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些懷念,眸光隱帶慈愛,她輕聲嘆道:“也該嫁人生子了?!?/br> 鄭玉薇聞言回神,她微微一笑,安慰李嬤嬤道:“嬤嬤不是會一直陪著我么?” 無論如何,她的境況都不可能比原文差,這樣就很好了,不是嗎? “嗯,”李嬤嬤一想,果然如此,于是她點頭,很贊同地說:“姑娘說的很是?!?/br> 時候不早了,兩人遂不再多說,丫鬟打起門簾,良辰美景攙扶著鄭玉薇,一行人出了門往榮華堂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來辣~~~ 感謝各位親親的大力支持撒! 么么噠一個! 還要感謝: 讀者“憂郁的廢物啊啊”扔了1個地雷 以及給文文灌溉營養液的親親們 再來一個么么噠! 第31章 邊緣鑲嵌了一圈海棠花螺鈿的束腰小圓桌上, 放有兩只捆得嚴嚴實實的肥碩大雁。 這對肥雁精神十足,渾身帶勁, 鄭玉薇伸出指頭戳了戳其中一只,那肥雁特別有性格地揚了揚脖子,瞪了她一眼。 鄭玉薇撇了撇嘴,它丫的肥雁,都被綁成這個樣子了, 還神氣個啥啊。 “娘, 現在不是都用漆雕了嗎?”話說現在是大冬天,秦家是怎么捉到大雁的。 鄭玉薇接過良辰遞上的濕帕子, 擦了擦手, 然后好奇地仰頭問母親。 今年,她也有過幾個小姐妹出嫁了,聽她們說都是用漆雕的,時下納征用活雁的人家已是極少數了。 楊氏今天很是忙碌,好不容易能歇口氣, 她坐到鄭玉薇身旁的青花瓷片面小圓凳上,接過丫鬟奉上的茶盞,掀開碗蓋呷了兩口,方抬頭跟女兒說話。 “你這孩子,”楊氏放下茶盞, 牽過女兒的小手拍了拍,嗔道:“這是姑爺重視你,聽你爹說, 這對雁,是姑爺在剛入秋的時候,親自到郊外捉回來,一直放在暖房小心養著,就等著今日過大禮用?!?/br> 楊氏說話間滿面笑容,眸中掩不住的歡喜,時下大家都用漆雕,愿意遵從古禮用活雁的人家不多了,更被說現在已是大雪紛飛的隆冬季節,要伺候好這對雁可不容易。 女婿實在是誠意十足。 得知夫君做主許配了女兒終身后,因親自上場選了一輪女婿,又有了前頭的秦二做對比,再加上那個終身不二色的承諾,楊氏確實對秦立遠很滿意,但這也并不代表她挑剔不出對方的毛病來。 秦立遠太年長,足足比她女兒大了八歲,且自家薇兒剛與他弟弟議完婚,誰料回頭又來了一個兄長,這點點瑕疵對比于其他好處雖不顯眼,但楊氏作為一個母親,卻始終擱在心底。 但秦立遠這大半年來的的行動,卻打消了楊氏心底隱藏著的所有不滿。 不談別的,單單說秦立遠每逢節慶奉上的節禮,便能窺得一二,楊氏掌家十數載,深諳此道,她一看,便能知道禮物是否經過精心準備。 楊氏心中疙瘩早已全去,今日一看這對養得極好的肥雁,她便立即心情舒暢。 屋里都是楊氏與女兒的心腹,因此她說話很直白,笑語晏晏地打趣愛女。 一時,屋里的人都帶上笑意。 “娘,我不要跟你說話了?!编嵱褶甭勓杂行┬呔?,她抽回手,摟住楊氏的胳膊,把臉埋在母親的肩窩處。 大概是屋子下的地龍燒得太熱了吧,鄭玉薇覺得此刻臉頰耳根位置有些發燙,母親的手在溫柔撫摸著自己的鬢發,而她卻無端想起了那雙深邃黑眸。 那黑眸專注地凝視著自己,目光幽深似海,但又柔若春風,緩和而綿長,密密地將她纏繞其間。 鄭玉薇理智上雖一直告訴自己,對方這般男人,是不可能僅憑一個照面,便喜歡上她的,但每每想起他的眼神,她又開始不確定起來。 只因他并沒刻意掩飾,讓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情意。 不能再想了。 鄭玉薇用手捂了一把臉,萬一是自己自作多情怎么辦。 “娘”,鄭玉薇抬眼,剛好看見母親正微笑看著自己,她更覺羞赧,于是輕咬了咬粉唇,嗔道:“娘,我,我要回去了?!?/br> 于是,鄭玉薇小臉微紅,立即站了起身,披上斗篷便火速離開榮華堂,回自己的碧瀾院去了。 楊氏眉眼含笑,也沒說話,只抬眼看著自己的愛女微帶羞意,被丫鬟婆子簇擁著離開了正房。 她失笑搖頭,女兒真真是孩子氣。 不過,在楊氏眼里,愛女怎般動作都是好了。她目送鄭玉薇離開后,隨后側頭望了一眼桌上對雁,忽又覺很不舍,她十月懷胎,慈心撫育十五年的女兒,很快就要嫁為人婦了。 嫁進夫家后,哪怕夫家再和善,女兒最多亦不過一年回能幾次娘家罷了。 想到此處,楊氏的心忽有些疼,臉上的笑意也緩了下來。 “夫人,小姐出嫁后,很快就能給您生個白胖外孫子?!秉S嬤嬤一看楊氏神情,便知道主子心中所想,她連忙出言安慰道:“屆時,夫人就是外祖母了,咱大姑娘要領著哥兒回來看夫人呢?!?/br> “我薇兒年紀不大,不著急呢?!睏钍瞎恢匦職g喜,立即接話道,但高興了片刻后,她又想起另一事,凝眉道:“不過,姑爺年紀倒不小了,我薇兒早些懷上也是好的?!?/br> 黃嬤嬤連忙附和,接著,她三言兩語便把話題引到調養身體方面去了,楊氏聽罷,也顧不上傷感,開始興致勃勃地討論起哪些方子適合給女兒用。 正往自己院子而去的鄭玉薇并不知道,自家母親已經想得這么長遠,不然,她非得口瞪目呆不可。 她才十五啊。 之后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了。 納征禮已成,秦立遠立即備禮,使家人帶上早已看定的婚期,上門請求鄭家同意。 兩家人誠心結親,請期自然順利過了。 接下來,只等到了兩家議定的吉日,秦立遠上門親迎,鄭玉薇便正式嫁入秦家,成為他的妻子。 秦家下聘后一個月,便是親迎的日子。 婚禮前一天,鄭家送嫁妝至宣平侯府,當日吉時到,安國公府三間鑲嵌鎏金門釘的朱漆府門齊齊大開,衣衫簇新身材健壯的青壯家人們,抬著一抬抬嫁妝魚貫而出。 嫁妝箱子統一用香樟木刷上朱漆,其上扎大紅彩綢,每一抬嫁妝都沉甸甸的,把厚實的紅漆實木扁擔給壓著沉沉下墜。 大戶貴女出生后,嫁妝便開始攢了起來,一應物事,自然應有盡有。 安國公府已繁榮二百年,財力充足異常,鄭明成楊氏膝下唯有一女,他們夫妻心疼女兒,嫁妝只會嫌少不會嫌多,且又有韓老太君拿出壓箱底珍品給大孫女添妝,于是,鄭玉薇的嫁妝到了后來,原定的整整一百二十八抬已經裝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