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0
書迷正在閱讀:收小弟的一千種方法(穿越)+番外、時尚圈還有直的嗎、人鬼同途 上、蘇公子與起點男(穿越 包子)上、蘇公子與起點男(穿越 包子)下、想你(東京遇見)上、隔壁家的那點事兒 下、重生之不請自來 上、重生之不請自來 下+番外、心計攻略
離也能獨當一面。 北涼想要吞并大周,打的大周俯首稱臣的野心不可能會實現。 再打下去,只會勞民傷財,甚至有可能丟掉城池。 主動挑起戰亂,最后投降求和,那太丟人了。 不如趁著現在局勢還沒有到那一步,趕緊收手,有厲郡王的胞弟擋在前面,也能堵住滿朝文武的悠悠之口。 就這樣,北涼求和了。 得知自己抓的是厲郡王的胞弟,楚三還有點懵,“他不是北涼趙大將軍的兒子嗎?” 他當時想的是不止老子,他連人家兒子都一并活捉了回來。 他單純的只是為了顯擺一下。才強忍著麻煩沒把人殺了,帶回了軍營。 楚三后怕連連,這么一個身份尊貴的人,他當時要是真沒忍住,那大周和北涼的戰爭可就沒完沒了了。 活捉了北涼厲郡王的胞弟,還不知道,大周將士們對楚三無語了。 不過更多的還是替他感到高興。 皇上賜婚把凝郡主嫁給鳳大少爺,他結親,挾持凝郡主私奔,是犯了死罪的,楚大將軍教子無方,皇上都仗責了他三十大板,當然,對一個大將軍來說,三十大板那都是小傷,打完了,楚大將軍走著回將軍府的,重要的是丟了臉面。 這一場戰打了許久,因為楚三誤打誤撞而握手言和,楚三立了大功。 功過相抵,再打個三五十大板,維護一下皇家威嚴,這事就算過去了。 京都,御書房。 楚三活捉了敵軍大將的事,楚離為了替楚三請功,親筆寫了奏折六百里加急送進京?!?。 皇上看過后,龍顏微怒,臭了張臉道,“以為活捉個敵軍大將,等他回京,朕就不剝他兩層皮了?” 搶親就是犯法的,何況搶的還是圣旨賜婚,決不能容忍。 而且活捉敵軍大將,孤身一人闖敵營,他以為他有三頭六臂呢,要是被敵人活捉了,他想過后果沒有? 行事如此毛躁,哪里有半點楚大將軍的沉穩,簡直有辱楚家門楣! 皇上是越想越來氣,越想越火大。 福公公還有當時在御書房的幾位大臣,都勸皇上息怒,別氣壞了身子。 剛勸動皇上,外面又傳來捷報,兩封信就隔了一刻鐘。 前一封信不算太重要,所以只六百里加急。后面這封太太太重要,是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 可憐皇上方才那通火白發了,看到楚離最新讓人送進京的奏折,皇上一口老血卡在喉嚨里,沒差點噴出來。 這……這……怎么能這樣?! 幾位大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是捷報嗎? 為什么皇上是這樣的神情? 護國公小心翼翼問道,“皇上,您沒事吧?” 皇上嘴角扯了又扯,道,“朕沒事?!?/br> 皇上,你這表情可不像是沒事的樣子啊。不是打了勝仗嗎,怎么皇上不大高興? 皇上能高興嗎,剛剛劈頭蓋臉的數落了楚三一通,連帶著楚大將軍都罵了幾句,轉過臉,這封睫毛就送到他手里來了,哪怕晚半天,他都不會這么尷尬。 要他這個做皇帝的怎么開口,就是他剛剛責怪性子沖動,做事顧頭不顧尾的楚三,夜闖敵營,活捉了北涼厲郡王的胞弟,逼的北涼求和。 可皇上再不開口,事情就是這么發生了。 福公公見幾位大臣心急知道邊關情況,小心翼翼的把戰報拿在手里,臣給護國公過目。 護國公看過后,腦門上一摞黑線往下滑,其他幾位大臣也是憋笑不止。 他們都要懷疑這兩份奏折是不是離王世子故意前后腳送來的。 護國公率先笑道?!耙郧盎噬暇涂涑贍斢谐髮④姷娘L骨,將來必定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皇上看人果然很準?!?/br> 那幾位大臣瞅著護國公:國公爺,你這拍馬屁的功夫可以啊。 皇上輕咳一聲,道,“北涼既然有心求和,我大周也不愿百姓受戰亂之苦,有關求和事宜,有勞護國公去邊關和離王商議,將此事商定,盡快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br> 護國公跪下接旨,沒有耽擱,即刻啟程去邊關。 北涼送了求和書,楚離還把厲郡王的胞弟留在軍營多待了幾天,直到王爺和王妃還有楚大將軍他們都來了軍營。 王爺親自見了北涼使臣,北涼使臣希望大周放了那些被俘虜的北涼將士,王爺道,“在放他們之前,本王有個疑惑,到底是誰蠱惑北涼皇帝,說本王生母乃北涼人?” 不只是北涼人,還是北涼皇帝當年過門就葬生火海的太子妃。 王爺在這時候問這個問題,顯然,北涼不給個答復,這俘虜是別想那么容易放了。 北涼使臣有些為難,王爺就道,“不方便說嗎?” 北涼使臣則道,“王爺息怒,倒不是不方便說,只是說出來,恐有挑撥離間之嫌?!?/br> 王爺眸光一縮。 楚三呢喃出聲,“挑撥離間?誰挑撥離間?” 北涼使臣默了下,道,“是離王府老王妃給我們皇帝送的信……?!?/br> 楚三倒吸一口氣。 這是禍起蕭墻,殃及兩國百姓啊。 北涼使臣見王爺臉色冰冷。忙道,“這事,我沒有半句虛言,那封信還在我們皇上手中,信是離老王妃親筆所寫,信上有印章能證明她的身份,這會兒信應該已經在送來邊關的路上了?!?/br> 離老王妃是離老王爺的枕邊人,她寫信告訴北涼皇帝,離王的生母乃是他們北涼皇帝當年被活燒死的太子妃,由不得他們皇帝不信。 這戰亂是北涼挑起的,卻是為了討一個公道。 楚三冷冷道,“你們北涼皇帝能不能動動腦子好好想想,離老王妃不是離王生母,這事我不信你們北涼皇帝會不知道。離老王妃現在被貶去看守皇陵,她心中憤恨,卻拿王爺沒輒,正好王爺身世成謎,碰巧老王爺又曾去過北涼,就借你們北涼之手報仇,你們北涼就這么甘心成為老王妃手里的屠刀?” 其實老王妃說的都是實話。 王爺的生母的確是北涼太子妃,但真算起來,又不是。 老王爺娶的是和他一同跌入異世的圣女。 但這件往事,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就是老王妃都沒有確鑿證據,她憑的只是她離老王妃這個身份,她說枕邊人的是非,更容易叫人相信一點。 其實當初北涼皇帝準備給自己討一個公道的時候。北涼就有大臣說這封信不足為信,當年太子妃被活燒的面目全非,是北涼皇帝親眼所見,當時已經確認了是太子妃無疑,難道北涼皇帝當年認錯了尸體? 只是北涼皇帝一意孤行,誰也阻攔不了。 現在楚三拿這話搪塞北涼使臣,北涼使臣啞口無言,“誰,誰能想到離老王妃會騙人,會這么歹毒編排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