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復了靜默。 “沒人啟奏了嗎?”明獻帝看著朝堂內站著的一眾朝臣,聲音帶著威嚴。 話音之后,又是一陣沉默。過了一會兒,明獻帝將目光落在站在人群中垂著頭一言不發的鄭田叔身上。 “鄭愛卿呢?可有事啟奏?!泵鳙I帝看著鄭田叔問道,聲音中帶著溫和和慈祥。 鄭少卿聞言,往旁邊走了出來,雙手抱著笏牌,對著明獻帝拱手回道:“回皇上,昨日臣才回到府上,對近日發生的事不甚了解?!?/br> 明獻帝看著鄭田叔恍然道:“是啊,朕還忘了愛卿昨日才出的獄。說起來倒是委屈你了,好好的平白受了冤枉,蹲了這么久的牢獄。所以說大理寺主事一定要清廉為公呢,不然以后不知道發生多少諸如此類的冤案。這些日子,委屈愛卿了?!泵鳙I帝對著鄭田叔說著。只字不提這件事當時他的態度。 “謝皇上體恤?!编嵦锸鍖χ鳙I帝又拱了拱手,話語之間卻是跟往常一般的冷清。 明獻帝看著鄭田叔,臉色緩和,眼神卻有些陰郁。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明獻帝就是等著有人出來提大理寺寺卿的事。 果不其然,鄭田叔話一落,站在右排第一個的孫相抱著笏牌出了來,站在鄭田叔旁邊對著明獻帝拱了拱手:“回皇上,臣有事啟奏?!?/br> 明獻帝將目光從鄭田叔身上移到孫相身上,道:“奏?!?/br> 鄭田叔不動聲色的回了自己的位置。 “大理寺寺卿乃九卿之一,是三司之一的主事之人,三大司法長,缺一不可。應當盡早定下來?!睂O相對著明獻帝說道。 明獻帝看著站在下面的孫相,眼睛微不可查的瞇了瞇,一時沒說話。 明獻帝沒說話,朝堂中也沒人敢說話。一時陷入沉默。 過了一會兒,明獻帝看著孫相道:“孫相所言甚是,只是朕還未想到合適的人。孫相可有?” 孫相本來已經擬好了人選,見此,抬頭看了眼明獻帝有些陰晴不定的臉色,道:“臣也還未想出,還要與眾大臣一同商量才行?!闭f著趁著明獻帝不注意,往旁邊遞了個眼色給江副相。 “那眾愛卿可還有合適的人選?”明獻帝眼光從孫相身上挪開,掃了一眼眾人。 朝廷中又恢復了沉默。站在左排的卓太爺余光掃了一眼站在亭中的孫相。心里腹誹著,孫相可不要推舉鄭田叔。若是推舉了鄭田叔,那他附不附和都有失。 朝中安靜了一會兒,旁邊的副相江文東江大人,瞥了一眼孫相,抱著笏牌站了出來,“回皇上,臣心中有一人選?!苯嘀案鷧钦\關系密切,在中秋之前還為吳誠看過那副畫,如今吳誠出了事,他便跟孫相走的更近了。將才接到了孫相的眼色,便開始著眼觀察出來啟奏的最佳時機。 “哦?江相有人選?說來聽聽?!泵鳙I帝看著站在下面的江相說道。 江相站在堂中,聲音中氣十足,“臣認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何清何大人有賢能之才,為人清廉秉直,也是出自大理寺,后調到都察院,如此對大理寺內許多內事也了解。如今再調回大理寺,當是可以勝任的?!?/br> 明獻帝聞言,看了看江相,又看了看已經站回去的孫相,不置可否。 見明獻帝沒說話,兩邊的官員有一個站出來,抱著笏牌對著明獻帝拱手道:“臣附議?!?/br> 第二個也跟著站了出來,“臣也附議?!?/br> 第三個,四個… 明獻帝看著下面一個又一個站出來的朝臣,眼里的陰鷙也越來越深,到最后,朝堂中大半的官員都跟著站了出來。 明獻帝看著堂中站著的大堆官員,目光落在依然站在右排第一個不動聲色的孫相身上,“孫相認為呢?” “老臣愚鈍,此事全憑皇上所言?!睂O相站出來,恭恭敬敬的對著明獻帝說道。 明獻帝嘲諷唇角一勾,可真是個老狐貍。明明就是他的意思,他連嘴都不用動,就這么多人為他出頭說話。這影響力,比他一個皇帝都大。 “其他人呢?都認為此職只有何清何大人適合嗎?若是這樣,那朕便在朝堂上定了?!泵鳙I帝任由身子歪了歪,看著還站在未出來的幾個官員。 話音一落,刑部尚書姜國子抱著笏牌站出來,“臣有人薦?!?/br> “哦?”明獻帝說著做端了身子,看著姜國子挑眉道:“姜尚書薦的是何人?” “大理寺少卿,鄭田叔?!苯獓诱f的面無表情,說完依舊面無表情。 “鄭田叔?”明獻帝轉頭看了眼站在原地未出來的鄭田叔,又轉頭看想姜國子,“姜尚書覺得鄭愛卿比何愛卿更適合?”明獻帝最樂于做的,就是讓朝中勢力大的,他又不喜歡的人,相斗了。孫相是首相,朝中門生無數,說出來的事十有八九就那樣定了。姜國子雖然位在孫相之下,可他并不是孫相直隸下屬,加上冥頑又耿直的性格,跟孫相對著來,這兩位都討不了好。 “何大人有何大人的好。當年將何大人調到都察院,不是因為他為人耿直適合做御史么?”姜國子這次沒有說的那么直,繞過了明獻帝埋的話鋒,難得的精明了一些,頓了頓,又道,“如今再調回以辦案為主的大理寺,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職又如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居是職者,必得其人。其官屬,宜從堂上官精加考,或是寺內官員加升。按理來說,鄭少卿是大理寺少卿,乃寺卿直隸下屬,也是大理寺寺卿副職,提到寺卿,再合適不過??粘鰜淼纳偾渲?,再在大理寺內提拔,借著此機會,將大理寺內部不思職之流,也可盡換?!?/br>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定下來了 姜國子說的是的確如此,若是鄭少卿提拔上去,調動的只是大理寺一方,若是其他部門提到大理寺的,再加上兵部侍郎夏呈文出事之后空出來的侍郎之位,一層層提上去,那就是朝堂的一次大換血。 很明顯,這時候給朝堂換血,是不適合的,也是明獻帝不愿意的。否則換上去的,幾乎都是孫相的人。相比較下來,明獻帝更愿意提拔他不怎么喜歡的,卻跟孫相沒有牽扯的鄭少卿。 卓太爺在下面聽得直皺眉,他將才一直觀察著明獻帝的臉色,確定了明獻帝的心思,正準備說的,一個不小心,就被這姜國子給搶了先,真是氣人。這樣一來,就算他附和,也沒有對鄭田叔的提攜之恩了。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