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過了許久,剩下的六人都陸陸續續的被自家小廝帶了出來,或衣衫不整,或步履蹣跚,總之沒一個整潔像樣的。 陣法過后,開始給了半個時辰準備斗琴。 卓家一開始只有卓夷裕準備參加賞雪詩會,卓夷裕還不彈琴,于是卓家一大家子就沒有帶琴來的。 三甲已定,大理寺鄭少卿之子鄭澤橋,孫丞相家嫡長子孫云舟,二皇子趙谷翊。 當然,趙谷翊的斗琴,由卓大將軍府四小姐代勞。 卓家眾人得知最后的結果,心思各異。 卓夷涵吩咐了福元下去詢問。 福元提著裙子疾步走到卓夷葭的書案旁,“四小姐,大小姐問你要不要回去取琴?” 卓夷葭低頭皺眉,一般的琴斗琴是不易的,可從這里回卓家取琴需要一個多時辰,可是斗琴半個時辰后就開始了。 正當靜思默想的時候,趙映雪的丫鬟過了來。 丫鬟對著卓夷葭福了福,“四小姐,公主說她那兒有琴,若是四小姐不嫌,便差人送過來?!?/br> 卓夷葭抬頭看著丫鬟,“公主帶琴了?” 她不比試,帶琴作何? “是的,出宮前二皇子囑咐公主帶上的?!毖诀呋氐?。 卓夷葭正想點頭,旁邊的福元插嘴道,“敢問公主帶的是什么琴?” 丫鬟聞言,抬頭看了看卓夷葭,見卓夷葭示意自己說下去,開口回道,“公主帶琴‘輕語’?!?/br> 輕語? 卓夷葭抬頭眸子一深! 她的輕語? “那是公主的閨琴?!备T粗恳妮缃忉尩?。 閨琴,是女子閨房中的琴。 南商朝從前女子三從四德不出門,只有閨中撫琴以聊慰,一架琴用久了,女子便賦予了它靈,女子與常伴身側的琴于是成了閨蜜。 故名,閨琴。 非閨中密友與琴瑟之伴,不贈琴相撫。 這樣的機遇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福元卻是在提醒卓夷葭,撫了這把輕語,就算半個趙映雪的密友了。至少在外人看來是這樣的。 卓夷葭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福元以為卓夷葭在思襯,靜靜的站在卓夷葭身旁沒有說話。 卓夷葭抬起頭看著趙映雪的丫鬟,搖頭,“不用了?!?/br> 她用輕語,不屑別人的給予。即使算再也不用。 上一世她沒有得到伏羲琴,輕語便是她的閨琴??蛇@一世她要得到伏羲。 輕語是先生在教習她之前,給她尋的古琴。天下人都知貞慧公主有琴輕語。 本來先生是尋來讓她練內力,為彈伏羲做鋪墊。 她卻用來和孫云舟琴瑟相和。 常常和孫云舟對坐撫琴,孫云舟常經夸她‘非輕語不能配’。 一想到孫云舟心下又冷有火,恨的上頭。 “公主的輕語是女琴之首,彈奏是極好的?!辈恢螘r孫云舟何時走到了趙谷翊另一邊跽坐著,此時正回頭看著卓夷葭,輕聲說道。 是啊,這么好的琴,不用來斗琴實在可惜了。 卓夷葭聽的心里恨上頭,感覺一陣熱流直沖頭頂! 那是她的琴!是她趙靜姝的閨琴!需要別人施舍給她趙靜姝?是可以隨手贈給一個從不聞名的庶女用來斗琴的? 趙靜姝如今是卓夷葭,可有誰知道?在所有人眼里不過卓夷葭如今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卑賤庶女。 她們這不僅是在糟蹋她的遺物,還是在糟蹋她趙靜姝! 告訴所有人貞慧公主的閨琴不過是隨便一個庶女都可以彈的。 “好啊,那給我取來?!弊恳妮缙^頭,看著溫潤有禮的孫云舟,勾起嘴角,淺笑道。 既然是她的東西,不用了,就毀掉。 第五十一章 斗琴 眾人移步到尚水樓,三張紫檀木大書案成三足鼎的足分布,三案相對而坐。 觀者以圈圍于三案外,只空下大廳里的北位,宋伯等先生位于此,和南面的門,供人進出。 此時卓夷葭正低頭靜靜的凝著書案上的古琴,雙手若有若無的撫過,發出一絲絲微不可查的琴聲。 “她還真敢彈?”孫雨若驚訝的看著其中坐在三書案之一的卓夷葭。 “要彈就彈罷?!壁w映雪溫和的說道。 不過是看在二哥的面子上的客套話,趙映雪也沒有想到她真的敢彈。 孫雨若余光瞥了一眼趙映雪,沒有說話。 卓家眾人也移步到了尚水樓。 “四姐是會彈琴的吧?!绷〗阕恳捻崜沃^,看著不遠處坐在書案旁撥弄琴的卓夷葭。 “會的?!弊恳钠家部粗醒氲淖恳妮?。 卓夷涵轉頭看了看卓夷萍。 卓夷萍回頭對上卓夷涵的眼神,抿嘴一笑,“常去竹林里練武,有聽聞偏院里隱隱約約的琴聲。四妹應該是很小就在學琴的?!?/br> 卓家大房有練武場君笑院,其他房的便在自己院子里練,偶爾也有會去偏院后面的大竹林去練。 雖然大竹林腿腳伸展的開,不過那里偏僻不方便,去的人也不多。 卓夷涵點點頭,“三妹也是個勤奮的?!?/br> 卓夷萍轉頭繼續看著不遠處的卓夷葭,眼里有一些憐惜,“只是奉了母親的命苦練罷了,四妹才是個勤奮的?!?/br> 卓夷涵沒在說話。 “三姐說的是什么意思?”坐在一旁一直沒有開口的卓夷柔轉頭看向卓夷萍。 “奉了三伯母的命去的竹林?”卓夷柔眼神審視。 卓夷萍沒有說話,連頭都沒有轉,只是淡淡的反問道,“難道我不能去竹林?” 卓夷柔張了張口,看著卓夷萍好一會兒,撇過嘴,然后轉頭不再言語。 半個時辰很快過去了,鄭澤橋,孫云舟,卓夷葭,三人面對坐定。 卓夷葭抬頭看了看對面的鄭澤橋。他的陣法和琴是她教的,他的書畫是她指點的,他的兵法政解是她解惑的。 郭儒寒是她的先生,她也算是鄭澤橋的半個先生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也不知他的琴藝長進了沒有。 時辰已到,宋伯掃過臺下的眾人,目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