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靜靜地安置在草地的中央。只是讓楊靖吃驚的是,那石盤旁邊竟然還有一人。楊靖從沒有見過如此俊美的男人,即使是蕭滄海,也比不上這人十分之一的美貌。這是一個青年,看上去年紀不大,二十三四的模樣。一頭烏黑長發柔順地垂到地上,皮膚白皙,一臉圣潔之色。只是這青年姿勢有點奇怪。他一腳踩在石盤邊緣,一手挽袖,動作豪邁,似乎正想跳下去。看到突然出現的紫衣神仙,那青年眼角一抽,立刻蹦下石盤,一本正經的站好,仿佛剛才那不雅的動作只是一個錯覺。“父親?!?/br>那青年恭恭敬敬地一喚,楊靖差點把下巴驚掉了(雖然他現在只是魂魄,已經沒有下巴可掉了,但不妨礙他的震驚)。“寶寶你剛才是在做什麼?莫非是急著想回去不成?”紫衣神仙的聲音里帶著幾分促狹。寶寶……這個稱呼,不只那青年嘴角抽搐,連楊靖也忍不住抖了抖。“父親,孩兒只是覺得這通世神鏡挺好玩的,沒別的意思?!?/br>不知是不是楊靖的錯覺,他覺得那青年說話的時候好像在磨牙。不過……原來這石盤叫通世神鏡???終於知道名字了。紫衣神仙淡淡笑道:“我以為你是看見有人欺負你家龍神,忍不住想跑回去看看呢。若是如此,為父也不是不通情理,送你回去也無妨。不過既然不是,那為父就不擔心了,你就安心留在這里修煉吧?!?/br>那青年臉色一跨,當真是欲哭無淚,垂頭喪氣地道:“父親別逗我了,我留在這里修煉就是?!?/br>紫衣神仙滿意地點點頭,對楊靖道:“你想看什麼,就去看吧??赐炅?,本座送你回去?!?/br>“多謝神仙!”楊靖迫不及待地撲到通世神鏡前,也沒問神仙之後要把他送到哪里去。“現在,你跟我走?!弊弦氯藢δ乔嗄甑氐?。那青年戀戀不舍地望了通世神鏡一眼,沒精打采地跟著紫衣神仙走了。那通世神鏡仿佛能聽到楊靖心底的聲音。在他撲到邊上,便緩緩蕩開一陣水波似的波紋,將那人世間的一幕幕展現在楊靖眼前。看著蕭滄海抱著他的尸身整整三天三夜,最後痛哭出聲,楊靖眼里不由流下淚來。他雖知自己的壽數只有四十五歲,卻沒想到會如此毫無預兆地在睡夢中死去。他本以為自己還有點時間,怎麼也要來個彌留之際,跟滄海和孩子們交待幾句臨終遺言什麼的。誰知這坑爹的神仙,多一分鍾都不給他。卻不知紫衣神仙已經覺得自己很厚道了,沒有讓楊靖在與蕭滄海歡愛之時死去,好歹讓他們最後恩愛了一場,過了三更才將楊靖帶走。“滄?!?/br>楊靖輕輕呢喃,濕潤了雙眼。他伸出手,想撫去神鏡中蕭滄海臉上的淚水,卻只是碰觸出一圈漣漪,在那鏡面上緩緩蕩開。作家的話:哦呵呵呵,楊靖又回到那個地方了。那個青年大家猜到是誰了吧?嘿嘿~~~PS:滄海長歌好像有寫爆字數的傾向……汗啊(10鮮幣)十世輪回之滄海長歌118118盛輝帝圣壽節第二日突然駕崩,太後哀不能己,抱尸三日三夜,不許皇帝等人靠近。直到最後昏厥過去,皇帝等人才從太後手中‘搶’出了盛輝帝的遺體。盛輝帝的皇陵於二十年前開始修建,早已完工。蕭滄海的陵寢也在其中。蕭滄海從昏迷中醒來,盛輝帝已經下葬。他大病一場,并沒有拒絕御醫們的湯藥醫治,只是人一直很虛弱,神色空靈,似乎失了生氣。直到八月,長康公主病重,險些夭折,蕭滄海才終於振作起來,將長康公主從皇後那里接回自己身邊照顧。楊錚卻仍然寄養在皇後那里,和皇孫楊固一起為伴。時間漸漸流逝,轉眼兩個孩子也長大起來。蕭滄海對幼女十分疼愛,但也說不上多親近。他每日最多的時間是在熙寧宮後面的佛堂里度過的。那里原是楊靖為張太後建的,現在卻成了蕭滄海念佛禮經之所。楊靖從那通世神鏡中看著,仿佛在看一場久遠的老電影。他看著楊榮漸漸成熟,成為一個溫和的帝王。但卻看著他的身體日漸衰敗,三十歲時英年早逝,蕭滄海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楊榮前生的壽命只有十六歲,如今多出來的十幾年,想必也有因果在其中。楊靖已經離世,唯一縷魂魄守在通世神鏡旁,看著兒子死去,雖然難過,卻也不覺得自己太悲傷。生老病死,是這世間的規則,誰也改變不了。楊固十二歲登基,蕭滄海成為太皇太後,封清慧也成為了太後。皇帝年幼,又沒什麼大主意,封太後掌握了話語權,封家一躍成為朝廷權貴,沒幾年朝事弄得亂糟糟的。蕭滄海原本避居佛堂,最後終於忍不住出手,軟禁了封太後,將封家打壓了下去。皇帝似乎受了很大的打擊,很長一段時間都無精打采,情緒低落。蕭滄海只好把孫兒提到眼前,悉心教導了一段時間。但楊固本性善良心軟,優柔寡斷,卻是改不了的性格了。蕭滄海重新將朝政交給皇帝,讓他親政,然後安排誠王立妃,長康公主出嫁。之後似乎沒什麼cao心的事了,便又回到佛堂隱居。卻不知,大盛朝廷仍然風起云涌,波濤暗涌。誠王楊錚與皇帝名為叔侄,其實歲數相仿,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他性格堅毅,頗有城府,對朝政之事也很有主見。楊固幼年登基,之後一直是封太後垂簾聽政,雖然蕭滄海將政權又奪回來還了給他,但他卻很難及時掌控朝廷。於是很多事多有詢問楊錚,漸漸倚重於他。楊靖從通世鏡中看著楊錚一步步影響皇帝,暗中奪權,布下棋子,野心昭然可揭,不由膽戰心驚。奈何蕭滄海此時年紀已老,避居佛堂,精力有限,竟被蒙在谷里,絲毫不知。朝政漸漸被楊錚架空,此事被班師回朝的楊健察覺。楊健一直未曾娶妃,卻是納了幾個男妾,但又未曾讓他們服藥生育。也許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或是出於感恩,或是出於謹慎,又或是出於其他不知明的原因,他不想留下自己的子嗣。楊健察覺不妥,暗自提醒皇帝小心誠王,然皇帝對誠王過於信任,不以為意,甚至在一次小宴中對誠王說漏了嘴。於是第二個日,楊健便被調去了大盛最北邊境,面對戎狄的二十萬大軍。他被任命為征北大將軍,但在邊境,卻只有五千親兵任他指使,其他將領,都是誠王的親信。楊錚這是送親哥哥去死!楊靖瞠目欲裂,眼睜睜地看著楊健兵敗被圍,力竭戰死。“不──”淚水滾滾而落。這一次雖然身為亡魂,他卻感受到了喪子之痛。即使親生兒子楊榮英年早逝時,他也沒有這麼哀傷。“健兒……”這是他親手撫養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