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書迷正在閱讀:男神的御用神犬、想你(東京遇見)中、重生星際之地產農林大亨 下、強制寵溺(3P)、以嫡為貴、收小弟的一千種方法(穿越)+番外、時尚圈還有直的嗎、人鬼同途 上、蘇公子與起點男(穿越 包子)上、蘇公子與起點男(穿越 包子)下
文案:有時候,你發現你有一個奇葩的隔壁。有時候,你發現隔壁沒把你當鄰居。有時候,你發現那些雜七雜八家長里短的破事兒通通繞不開隔壁。隔壁究竟怎么了?有一天,哐啷一聲雷劈,隔壁家的墻倒了。隔壁湊上門來跟你說,我無家可歸求收留,我們相親相愛。臥槽,你能不能滾回隔壁去!哪有隔壁,我們是一家。內容標簽:布衣生活種田文情有獨鐘搜索關鍵字:主角:┃配角:┃其它:攻寵受卷一:鳳陽郡1、梵準準梵準準家住沽州城南河街后李子巷一十二戶。宅子不大,在河岸邊上,梵準準剛好住巷尾,空出來的一小片河灘就歸了他家,用一圈半人高的籬笆圍起來,種上青菜蘿卜月季花。為了便于照顧,他還在房子后面的院墻上開了個小門方便進出,雖然沒人跟他討論這塊河灘地的歸屬,但他占了公家的便宜總歸還是要低調點。他家里除了他自己,沒別人,也許有遠房親戚,但估計是太遠了,爹娘沒提過。現在是春天。他已經還俗倆月。沒什么不同的,平常人的日子,就算你過得像個和尚,也沒人注意這些虛的。梵準準原本不姓梵,他六歲的時候整個鳳陽郡發大水,沽州城的沽江決堤,連帶著南河也發威,淹了當時的李子巷,卷走了巷口那棵老李子樹。也卷走了他的爹娘。那時節整個鳳陽郡突然就毀了,大批大批的難民無家可歸,流亡四處,亂糟糟的,今天聽說賑災的糧食已經在路上,明天又聽說半道被山洪阻住山路,糧食運不過來,最離譜的是,有人說外族打進來了,糧食都充軍,朝廷要餓死他們。更多的梵準準也沒什么印象了,他跟著李子巷一幫鄰居往城外撤離,官兵轟著他們,但是難民太多,天氣不好下大雨,走散了許多人。也沒人去找他們。梵準準沒得吃,就搶別人家的,別人也沒得吃,他就跟大人一塊去挖野菜,剝樹皮,打兔子,滿山的兔子都被難民吃光了。再后來就只剩他自己了。然后他順著一條河走到了一座山上,累倒在路邊休息,然后他很走運地遇到了外出歸來的老和尚。老和尚撿了不少孩子,于是也把他撿回去了。他只記得娘老是準準、準準地喊他,于是就叫梵準準,他們被撿來的孩子都姓梵。別的孩子長大一些都陸陸續續地離開,有的被親人找到領走了,有的沒孩子的大人來要一個回去養,或者十三四歲能下地種田就回老家種地去了,唯有梵準準當了十年的記名弟子,都十六了才還俗。你也長大了,回家種地去吧,孩子。老和尚更老了,慈愛地看著他。梵準準直覺這不是一個光明的前途,但是他除非出家,不然只能走。他想去試試過普通人的日子。李子巷重建了,改名后李子巷,重新種了一棵李子樹,幾年下來也長得像模像樣。南河街錄籍衙門還留著當年的名冊,梵準準找上門,那個籍戶長是個老大爺,當年的鄰居,認得準準。準準啊,喲,長這么大了。梵準準點頭,張嘴差點喊施主。對不起爺爺,我不記得您了。老大爺不在意,那時你還小,不記得也正常,呵,這下子十年過去了吧。梵準準嗯了聲,我來尋個住處。老大爺翻起卷宗,想了想,后李子巷巷尾還剩四個宅子,就原來你們家那附近,你去看看要哪個,南河街空了不少地,你要是想住到別處去,爺爺幫你想辦法。梵準準應下,出去轉了一圈看宅子,回來跟他說就住第一十二戶。對于難民,鳳陽郡給每戶補貼二兩銀子,雖然這么多年都沒有梵準準的消息,但既然他回來了,衙門也認了,老大爺還是把錢給他,囑咐道如有難事可以來找他。畢竟當年的李子巷街坊鄰居不剩幾個了,幫襯下實屬應該。他是初春來的,一晃倆月過去,日子越來越有起色。也是,小門小戶的孩子到他這個年紀也差不多出門闖蕩了,南方只要靠水的地方就餓不死人,河邊打漁,集市上幫人挑擔,江口碼頭搬貨,或者你要有點手藝,街邊擺個攤兒賣點糖人扎個風箏捯飭些花花草草,都能湊出口糧。梵準準別的能耐沒有,他沒上過學,十年來每天就是抄寫佛經默誦經文,給寺里種地,聽老和尚打打機鋒,思來想去,他決定在街邊擺攤替人抄書,又去城里幾個大小佛寺跑一遍求照拂,要是有什么抄抄寫寫的活兒沒人愿意干的,留給他,他每隔一天來看看。就這么磕磕絆絆的,居然也過下來了,梵準準沒大志向,他還不到十七,人生剛剛開始,然而他卻像養老一樣,錢呢,只要夠吃用就行,房子呢,只要能遮風避雨就行,種下去的菜呢,只要吃著能下飯就行。直到第三個月頭里,他發現隔壁一十一戶的宅子有幫仆役打扮的人進進出出地搬東西。有人要搬進來?梵準準心里有點打鼓,畢竟一十一戶院墻后面也對著三分之一的河灘地,新來的是什么人,會不會跟他爭這塊地?小門小戶的,保不準都想多占點便宜。但他實在也無法,假如真的不好相與,他這個溫吞的性子到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跟人爭,只得作罷。如此惴惴不安地過了幾日,一大早聽到隔壁門口放鞭炮的響動,震耳欲聾,嚇得坐在床上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自己當日住進來的時候居然忘了放鞭炮!喬遷之喜什么的梵準準垂眸,算了,都這時候了還計較那個做甚。洗洗漱漱之后再揣上點吃食,梵準準要出門掙錢去,他向來喜歡從后面的小門走,可以順便看看河灘的菜圃,今天因為要出攤,小門不夠寬,只能推著攤車從正門出去。隔壁家有很多人上門拜訪,手里還拎著東西,門口站著兩個男人,言笑晏晏地招呼。富貴人家?梵準準疑惑了,南河街這一帶全是這種歪七扭八長長短短的巷子,住的人多且雜,卻從來沒有見過有錢人,沿岸的宅子都不大,一口水井,一間廂房,搭個窩棚做飯,這種地方有錢人住得慣?不過大約是不會跟他爭那塊河灘地了。梵準準略略放心,腳步未停,照常擺攤去了。入夜,梵準準磨磨蹭蹭地推著攤車回家,不曾想,家門口站著個人,正是他白天看見在隔壁招呼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