬跟賈母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好。賈母覺得賈敬也是老義忠親王舊人,就應該把族長的位置騰出來,可對于賈敬來說,就憑賈母的那點見識和賈政的愚蠢無能,他真要把族長的位置讓出來,不用了幾年賈家的玩完了,他也沒這個臉面在百年之后去見賈家的列祖列宗。 也正是因為這背地里的賈氏一族族長之爭,賈母跟賈敬之間的關系是越來越僵。原著里大觀園時期,賈元春成了皇妃,榮國府勢力大漲,很多時候寧國府都不得不跟著榮國府行事,尤其是賈敬死后,寧國府越發不像樣,幾乎成了榮國府和賈母的跟屁蟲、應聲狗??墒乾F在,寧國府依舊是賈家的宗族嫡支,賈敬說話依舊比賈母有用。 賈母曾經為李紈的年例一事開過口,但是被賈敬駁回了。賈敬的理由是:賈家的孤兒寡母多了去了,也不獨李紈一個寡婦,憑什么李紈有公公婆婆、有太婆婆照應著,不愁吃不愁穿的,還要拿上上份兒的年例?賈珠又不是官員! 所以說,現在的李紈拿著的是原本賈家給她這種身份的女眷應得的年例,不多也不少,而不是原著里大觀園時期的上上份兒。對比之下,因為賈琰現在是縣君,所以她反而拿了上上份兒的年例——一年三百兩銀子。 李紈青年喪夫,又遇到王夫人這樣厲害的婆婆,可不是只能多多地攢些銀子以備不時之需了嗎?畢竟不是誰都是王夫人王熙鳳,能夠拿著榮國府的招牌放高利貸的掙著人命銀子的。 身為國子監祭酒的女兒,李紈也比賈家的其他人更清楚,讀書、走科舉是一件多么花錢的行當??墒撬磕甑哪昀齾s只有一百二十兩,還不夠賈母一頓飯的錢,更是不到賈璉王熙鳳半個月的開銷。李紈心里會痛快才怪。就是賈母開口把李紈的月例提上來,可這也是走榮國府的公帳,李紈拿到的也非常有限——她們母子一個月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兩銀子,可李紈偏偏是個寡婦,跟賈家這樣,每個季度都會給家里的女眷打首飾,可別人能拿金的,李紈就只能拿銀的,別人能夠用十分華麗又碩大的寶石,李紈就要注意形象,不能那么張揚,讓人覺得她不安分。 這里面的差距就大了。 李紈心中早就積了許多不滿,如今賈琰也后來居上,得了這一年三百兩的上上份兒的年例,她的臉上難免帶了些出來。 不過,就是臉上帶了些出來,李紈依舊什么表示都沒有。她好像完全不知道王夫人想要她做這個出頭的椽子。 偏生這個時候的賈寶玉的年紀也不大,又被賈母王夫人寵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