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后被人出賣,東窗事發,被官府通輯,才逃到西南,被徐之銘收納在“紅蝙蝠”主指揮使麾下,充當首席領隊殺手。他此次攔截北門云飛等,所為仍是鄧家姑侄和秘賬。“云飛,我攔住他們,你護著紫姍,別管我,一有機會,就突圍出去,只要能進入遠處那片山林中,你們就安全了?!编嚻G玲小聲對北門云飛道。她曾有緣拜一云游的峨眉老尼為師,有幸得峨眉三十六式蛇形劍法真傳。更意外的是老尼看她毫無官宦人家大小姐的傲慢驕橫,又是練武奇才,便收她為記名弟子,并傳授她(通常僅傳授入室弟子的)峨眉七刺:攔、刺、穿、挑、推、鉸、扣。臨別還贈她一雙六棱梅花峨嵋刺。這峨嵋刺長約30厘米,其形狀是中間粗、兩頭細的錐形體,頭端略扁,呈菱形帶尖,正中有一圓孔,上鉚一鐵釘,釘子可在孔中靈活轉動,釘串連一套指圓環,將圓環套在練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1個,運用抖腕和手指撥動,使其轉動。中陷空島五義之一翻江鼠蔣平所持的兵刃就是峨嵋刺。傳說由白眉道長所創。另有一說,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因該械形似鵝眉,故得名。鄧艷玲自覺身懷絕技,手持利器,打發十幾個江湖敗類也不是什么難事。再不濟,待北門云飛護著侄女安全離開后,自己一人再脫身也不是什么難事。對北門云飛,她知之甚少,對他的武功,她也僅僅有所耳聞,從未親眼見識。當姑侄倆下決心不顧一切,定要進京面圣,誓死也要替鄧爾恒伸冤雪恨起,仨人從臨滄鄉下一上路,便被一波又一波陌生人sao擾狩獵。大路上有徐之銘的官兵攔截,山村小徑上有蒙面黑衣人和貪財的江湖中人追殺,弄得他們整天不得安寧。對他們而言,沒有什么捷徑可尋,條條道路通京城,哪兒較安全,往哪兒走。讓鄧艷玲有些弄不明白的是:每次遭遇想擒獲他們(主要是她們倆姑侄)的人,北門云飛總是對來人說那幾句話:“可否讓兩位女流移步暫避有我在,你們絕傷不了她們;沒有我,她們也逃不掉。\"這多少有些傷到自詡為女俠的鄧艷玲的自尊和虛榮心。但為了不會半點武功的侄女安危著想,她又不得不很勉強服從北門云飛的安排。奇的是每次北門云飛都能毫發無損地出現在她們面前。“那些人呢?”她們自然會問。“走了,我一勸,他們就到別處去了。他們說他們從此再也不找我們的麻煩了?!北遍T云飛又是千篇一律的答道。“就這么簡單?他們為什么會聽你的話?”鄧艷玲不能不有所懷疑。“是啊,我剛才看他們好兇,仿佛要吃了我們似的,他們既不認識你,又不是你的朋友,憑什么要聽你勸?”鄧紫姍也天真問道。“因為我讓他們都去了一個人人都不想去的地方。凡是去那個地方的人,從古至今,沒一個人能活著回來?!北遍T云飛不得不耐著性子補充道。鄧紫姍想了想才脫口而出:“都死了?!”傻子也明白了。鄧艷玲仍有疑慮:殺一二人容易,殺三五個,換作是我,也不可能片刻間就能做到。她也只能自我安慰:管他呢,反正是有驚無險,她們還沒被人抓,沒被人殺,還自由地活著,就是幸運。平安就好!如今,在這草海邊,憑空冒出這二三十個強敵,鄧艷玲想:“是該我出手的時侯啦,再不能讓他小瞧了我們姑侄。讓他也看看,什么叫功夫?!彼运尡遍T云飛帶著鄧紫姍。“我聽姑姑的,一會動起手來,由我護著紫姍,但我們不會扔下姑姑逃跑,絕對不會,因為他們肯定不同意。再說也沒這必要。姑姑自己也要小心才好,別讓人弄傷了你。但在動手前,我想先勸勸他們,看看大家能不能不動手傷和氣?!北遍T云飛說完,便朝獨眼老道方向走了幾步后停下,拱手抱拳道:“晚輩初來乍到,眾前輩有禮了。不知諸位在此等候我等是何意?”“明知故問。識相的,留下鄧家姑侄和秘賬,你可以活命走開,否則……”獨眼老道有些不屑道。鄧艷玲也覺北云門飛太過迂腐,暗道:“商人的兒子就是商人的兒子,和這些匪類忘命之徒講什么禮節,純粹是浪費口舌自取其辱,真不知他先前是怎么殺人和沒被人殺的?!?/br>“道長不在觀里拜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誦經煉丹,卻帶著一幫人老找我三人麻煩,道長不見在我們身后已流了那么多的人血嗎?”對北門云飛而言,他與那些嗜血如命的冷酷殺手和毫無人性的山賊盜匪有著本質的區別。當他路見不平懲jian除惡或自衛時,他身體里的熱血一旦被怒火點燃,他會狂躁他會顫抖,他會控制不住自己成魔成鬼,成魑魅魍魎,斷喉殺人毫不猶豫決不手軟。而一清醒冷靜下來,他又會為自己失去理智的行為感覺后悔和自責。雖然殺戮太多,他的心腸已越來越硬,但還是不想讓手沾血太多,尤其是人血。“什么?那些人都是被你們殺的?十幾個武林高手,被你們一劍斷喉,而且劍尖入喉不多不少只一寸深淺,切口平直……吹牛也不看看對像,等會就知道你有幾斤幾兩了?!崩系烙行岩?旁人更不信,故嘲笑道。連鄧家姑侄也不信:身高不過五尺半且有些瘦小的北門云飛,怎么都不像是身懷絕技的高人。“準確地說:不是我們,是我一人所為,與她們無關。我想死在我身后的那十幾個人肯定和道長及諸位有關聯。道長和諸位如要報仇討回公道,找我一人就行了,能否暫時放過她倆?因為……”不等北門云飛說完,鄧艷玲接口道:“……有他在,你們絕傷不了我倆姑侄;他死了,我倆姑侄也逃不掉。是這話嗎,賢侄?”這話鄧艷玲鄧紫姍聽了無數遍了,倆姑侄都背得了。“是,謝謝姑姑!不過,我還要奉勸道長幾句:出家入道之人,即便耐不得參禪悟道修行的寂寞,也不至淪落塵世做權貴鷹犬爪牙,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不拜三清祖師爺也就罷了,如再去舔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丟臉不說,還為天下人所不恥,當真連畜牲不如!”“罵得好!”鄧家姑侄齊聲脫口贊道。“黃口小兒,你懂什么?”獨眼老道也不得不還嘴掙回臉面,“古往今來,少林武當各門各派,有哪家不依賴朝廷攀龍附鳳?沒有十三棍僧救秦王,哪來少林寺今日輝煌?沒有張三豐與明成祖的交好,哪有武當今日壯觀?去他媽的玉帝如來三清,朝廷要搗毀少林武當或天下廟宇道觀佛門圣地,他們管得了嗎?‘三武滅佛’就是例子:太平真君五年,太武帝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