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爭執之中失手推了一把,竟不知怎地讓那人觸地而亡了。那何氏少年也嚇得不輕,不斷解釋自己并沒有用力,無論如何也打不死人。但當街數十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說他殺了人也無可推卸。這分明是被人下了套,可惜找不到其他證據,鳳儀宮的何總管一下子仿佛老了十歲。作家的話:十某周末去山西大同玩了,本來周五晚上想給大家再趕出一章來,但寫了一半實在困得不行,先去睡了,今天回來把後半章趕出來了,給大家發上來。順便嘮叨幾句:尼瑪山西明明離北京這麼近一共才三百多公里上高速的話開四個小時就到了居然一路堵著去開了七個小時一路堵著回來開了八個小時~?。?!嗷嗷嗷──郁悶得要抓狂~?。?!但不得不說云岡石窟真的很震撼,北魏皇帝和佛祖的佛君合一大雕塑很不錯,拓跋矽看得出來是個帥哥啊……俺又萌了。懸空寺也極為震撼,一千五百多前的古人已經超有智慧了,老祖宗們威武~?。?!哦呵呵呵……十世輪回之滄海長歌7373蕭滄海明白這柄暗箭是對自己來的,但那對手隱藏得極為巧妙,到現在也沒查出是何人指使,不由氣悶不已。朝上從他逾矩出入外宮,到宮下人在外面仗勢欺人,甚至還翻出了從前的舊賬,隱隱綽綽地散播出了他曾經‘不忠’於皇上的事。楊靖從黑衣衛那里得到回報,氣得差點摔爛了御書房。“好大的膽子!一國之後也敢污蔑!”楊靖瞇起眼,將那幾個上過奏折的監察御史細細梳理了一遍,竟是各方的門人都有,顯然是想攪爛這攤渾水。不管如何,打壓皇後的最直接得利人,就是相對的勢力??墒乔笆涝洰a下皇子的王貴妃、張賢妃,現在一個根本沒有進宮,嫁給了康王楊越為續弦正妃,另一個則早被打入冷宮多年。後宮只有早年進宮的寥寥幾個嬪妃,且都在蕭滄海的壓制之下,老實安穩得很。如果不是針對皇後,就是針對蕭家了。南北士族之爭,歷來便有。但從前一直是北方壓制南方,爭權也不明顯。但自從大盛被胡人占有,西盛朝廷覆滅,搬去了江南建立小朝廷,便開始倚重南方士族。到楊靖攻回長京,重新統一了大盛,又立了南方士族蕭家的嫡子為後,南人以蕭家為首,便開始漸漸占了上風。難道是……楊靖突然靈光一閃,結合上一世的經驗想到一個可能,不由臉色微變。上一世從蕭滄海在後宮里被瘋狂打壓,最後王貴妃上位,到盛輝帝駕崩,南北士族的紛爭也漸漸由暗地里升上了明面。隨著蕭滄海的去世、太子的夭折,以蕭家為首的南方士族受到很大沖擊,到王貴妃的兒子登上皇位時,大盛的朝廷幾乎被北方士族一手把持。楊靖曾經在那輪回之谷的通世石盤上看到過自己死後的一段歷史變遷。由於北方士族將南方士族打壓得太狠,二十年後,南方士族終於結合力量,起兵造反。雖然最後被鎮壓了下去,但大盛從此由盛而衰,到了楊靖的曾孫輩,最終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及至被後來的朝代所取代。難道南北士族之爭,現在已經開始了嗎?楊靖有些坐不住了。如果這次針對蕭後、蕭家的行動是整個北方士族的一致行動,那麼即使他是獨攬乾坤的一代帝王,也不能直面對抗大盛的半壁士族勢力。他立刻宣召丞相蔚廖進宮。自從皇上設立內閣之後,已經很少上朝與皇上單獨面奏的老丞相蔚廖,再度與皇上在御書房後面的密室中單獨議事。楊靖將自己的隱憂告訴了蔚廖,蔚廖不由面色沈重,沈吟道:“皇上,此事是否真有如此嚴重?老臣也一直在關注此事,并未感覺這是北方士族針對南方士族的舉動?!?/br>楊靖面色平靜,淡淡地道:“也許是朕想多了。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朕曾聽過一句話,愚人只會想著今日之事,聰明的人卻會想到明天之事,而真正的智者,卻會想到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之後的事?!?/br>蔚廖不由動容:“皇上英明!”楊靖一擺手,苦笑道:“朕到希望是朕多心了?,F在不是夸朕英明的時候。愛卿啊,如何將日後的危機扼殺在尚未成形的搖籃中,才是最重要的?!?/br>蔚廖沈思道:“皇上所慮之事并非毫無根由。如今南北士族勢力相差無幾,若是抗衡起來,苦得只是這個天下。臣以為,不如先安撫以王氏為首的北方士族,平衡雙方的關系?!?/br>楊靖道:“不妥?;梳岷吞拥牡匚唤^不會動搖,只要皇後和太子仍在,北方士族就不會安心。而且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一次讓步、兩次讓步,日後他們真以為大盛該由他們北方士族做主了?!闭f到後面,楊靖的聲音里包含了一絲冷酷。蔚廖不由再度動容。臥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乃是帝王本心。而皇上如今越發成熟了,獨斷乾坤,心思和手腕都深不可測。不說以後,只盛輝帝如今的功績,就足以千古留名,稱為一代明君。而盛輝帝所慮所謀之事,更是他這個老謀數十年的丞相也無法比擬。蔚廖嘆服,起身堅定地道:“陛下想必心中已有了計量。臣請陛下做主,無論刀山火海,臣這把老骨頭愿意為了陛下、為了大盛,再去闖一闖!”楊靖凝望著這位服侍了他將近二十年的老丞相,不由欣慰一嘆:“知我者,蔚相也?!?/br>君臣二人不由相視一笑。蔚廖也是大智大勇之輩。當年長京淪陷,他護送著幾名小皇子一路輾轉落腳到金陵,在長京的家人沒能及時顧及,都被胡人所斬殺。那時他不過二十余歲,此後在江南生活了二十年,又娶了南方士族之女為續弦,生下幾名子女,因此他雖出身北方士族,立場卻是中立的。但最重要的是,他一心為國,大公無私,對盛輝帝更是忠心耿耿。楊靖也因此才特別看重他。君臣二人在密室中又細細謀劃一番不提。此時鳳儀宮中,蕭伯元也正在勸說弟弟。蕭滄海臉色蒼白,隱含著怒氣,冷冰冰地道:“我絕不同意!”蕭伯元低聲道:“我知道你心里定是不肯。其實我也不愿意。你本是我們蕭家最杰出的子弟,若是走仕途,功名定在我之上,受爵封王都是可能的。如今你入宮做皇後,是你當初自己選擇的,我這個做哥哥的也不說什麼了。但再送一個弟弟進宮,你以為我心里就好受嗎?”蕭滄海冷嘲道:“再不好受,你不是還是進宮當說客了?大哥,你心里只有蕭家,只有江南,就沒有為我和四弟想過嗎?”蕭伯元無奈地嘆了口氣,淡淡地道:“四弟性格溫和,不見得會不同意。滄海,現在只看你了?!?/br>蕭滄海一雙黑眸冰冷如水:“我已經生下了太子?!?/br>“那還不夠?!笔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