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8
殿下……”宮女顫音出聲,生怕九公主一時想不開。 “滾開?!本殴鬏p聲道,依舊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本宮想獨自靜會兒?!?/br> 既然殿下情緒并未激動,還想靜會兒……應該沒有被陛下的話刺激吧?宮女思忖了會兒,在九公主又一聲叱罵下后退,退到廊下,準備暗中觀察,若有不對便及時沖去。 九公主平日就嬌氣怕疼,也向來沖動喜歡說氣話,自裁這種事頂多做做樣子,肯定不會真做。宮女越想越心安,轉身跑去拿了件披風,輕輕披在九公主肩上,這次未得責罵,但也沒其他反應。 宮女心嘆一聲,知道主子肯定要些時日才能想通,急不得。 她退到遠處望了許久,不知過了半個時辰、一個時辰,還是兩個時辰,倦意席卷而來,眼皮再也支撐不住,勉力顫了幾下,不覺中還是慢慢合上。 又過半刻,九公主幾乎凝霜的眼睫動了動,眼珠下轉,瞧見那柄散著森森冷光的利劍,俯身慢慢撿了起來。 與此同時,幼寧正隨容夫人上香的手一抖,磅礴的昏沉之意襲來,她一句話都沒來得及交待,身體輕飄飄往旁邊一墜,倒了下去。 寺廟霎時亂成一團,驚呼聲腳步聲吵鬧不已。 迷迷糊糊中,幼寧仿佛聽到了熟悉又奇特的聲音,【滴——帝王馴養系統重啟成功,數據載入——數據更新中——】 【警報!——警報!——目標命軌有變,目標命軌有變,請宿主及時回宮,請宿主及時回宮!】 第91章 十年前受幼寧所托, 系統救下容云鶴,能量耗盡不得不陷入沉睡,對任務的指導只能暫時中止。 這個世界能夠額外為它補充能量的東西太少,系統只能靠自身慢慢恢復, 時日漫長,差點一睡不醒。 待系統飛快將十年來宿主和目標的經歷收入庫中,都不知該欣慰還是哭笑不得。 欣慰于沒有它的從旁指導,目標燕歸也在宿主陪伴下逐漸走上正軌, 成功登上帝位, 未生波折??扌Σ坏脛t是……它家宿主還是被這位任務目標拐跑了啊, 它當初就覺得這位對宿主居心不良, 果不其然。 宿主長大了,不像幼時那么好騙。系統心虛無比,仍得硬著頭皮將以前的借口繼續編下去, 道自己因為救人力量受損,回天上休養了十年。 它沒想到,幼寧居然又信了、信了、信了…… 一人一系統都暫時性忘了因皇后突然昏倒而方寸大亂的宮人,在幼寧腦中默然交談。 系統這次將自己的目標換了種方式如實告知, 幼寧思索再三,【這么說,你的使命就是幫助十三哥哥成為一名明君、千古一帝?】 【對?!?/br> 幼寧不免奇怪,【難道現在還不能算嗎?】 如今周朝乃太平盛世, 其中不無燕歸的諸多功勞, 如果這樣都不能算明君, 那怎樣才算? 系統當然不能將燕歸前世成為暴君、今世系統因為綁定時間和宿主錯了沒能及時挽回燕歸三觀的事全盤托出,它只道【明君和千古一帝的要求豈會這么簡單?!?/br> 幼寧頷首,倒能理解。十三哥哥任太子八年,即位近兩年,雖然政績斐然,但離千古明君的確還有段距離。 思及系統之前的話,幼寧心生疑惑,【京城發生什么事了?為什么會有那種提示?】 什么事……系統還真不清楚,警報在它任務可能失敗時會自動發出,如今離京城這么遠,它并不能偵測情況。 最后只能加快速度趕回京城。 容夫人最是茫然,女兒先離奇昏迷,隨行太醫看不出任何癥狀,醒得也莫名其妙,隨后便匆匆提出要回京。 回程馬車,容夫人詢問,“幼幼,身體可有不適?” “沒有?!庇讓幟嫔t潤,神態正常,的確不像有恙。 容夫人心存懷疑,她信佛,有點兒擔心女兒在五華山被甚么不干凈的東西沖撞了,“怎么突然急著要回京?之前不是還和娘說在宮中待久了,有些悶嗎?” 幼寧輕聲道:“娘,我覺得有點兒心神不寧,擔心十三哥哥會有什么事?!?/br> 容夫人一怔,未想是這個理由,她沒有嗤之以鼻,因為以前寧國公意外受傷時,她自己便眼皮跳個不停似有預感。 女兒與陛下感情好,夫妻連心似乎也不無可能。 雖然看出肯定還有其他緣由,但容夫人不欲多問。到底女兒如今成了一宮之主,不再是以前的孩子,有點兒隱秘之事再正常不過。 她半慨嘆半惆悵,目光柔柔凝在幼寧側臉。霞光自窗邊斜來,在少女側臉暈出光點,隱帶憂思的眼眸似映入了星子,柔美而綺麗。 女兒真的長大了……容夫人心道,就算當初及笄時她都覺得女兒還是個孩子。如今不得不承認,幼寧已漸漸有了少女情思,才會在遠行時不覺思念身在京城的燕歸。 馬車快行,接近京城時總算得了一些消息,容夫人聽聞后眉頭鎖起。 幼寧的心神不寧……似乎真成了預感。 九公主親闖安樂侯府耍潑,使駙馬容貌受損、侍妾小產一事發生在母女二人離宮前,她們早有了解。不過介于九公主曾對容云鶴死纏爛打,令本猶豫不決的容云鶴下定決心,離開京城去了南城,容夫人和幼寧都對其感官不佳。 幼寧本不曾真正厭惡過某人,九公主可算成為了她的“第一次”。兄長因其而與自己分隔兩地,她實在無法抑制生出反感。 何況幾年來九公主每次見著她也從未和顏悅色過。 歸京時傳聞的重點卻不再是九公主橫飛跋扈,不過她仍是主角兒之一,另一位……則成了當今陛下燕歸。 傳言道九公主心生悔悟求到圣前,懇求陛下莫要下旨讓自己與駙馬和離,并道會誠心前往安樂侯府認罪。陛下對九公主卻毫無寬容之心,道九公主丟盡皇家顏面,留下御劍令其自裁。 九公主性情剛烈,竟就直接引頸自戮,若非宮女發現及時,若非太醫醫術高明,恐怕此刻芳魂已逝。 本來一個微不足道的公主不至于掀起什么波瀾,就算真的死了,史官將其載于史書,頂多讓后世評價陛下一個手足之情單薄??蛇@算得了什么,自古以來殺父弒兄的帝王都不勝枚舉,只要他們能做出千秋功業,稱贊他們的大有人在。 關鍵在九公主的外祖父、柳嬪之父柳閣老進宮為外孫女求情。 柳閣老年事高,早已致仕,族中無杰出子弟,是以柳氏一門逐漸式微。無論如何,柳閣老曾經的功績還在,這樣的老臣就算太上皇都得敬三分,卻在進宮后求陛下開恩無果,被活活氣死。 這就十分惹人詬病了。 死一個公主,和死一個有著大功的老臣,后果及影響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