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與蕭旗大同小異。無非就是王子安說他是被裴家逼迫才會對蕭氏拷打和下毒,他從未想過要傷害幾個兒女,霸占產業和追殺蕭家全都是裴家做的,他根本無力阻止。他一直很牽掛三個兒女還有蕭氏,看到他們如今過得很好,便心滿意足,他不求蕭氏能原諒他,只希望能不時看到他們,有他力所能及之事,他也希望能幫蕭家盡一份力。 可真是把自己塑造得跟朵白蓮花一樣無辜,如今還擺出一副不求原諒,只求付出,無怨無悔的樣子!太不要臉了! 見蕭氏沉默,蕭宓不由有些擔心:“阿娘,你不會也信他說的那些吧?” “你阿娘年輕的時候蠢也就罷了,還能蠢一輩子,誰信他的鬼話!” 蕭氏瞪了蕭宓一眼,接著冷聲道: “他替換蕭府人手,與裴家婦人勾搭成jian,哪一項不是蓄謀已久,如今還想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凈,真是做夢!他什么德性我早就想明白了,當初見裴家勢大便想另尋高枝,如今裴家倒了,他無非就是見我們如今得勢了又想重新攀附蕭家!” 見蕭氏看得如此明白,蕭宓不由松了口氣。這一年多經歷了諸多事情,她這位曾經不知世事的母親已經成長了不少。 “粲兒你比旗兒年紀大些,又歷來通透,且好好想想,阿娘說得是不是在理。當初從蕭府出來,阿娘是什么樣子你該記得的,他若真有他自己說的那么無辜,能下如此狠手嗎?”蕭氏對蕭粲道。 蕭粲明顯陷入了深思。 * 蕭宓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星輝叫到了蕭府,要打聽消息,恐怕誰的情報系統都不能比趙家的更高明。 蕭宓大體說了下發現王子安私下接觸蕭粲蕭旗的事,然后對星輝道:“你叫人幫我查查,王子安是何時來京的?接近我們有何目的?!?/br> 聽見王子安三個字,星輝欲言又止,不過到底還是忍住了。 以他家郎君對蕭娘子的在意程度,怎么可能自己離京出去打仗什么眼線都不在蕭娘子身邊放。是以,王子安的舉動他們的人早就發現了。 之所以不曾告訴蕭宓,一方面是因為那畢竟是她親生父親,他們摸不清蕭宓的態度不好干涉家務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家郎君不知哪里惹到了蕭娘子,蕭娘子不準他再安插眼線在她身邊,所以只要不發生性命攸關的事,他們是不能暴露的。 是以星輝恭恭敬敬領命而去,過了好幾天,才裝作剛剛調查清楚的樣子,把情報呈給了蕭宓。 蕭宓看完情報,倒是對蕭氏的分析有些佩服,看來不愧是做了十幾年夫妻的人,她對王子安還真是了解。 蕭氏說,王子安是見著蕭家得勢想重新攀附,蕭宓原還不太信,唯恐他是還惦記著蕭家的藏寶,或者與裴家甚至是蕭家的其他對頭聯合起來設計了什么陰謀,如今看來,竟然是她想得太復雜了。 不過,她才不會讓王子安得逞。想通過蕭粲蕭旗為紐帶逐漸打動蕭氏接納他,實在是癡心妄想。 拿著情報去與蕭氏商量,蕭宓試探著道: “阿娘,當初在河東時,長平有裴家在,不能起訴與王子安和離,如今以我們蕭家的地位,應該可以直接去信給長平府衙……您怎么想的?” 雖然當時已經廢除了王子安對蕭家所有產業發號施令的權力,又揭露了他暗害蕭氏的行為,但在法律上的這層關系到底是沒斷的。蕭宓可不想王子安將來不要臉地打著她或者蕭氏的名號攪風攪雨。 蕭氏猶豫了會,道:“如今都這么大把年紀了,離與不離也沒什么差別?!?/br> “什么這么大把年紀,您如今還貌美如花呢,咱們母女兩走出去,說是姐妹也有人信的。您將來若遇到心儀的人,又沒離婚,豈不是很麻煩!” 蕭氏因為王子安下的毒,身體的確遭受到了一些損傷,但在蕭宓的調理下,如今也是光彩照人風韻猶存的。她十八歲生的蕭宓,今年不過三十四歲。 蕭氏嗔了蕭宓一眼:“我守著你們姐弟三個就成了,哪還會遇到什么心儀的人,叫人聽見了可要恥笑的!” “只要您自己過得高興,管別人說什么?!笔掑祫竦?。她也不是覺得蕭氏一定要再婚,若不是世情不允許,她倒覺得單身過得更舒心些。只是擔心萬一有那么一天,倒不如提早做好準備。 說了半天,蕭氏還是對與王子安和離之事不甚上心的樣子,或者說,她根本不想和離。 蕭宓百思不得其解,倒是碧桃一語點醒夢中人:“夫人是怕影響您的名聲?!?/br> 蕭宓恍然大悟。 時下對女子要求嚴苛。蕭宓已經被指婚為秦王妃,若蕭氏是在這之前和離的也就罷了,如果此時和離,定然是會引起風言風語,甚至是對她品行的質疑。 以王子安目前的作為來看,若是蕭氏提出和離,他肯定會做出一副潛心悔過死活不肯離的樣子。以蕭家的地位,強行離也可以。但以時下大多數人的看法,浪子回頭金不換,既然丈夫都已經知錯悔過了,還以勢壓人,強行和離,這女子的性情未免太過剛烈了,不夠寬容大度。 如此一個婦人,教出來的女兒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明白了蕭氏的苦心,蕭宓又勸了一回,她卻固執地不肯答應和離。蕭宓沒辦法,只能暫時擱置,心想著或許趙侑回來了,讓他來勸一勸比較好。 如今他這個準女婿,說話可比她這個女兒有分量多了。 如今的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讓兩小識破王子安的真面目。 若有吐真劑這種藥就好了,思考半天未果的蕭宓煩惱地想著,可惜如今真沒這種藥,就算以她的醫術水平也造不出來。 于是只好集思廣益,將蕭誠,蕭義,碧桃等心腹召集起來,一起想辦法。 如此,還真想出了一個好計策。 蕭宓想著用京師的人手來施行這個計策,唯恐穿幫,便寫了信前往文城調人。 文城的人還未到,出征近五個月的趙侑先回來了。 帶著降臣和部分軍士進城,受到了京師百姓們比出征時更熱烈的夾道歡迎。這樣的禮遇是趙霍給與這次戰績的榮耀與嘉獎。 經此一戰,秦王趙侑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大大提高。 蕭宓提前收到了消息,鑒于趙侑叫人送了口信,他進宮覲見后便會來看她,如此她才沒被蕭氏揪著到城門口去迎接。 蕭氏一大早起來就忙上忙下,又是叫仆人好生打掃院子,又是叫人去城外取山泉回來煮茶,一邊又盯著廚房里做待客的點心,甚至還備了一桌菜色精致的宴席。 “阿娘,您就歇歇吧,他從宮里出來,難道還不用過午膳再走?說不定陛下還留他過夜呢?!笔掑悼床贿^去,勸道。 “你這孩子,怎么一點都不上心,我這是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