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個能干的,經過前兩個月的適應期后,后面這些日子,每月的工錢,連基本薪資帶提成,總共能拿七八兩,相當于人家半年的收入。這么多錢,再加上侯松等人的接濟,焦大家的生活環境也跟著改善不少。 程老伯依然腿腳不好,現今在鋪子里有事兒做,又有工錢拿,倒是還安穩。聽說這幾年攢了些錢,準備在城外買個小小的便宜些的宅子,再置幾畝田產,算是以后有個落腳之地。 看完這些,賈璉不顧王熙鳳越來越哀怨的眼神,一頭扎進書房,為科舉做最后的準備。 和以往一樣,兩人還是繼續分居。 對于賈璉如此做的原因,眾人都私下商議過,想來想去,幾乎全都認為,大約可能或許賈璉是有了什么難言之隱。 要不然,解釋不通他這么做的緣由,還一做三年! 但是吧,這事兒還不好問。 林如海和賈敏也曾經商議過,是不是找個大夫來看看什么的?又怕賈璉面子上掛不住。他又年輕,萬一激起他的惱怒情緒就不好了,只能暫時把這事兒閣下,等再過幾年,大了,心性成熟了,再說。 而王熙鳳一直是不信這些說法的。成親前幾日他們是住在一起的,雖然沒有什么實質性行動,但看得出來,賈璉在那方面并沒有問題。 但是,為什么他不碰她呢? 平兒在她的耳邊說的多了,王熙鳳自己也動搖了,難道賈璉真的有了難以啟齒的難言之隱?這可如何是好? 但無論賈府上上下下,主子奴才們怎么猜測,賈璉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那個過目不忘的金手指,過目是過目了,但并不是真的不忘。 賈璉發現,讀過的書,兩年不讀,基本就按照普通的遺忘規律忘記了,需得再重讀一遍。 此時,他需要再溫習溫習。 但金手指就是金手指,雖然賈璉僅僅專心讀了三年書,還是順利通過會試,并在在殿試中考了第九名的成績。 雖然不是前三名,賈璉卻已經非常滿足。只要能考中,名次什么的,他并不在乎。 再者,他心里明白,這完全是那金手指的功勞。若讓他自己考,別說三年,給他十三年,他也不一定能考上。 這樣就很好。 做人要知足! 殿試一過,從此以后,他就有了做官的資格,賈家也有了起來的希望。 賈璉中了之后,報喜的人一撥接著一撥,賈家上上下下,全都與有榮焉,下人們走路都帶風。 在這樣大喜的日子,賈母說了,“總要慶賀慶賀,”而她的慶賀方式是,“那些進來服侍的人,一年到頭也不得和家人團聚,骨rou分離,我看著心里總是不忍,這一次,我想,還是放一批人出去?!?/br> 此話一出,想出頭或者想要作威作福的人都被嚇得縮了回去。 三年前那場整頓,此時伺候的人全都有印象,現今依然心有余悸,誰都不敢再做出頭鳥。 所以,賈璉中了舉,賈府的人倒是最安靜,沒一個人敢亂說亂動。 而賈母呢,也并不沒有食言,到底還是挑了兩家在賈璉中舉后口出狂言的人家放了出去,“可憐見的,也叫他們以后日日團聚在一起?!?/br> 賈母直接在下人們膨脹之前出手,把那些人的氣焰直接打回肚子里。然后,賈府的下人自然是要多老實有多老實。 中了舉后,自然就是選官,賈璉把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一一列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進入戶部。 原來的賈璉不必說,中了舉之后,他的經驗再沒有大的用處。 而前世的賈璉,也就是沈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并不懂建筑,進工部不合適;也不懂破案,進范慎所在的刑部也不合適;對兵法更是一竅不通,進兵部是拿將士們的生命開玩笑,肯定也不行。 他還討厭并且理解不了各種各樣的繁文縟節,也進不了為了皇帝衣服上的龍該繡幾個爪子和其他官員撕的不可開交的禮部。 剩下的,就只有吏部和戶部。 吏部呢,雖然也能進,但需要平衡各方面的關系,cao心太多,很累,他不想進。 況且,賈璉需要盡快打開局面,叫皇帝記住他,叫皇帝認為他是個有能力的人,從而為未來鋪路。 現今的他已經得罪了三位皇子,若是皇帝再不看他一眼,那真的是死路一條,或者只能去造反。 不過,造反這事兒,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現今并沒有發生大的饑荒,老百姓安居樂業,有吃有喝,誰樂意跟著他去干這種掉腦袋的事兒呢? 想來想去,他學的是計算機,數學比現今的官員們好許多,和數字打交道他也不覺得枯燥,若是把前世學的數學知識拿出來用一用,說不定能有意外的驚喜呢? 決定了之后,以賈家的權勢,賈璉并沒有費很大的力氣,就謀到了一個正六品的戶部主事的職銜,就是賈政被皇帝恩賜的那個品階,開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戶部分為十三個司,賈璉在直隸司,這個司只是個名稱而已,并不意味著只能管直隸這一塊兒的事兒,若是別的司事務繁忙,也能幫別人做點兒事兒。 賈璉進去后,干勁兒十足,充分發揮穿越者的優勢,兢兢業業地成功叫戶部一把手戶部尚書喜歡上了他,但其他人恨死了他。 作者有話要說: ps:親們,真的不想再討論賈赦好壞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前文我已經分析過很多次了,評論也回復了很多,真的非常不想再重復了。 所以,請有意見的親們翻看前文中我的分析,還有一些評論下我的回答。 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第 57 章 戶部因三年前的趙桓私吞賦稅案,曾經被整頓過一次。但,當然,那是三年前。 三年的時間,說長并不長,說短么,也不算太短,足夠寶玉完全忘掉賈璉的存在,自然也足夠一些忘性大的官員忘掉皇子們三年前拐賣孩子的案子,重新開始站隊。 戶部尚書高亮,年約六十,當過地方官,知縣知府巡撫都做過,也當過京官,六部幾乎輪了個遍,資歷老,經驗多,能力強。 他并不大樂意看皇子們和幾年前一樣,爭個你死我活。 一來,他是現今的慶惠皇帝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對慶惠帝的感情很深,只愿效忠皇帝。 二來,他年紀大了,頂多再干四五年就得退下來。他位置又不低,即使退下來也能有個好待遇,此時自然是求安穩,并不愿戶部在他任上出什么事兒。 三來,他這么些年也見慣了興衰起伏,早沒有年輕時的野心,只想安安穩穩地做幾年官兒之后,回家頤養天年。 遺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