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往下說:“關怡的父親是美林醫藥的小股東,前段時間過世了,但虧欠銀行一筆巨額外債?!?/br> 季云翀聽到“美林”兩個字,眉心微微攏起,又很快舒展開。 他睜開眼,眸子里布滿了通紅的血絲,那是遭到無情拒絕之后的的狼狽證明。 面對這樣一雙眼睛,林霂無法正大光明地問“你能不能幫幫關怡”。她覺得自己糟糕透頂。一方面拒絕他,一方面又希望他施以援手。 不知道季云翀是不是聽見了她的心聲,他揉了下眼睛,揉散眸子里的淚光,主動說:“外債有多少?我可以幫忙?!?/br> 十個字。 溫暖貼心的十個字,解決了關怡的大麻煩,也免去了她拉下臉求人辦事時的尷尬。 林霂無言地看著季云翀,想起了mama在世時夸獎他的話,那是相當高的評價—— “長得帥,有能力,不花心,對待長輩孝順,對待朋友真誠?!?/br> 便是在這一瞬,林霂打從心底里郁悶了。 她懊惱地耷拉腦袋,臉埋在季云翀的被子上,像漏氣的皮球,整個人都蔫了。 季云翀見狀,無比艱難地湊過去,好不容易與她頭挨著頭,才在她耳邊呼喚:“木木?!?/br> “干嘛?” 他低聲下氣:“你能不能不要總是拒絕我?算我請求你,你重新喜歡我一回,好嗎?” 她埋在被子里很久很久,末了,甕聲甕氣吐出三個字。 “我盡量?!?/br> * 證券交易所的一紙被國內媒體披露,讓東盛集團與中西藥業之間的股權紛爭迅速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東盛稍后作出公開答復,稱在嚴格遵守法律約束的框架下,使用了股權質押、融資融券、收益互換和分級資管計劃等四大融資杠桿工具,杠桿比例為1:2。 東盛同時披露一份權益變動報告書,證明除去200多億的貨幣資金還有100多億的預售款,相當于賬上仍有300億元的合法資金可以用來舉牌中西藥業的股份。 權益報告書猶如一劑強心針,讓股票二級市場里原本就看好東盛集團的投資機構和中小散戶信心倍增,紛紛重倉增持股票。 東盛也隨即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宣布本公司的股票將于近期停牌。 對于本身實力雄厚的東盛集團而言,這次的重組實屬錦上添花,股票更是在連續幾個交易日“一字漲?!?。 業內人士認為,東盛集團與中西藥業之間的股權紛爭剛拉開帷幕,便已落下塵?!獤|盛注定是大贏家。 但是,愈陽光燦爛的日子就代表暴風雨即將來臨。德意志投行的策略師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了三大問題,矛頭直指東盛。 第一,東盛謊報了杠桿比例。東盛質押了20%的股權,利用質押換取的資金來增資a,a再投資增資b,b再投資增資c……如此,東盛的部分舉牌資金來自于股權的反復質押,其真實杠桿比例應該更高,約為1:10。 第二,一個叫“東盛創盈基金”的機構持有東盛17%的股份,而這間機構實為滬商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除此之外,其它銀行也給“一致行動人”出資。說白了,若干家商業銀行為東盛狙擊中西藥業提供了彈藥。 第三,東盛在舉牌中西藥業的期間,和部分控股股東有關聯關系。 這篇研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一點內容抨擊了企業,第二點內容抨擊了商業銀行,第三點內容抨擊了中西藥業的中小股東,把資本市場里的主力軍得罪的干干凈凈——不等東盛回應,被點名批評的商業銀行主動向銀監會自辯清白,而中小股東們更是聯名向證監會上告,堅稱絕對沒有參與內線交易。 德意志投行站在了風口浪尖,不但沒有噤聲,反而再發聲明,承認已經接受中西藥業公司之申請,將針對東盛集團的狙擊行為制定一系列反收購計劃。 在這篇聲明里,有一句話尤其引人注目。 “考慮到東盛集團已經持有中西藥業31%的股份,本投行不排除當東盛繼續持股超過31.10%時,建議每位現有的中西藥業股東都能半價購買新增發的中西藥業股票?!?/br> 這是非常典型的毒丸戰術,又叫“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是反收購過程中的常用策略,可以大大地稀釋收購方(東盛集團)的股權,使收購代價變得高昂,從而迫使狙擊行動以失敗告終。 遠在慕尼黑的季云翀從助理的口中聽完這篇聲明,一邊氣定神閑地品嘗著林霂為他燉的豬骨湯,一邊問:“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怎么做?” “德意志投行認為我們顧慮收購成本而不敢貿然再舉牌,但我們偏偏反其道而行,故意露出一點點破綻,讓對方覺得有機會反撲、拋出損人不利己的毒丸計劃?!敝碚f完,請示道,“老板,我們是不是應該再度舉牌,以強大的資金實力誘惑中西藥業的中小股東們否決增發新股的方案?” 季云翀笑了,是最近幾日在他臉上最常見的笑。先稍稍挑一下眉梢,然后翹起嘴唇,由唇再牽動面部表情,最后整個笑意蕩漾開來,直達眼底。 助理再熟悉不過這樣的神情,那是季云翀春風得意的表現,往往伴隨從容的、不允置喙的決策意見—— “就這么辦吧?!彼f。 兩日后,東盛集團再度在證券交易所舉牌,遽增中西藥業5%的股份,距離大股東地位僅差一步之遙。 當日收盤后,中西藥業宣布緊急停牌,理由僅有一個:控股股東策劃重大事項。 媒體大肆報道這場跌宕起伏的股權紛爭,而德意志投行所扮演的角色也被業內人士津津樂道。 因為,德意志投行的首席策略師兼常務董事josephhsiao(蕭淮),從業六年從未有過一次敗績。 在資本市場里,一個人幾乎不可能屢戰屢勝,要么得上帝保佑運氣好,要么手腕了得非比尋常。 蕭淮,顯然是后者。 * 蕭淮對于自己的評價,和旁人的觀點截然相反。 他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集中在研究外匯、大宗商品、國際債券市場、各地區股指走勢。除此之外,他喜歡查看文字報告,諸如上市公司快訊、企業財報,政府報告,然后用超乎常人的細心洞察到其中被隱藏的信息。這些蛛絲馬跡恰恰是他和上市公司、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的客戶洽談時的側重點,也是他做決策時的輔助依據。 他非常在意細節。也恰是如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