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的老臣見陛下與太子皆神色淡淡、不以為奇的模樣,不由心道也許此事只是巧合。 既為巧合, 便不必耿耿于懷。 場中本有些凝滯的氛圍悄然恢復流動,觥籌交錯,無比熱鬧。 柔然使者久等不得面見太子,他們倒也聰明, 知道另尋他法,借著這次宮宴的時機混進了宮。 可惜他們并不了解太子心情,如若太子當真能僅憑一場舞就能改變想法,當初他少年時代周帝掌朝的那幾年, 就不會那么快使人心服口服。 “石喜?!毖鄽w聲輕, 石喜已機敏地俯下身, “殿下,有何吩咐?” 囑咐幾句,石喜不住點頭,對主子的做法并不意外。那群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現下柔然族和帶他們入宮的人都討不了好。 太子手下的人動作快、效率高,宮宴結束的第二日,對柔然族使者以及帶他們入宮的人處置結果已出。 柔然族本計劃通過太子妃那邊的人入宮,奈何寧國公一府不好接近,四顧無門之下只能尋得一位四品官員之子。此人學術不行,慣好投機取巧,一直想著討好某位貴人得以一飛沖天,使者中的那位少女出面,舌燦蓮花,幾句便將人說得飄飄然,把他們偽裝一番后帶進了宮宴,并混入了舞樂坊中。 柔然族不敢再提太子外祖父一事,被審問時隨意尋了個理由敷衍,沒成想太子當真滿足了他們這個借口。將名為離羌的少女和她的兄長離云留在周朝,其他人一應遣回了柔然。 幼寧聞得此事,擱下朱筆,偏過頭道:“離羌姑娘是十三哥哥的表妹?” “從何處聽說?”燕歸傾身而來,果然看見她手中奏折正好提及此事,微微勾唇,不大在意道,“她喚母妃姑母,興許是吧?!?/br> 幼寧眼眸輕轉了一圈,不知在想什么,被燕歸捏了捏耳垂,“不用在意她,日后她若相處什么理由求見,也不必管?!?/br> 他留下這二人,不過為警告柔然不要動多余的心思而已。 幼寧聞言應聲,便興致缺缺地翻開下一道折子。本就是因此想到一些故事中的情節,起了點兒興趣罷了,燕歸否定得太快,讓她毫無探索的好奇。 在她未注意時,燕歸微微一笑。他此生欲|望很少,終于得到十多年來一直想要的幼寧,當然不希望有任何無關緊要的小事橫亙在二人之間。 只愿今后亦能一如此時,安然相伴,攜手終老。 ***** 時光荏苒,白云蒼狗,三年多時日一轉而過。 三年多過去,幼寧早已及笄,從含苞待放的小姑娘成為盛放的少女,清麗灼人,而燕歸歷時光打磨,亦成為真正穩重而不可捉摸的君王。 一年半前周帝退位,任太上皇,從此帶著小兒子和幾位美人四處游山玩水好不快活。燕歸的登位儀式自然相當順利,他早就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周朝之主,如今只是讓其更名正言順些罷了。 提起這位新登基的陛下,眾臣簡直不能更滿意,若實在要說什么,約莫也只有這位的子嗣問題了。 當今皇后即為最初的太子妃,大婚時太子妃年幼未及笄,圓房都不可能,子嗣當然更不用說,這點很正常,所有人都能理解。 但之后的事許多人就不能理解了。 陛下長皇后七歲年紀,皇后及笄,陛下也二十有二,是該考慮膝下子嗣了。不過鑒于皇后剛及笄嘛,大臣們不急。 很好,未及笄前,不用急;剛及笄時,不該急;及笄一年,也……不應那么急?等及笄快兩年,許多人不淡定了,怎么好像還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呢? 不怪他們整日盯著陛下家事,只是陛下好似對皇后癡情無比,提了幾次都沒有選秀充實后宮的意思,擺明了要獨守皇后一人,他們不指望皇后還能指望誰呢? 數歷朝歷代,并非沒有專情皇后遣散后宮的帝王。當今陛下勵精圖治,在他的治理下周朝海清河晏、漸至盛世,大臣們也不會閑著沒事非要逼其納妃。 不知是哪個嘴碎的在私底下傳話,說陛下愛惜皇后,不忍其受孕育之苦。更甚者道,帝后至今都未圓房。 前者大臣們信了,后者他們半信半疑。 怎么說陛下都正值風華正茂,如何能忍那么多年?這……應該是假的吧。 比起火急火燎沒事就喜歡吃瓜八卦的大臣們,帝后二人以及寧國公府可謂老神在在、不慌不忙。 秋高氣爽,寧國公夫人更是直接同皇后一起去了華山禮佛。 一同前往華山的還有紀大學士愛女,紀瑯華。 自幼寧及笄前幾日起,紀瑯華基本就對她寸步不離,除了幼寧與燕歸在一塊兒時,都在變著法兒入宮伴鳳駕。 出乎她意料,別說什么溺水的意外,每次出宮時幼寧身邊的人前前后后都能圍個十幾圈,怕是連只鳥兒都難飛進去。 莫非因為許多事有了改變,幼寧的悲劇也就不會再發生? 紀瑯華不敢托大,這兩年依舊時常進宮,幫幼寧提防時不忘叮囑她,提高她的警惕。 皇后禮佛,華山上下早已束清,閑雜人等一應撤離。 幼寧未著皇后禮服,只是簡單一身宮裝,與容夫人并行,其余人保持距離跟在二人身后。 “幼幼?!比莘蛉说?,“你可知娘帶你來禮佛,是為何?” 幼寧展顏,桃腮含笑,“是因為這幾月那些上奏折讓十三哥哥納妃的事嗎?” 若皇后有所出,大臣們當然不會上這種折子。時人無不重子嗣,身為帝王更應如此,陛下的確還年輕,可尋常人家像他這個年紀的孩子都兩三歲了。 容夫人頷首,輕聲道:“你如何想呢?” 數年時光足以讓容夫人看清燕歸對女兒的真心,她并不擔心二人間的感情。 幼寧略有猶豫,她這幾年當然了解到兩人要有子嗣并不是單純睡在一起就行,但…… 平心而論,幼寧自己并不確定她是否已做好了成為娘親的準備。早在當初及笄不久,燕歸也同她說過這件事。 燕歸似是被十八皇子生母和李卉先后難產而死的事所影響,曾鄭重道他并不在乎是否有子嗣,至于今后繼承一事,他自會從宗室中過繼一子,作為未來的太子培養。 幼寧對此無可無不可,她本身就對孕育和成為母親之事存在一些陌生和抵觸的情緒,燕歸話中的某些部分她很贊成。 不過幼寧知道兩人的想法說出來定不會被理解,招致反對。 即便是娘親,她都不知該如何道出。 第90章 戌時, 勤政殿。 夜暮西垂,秋露凝霜。才下了秋雨,枝頭黃葉搖搖欲墜,一陣微風拂過, 便再支撐不住旋落在地,生出蕭瑟寒意。 石喜輕慢合窗,臨縫瞥一眼殿外,宮裝女子果然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