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那根反骨就沒有消停過,小動作沒少做,險些就被視作反賊余黨被趕盡殺絕。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秦瑾當時年紀不大,沒有引起過多注意平安活了下來,卻也正因為年紀不大,秦瑾被迫被送入宮中,凈了身,做起了伺候人的活計。伺候的還是蠻人,秦瑾怎么能不氣?但秦瑾是個聰明人。是以他沒有死在深宮的腌臜中,卻是一步步當上了西廠廠公,到了離那蠻人頭頭兒最近的位置,一切都觸手可及。由此可見,秦瑾反天啟大帝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事又遠非如此簡單。秦瑾平步青云,自然擋了不少人的道,不管他愿不愿意,都結下了不少仇家。即便秦瑾無意,也總有數不勝數的人看不慣他過得好,上趕著給他添堵。以秦瑾這脾氣,怎么會輕易放過這些人。結果就是,自西廠流出的十大酷刑令人聞之色變,而同秦瑾過不去的人中仍活著的,只剩下越貴妃一黨。那越貴妃馮氏可不是個省油的燈。不過秦瑾深知平衡的道理,加之他又隱約中察覺到天啟大帝并非表面看來那么容易對付,所以他沒有選擇動用雷霆手腕一下捏死馮氏,而是將她留了下來,但馮氏層出不窮的小手段著實讓他煩不勝煩。最近一次,便在于酆都。秦瑾不過下個轎子都有轎夫自動跪下來墊腳,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要說馮氏這御下的手段真不怎么樣,那轎夫明顯是伺候慣了貴人,改不了平日的習慣,以為人人下轎都是這般——他一大男人可不需要這種排場!趕巧當時秦瑾預感馬上便要找到花九戚,只一句“下不為例”就揭過那事。待他回京之后,馮氏又因著馮化成的事尚且自顧不暇,更別說跟秦瑾過不去,與此同時,秦瑾也開始同花九戚聯絡,那一筆筆舊賬就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不是那么輕易可以了的了。這邊算是積怨已久了。花九戚這般實力強橫的同盟送上門來,秦瑾簡直要大嘆一聲“造化弄人”。當時他能想到的只有四個字:大局已定。不說別的,就是本著“人往高處走”的心思,秦瑾也合該干脆利落地倒戈,不在話下。秦瑾翹起腿來,指尖下意識地敲敲桌子,嘴角勾出近乎猙獰的笑意,心道:既然不長眼地將手伸得那么長,就休怪我沒有手下留情了……“那么現在該談談你們的事了?!?/br>那眼白都透著血絲的猩紅雙眼直盯上羅啟華。他承諾花九戚的事,是時候辦了。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早起繼續碼字【握拳☆、利誘花容知道,秦瑾此時會出現在他們面前作為盟友定不是因為心血來潮的日行一“善”,他自己同朝廷有甚么前仇舊怨是一碼事,親自尋上秦瑾的花九戚許諾的好處就是另一碼事了。花九戚再厲害,也不可能單單知會一聲秦瑾就樂顛顛送上門來,相對的,秦瑾再如何私仇深重,也不會二話不說慨然允諾。待價而沽的道理誰都懂。秦瑾這種人做的是交易,從來都不認人情這玩意。既然要的是白紙黑字件件分明,只要秦瑾不想讓他的甜頭成為一紙空文,就自會盡力實現同花九戚的約定。至于那利益究竟能讓秦瑾盡力到什么地步,這一點,花容還是對花九戚頗有信心。盡管不知道花九戚承諾了什么,花容倒是輕松將秦瑾的任務猜個八九不離十。左不過是為了招徠羅家這個同盟,向這個方向考慮準沒錯。想來花九戚也不是怕他搞不定,不過是秦瑾的比他更適合做這種事,也更適合他計劃中的第二步。——談判這事向來講究個先禮后兵?;ㄈ菀呀涀龅搅恕皶灾岳怼?,算是給足了羅家面子,可他們若不吃這一套,下一步就不是“動之以情”,而是“蠻不講理”了。不過秦瑾來得太巧,花容還沒開始行動呢,秦瑾就已經迤迤然出現在所有人面前,還二話不說就給了羅家一個下馬威,這行動不可謂不迅速。照這情況看來,秦瑾顯然比花容對這類以勢壓人的事更加得心應手,花容自己倒是樂得清閑。花九戚別的不說,就眼光獨到、心思縝密這一點真的是無可辯駁。秦瑾這人的確某些方面有極大的才能,這是所有人人在或耳聞,或目睹,或親自承受過出自秦瑾的十大酷刑后就沒世難忘的。這廂秦瑾要如何威逼恐嚇羅家,其過程自不必多說。畢竟花容時暮興致怏怏,待秦瑾接手了之后,這兩人眼見著還坐在這兒,卻是一個字兒也沒有聽進去,就等著趕快完事早些離開羅家。而秦瑾就更無聊了,他做的事之于他自己自是無甚特別,甚至是早就膩味了,左右擔驚受怕的又不是他,在座的這些個軟骨頭還真不夠他玩的。且看結果就是。秦瑾老神在在地呷一口茶,行若無事,指尖卻不住摳撓著茶杯邊緣的鏤刻,“喀啷喀啷”的響聲不曾間斷,足見秦瑾有多么焦躁。一眾門客無不是心底發虛,冷汗涔涔,連帶著羅啟華和羅忠敏都有些說不出的緊張。但是這時候,各自心底的算計卻是比任何時候都要明晰。不管是花容還是秦瑾,分開來看都不是好惹的,何況前者雖然強悍但還有些理智,后者卻是活脫脫一個瘋子,生氣起來,即便對面是天王老子恐怕他也敢惹。何況秦瑾表達的很清楚——就算顧及他那還有理智的盟友他不會下死手,但是讓羅家無法行動的手段確實不少,若是有人反抗,少不得也要意識崩潰缺胳膊斷腿的,總之是別想再摻和這事。至于羅家人樂不樂意就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了。羅家人當然不樂意!逼宮謀反這等大事,對于羅家這樣的勛貴人家來說,站錯隊且不算什么,不站隊才是九死一生。站錯了隊合該怪他羅家沒有高瞻遠矚,看不透時局,早晚有此一劫。而羅家若是不站隊,結果只能是兩方都討不得好,前主不會再用它,新皇也見不慣這背信棄義的人??傊疀]了從龍之功,他羅家什么都不是,連以死全節都做不到。然而這邊秦瑾還在狂躁的邊緣之差臨門一腳,若是羅家不管不顧當場駁了秦瑾的面子,只怕誰臉上都不好看。沒有猶豫的余地了,秦瑾這是在逼他做決定。若羅家打定主意要忠君,就要先一步越過秦瑾這個障礙;若羅家孤注一擲上了謀反這條船,就絕不能失敗了。要么成王敗寇,要么身敗名裂。而第三條路……羅啟華看得分明,唯一有可能打破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