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4
定去找太后。 她想過了,一來看樣子,永寧公主的確是很喜歡那個叫沈玉容的男人,便是自己不想辦法滿足她的要求,以永寧公主的脾性,也會使其他手段。與其如此,還不如通過自己的手,還省事一些。 二來是成王之前也同永寧公主一起勸過他,說沈玉容還不錯,雖然家世薄了些,人卻很有才華。劉太妃懷疑自己女兒是陷入情網所以失去理智,但卻相信兒子的眼光。成王既然都稱贊了沈玉容,可見沈玉容還是不錯的。至于家世薄了些,大不了從這一代開始積累,日后成王稱帝,大不了多多提攜他就是了。 劉太妃甚至沒等明日,到了下去,就去見了太后。 太后的慈寧宮在東邊,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慈寧宮還與一般的慈寧宮一般無二。等太皇太后過世以后,太后搬進了慈寧宮,慈寧宮便幾乎成為了一個佛堂。 在宮里,只有慈寧宮一進去,便能聞到濃郁的佛香。 劉太妃進去的時候,太后正在堂前抄經。 她穿的極為樸素,一身秋香色的綢衣,神態安靜,雖然不再是嬌艷年華,卻也并不蒼老。日光透過窗戶照在她臉上,看起來依稀可見年輕時候的溫婉動人。 即便是驕縱的劉太妃,也不得不承認太后是好看的。 說起來,先帝愛美人,宮中的女子沒有一個不是好看的。當年還是皇后的太后,溫婉動人,劉太妃潑辣美艷,而洪孝帝的生母夏貴妃靈動狡黠,各有各的美,先帝尊敬太后,寵愛劉太妃,但真正欣賞的,卻是夏貴妃。 以至于夏貴妃雖然死了,先帝卻把洪孝帝養在了太后名下,最后還讓他成了帝王。而自己的一雙兒女,看似備受寵愛,最后卻與高位失之交臂。 劉太妃搖了搖頭,拋開腦中的雜念,走到太后面前,道:“jiejie?!?/br> 太后手中的筆一頓,看向她:“你來了?!?/br> 劉太妃和太后之間的關系,實在算不得熱絡。先帝在的時候,劉太妃仗著自己的寵愛沒少找太后的麻煩。奈何太后娘家勢力雄厚,劉太妃也無可奈何。先帝走了后,劉太妃和太后表面相安無事這么多年。但劉太妃才不相信,太后會真的相信自己沒有取而代之的心。 事實上,劉太妃一直看不明白太后。替別人養兒子,將別人的兒子扶上皇位,含辛茹苦多年卻為她人做嫁衣裳,太后真的甘心?她成日躲在慈寧宮里抄經書又有什么意思?劉太妃不認為太后是一個蠢人,從那個家里出來的人,哪一個不是聰明的。 因此,劉太妃隱隱對太后還有些忌憚。她能在太后面前驕縱,但從不越底線一步。 “今日來,是想請jiejie幫個忙?!眲⑻溃骸斑€請jiejie答應?!?/br> “何事?” 她們二人交談,連表面上的寒暄都能省則省了。大約是也曉得,無事不登三寶殿,真的沒什么事,劉太妃也是不會主動來找太后的。 “永寧這孩子,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紀。我看好了一門親事,想請jiejie幫忙,成全了這樁喜事?!眲⑻?。 太后總算是從經書中抬起頭,看向劉太妃,問:“你說的是何人?” “中書舍郎沈玉容沈大人?!?/br> “沈大人?”太后訝然,“沈大人不是有過妻子?” “是的?!眲⑻α诵?,“只是之前那門親事,實在是很委屈沈大人了。我看沈大人身家清白,心地實誠,對他那個不守婦道的亡妻尚且情深義重,可見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永寧這孩子從小被嬌慣大了,嫁到沈家去,想來沈大人會好好呵護她,不會讓她受委屈,我也就放心了?!?/br> 劉太妃幾乎是含著氣說出這一通話的。 “沈大人家世和永寧不匹配?!碧蟮溃骸澳銘斨肋@一點。朝中青年才俊,門當戶對的還有很多?!?/br> 劉太妃笑的極為勉強,她自然是知道,她也希望永寧能嫁一個家世豐厚的人,但天下沒有犟的過兒女的父母。 “沈家家世雖然薄了些,卻正是我放心將永寧交給他們的原因。他們不會因此輕視了永寧,不說把永寧當披薩一般的供起來,至少也是不敢怠慢吧。jiejie,我曉得你自來也是疼愛永寧的,況且這樁親事我也問過永寧了。她也認為沈大人是個好人?!?/br> 太后看了劉太妃一會兒,點頭道:“既然她很滿意,如此,哀家會同皇上說說此事的?!?/br> “或者”劉太妃道:“您也可以直接賜婚的?;噬厦τ谡?,怕是沒有太多精力來管這些小女兒家的事?!?/br> 皇上可是很喜歡沈玉容,要是沈玉容成了永寧的駙馬,就變成了成王一派的人。倘若皇上考慮到這一點,從中作梗怎么辦? 太后溫聲道:“不可。陛下就算再忙,這都是皇家大事。況且哀家與陛下之家,并無秘密,哀家不能擅作主張?!?/br> 劉太妃心里只差沒有罵人了。太后這意思是,叫她不要挑撥離間,皇上不希望沈玉容和永寧成親,太后轉頭卻賜了婚?;噬虾吞笾g肯定會生出嫌隙。 果然,宮中活下來的人,即便裝的無欲無求,心里還是老jian巨猾,劉太妃賭氣的想,罷了罷了,便是洪孝帝真的不準,還真的稱了她的意,她本就不喜歡沈玉容,無非是拗不過永寧公主。要是永寧公主曉得自己已經盡力,只是皇上不答應,也不會怪責自己的。 想到這里,劉太妃心里竟然輕松了許多。她道:“既然jiejie已經答應了,那meimei就不打擾jiejie禮佛抄經了?!彼酒鹕?,同太后行禮,施施然退了出去。 劉太妃走后,太后并沒有繼續抄經,只是看著經書不知道在想什么。過了一會兒,她站起來,宮女連忙過來攙扶著她,她道:“拿外裳來?!?/br> “娘娘要去哪里?” “御書房?!碧蠡氐?。 姜元柏手里拿著折子,往御書房走去。 宮里的太監公公們見了他,同他行禮,看起來他仍舊是那個收人尊敬的首輔大人,但姜元柏知道,姜家的事情說不準早就成為這些人的茶余笑料,背地里,不知道他們怎樣說他。 但他仍舊擺著淡淡的微笑,頗有風骨的模樣。在朝圍觀,就如戴著面具做人。是高是低,姿態不能不好看。 他此去,是去給洪孝帝送折子。 待走到御書房時,卻恰好看見有人從御書房里出來,不是別人,正是太后。太后平日里從不插手政事,何以突然出現在御書房,可是出了什么事?姜元柏心里這般想著,面上仍舊笑著,太后也看見了他,便同他點了點頭,姜元柏上前行禮,太后很快就離開了。 公公進去通報,姜元柏走進了御書房。 洪孝帝正在看折子。 年少的小皇帝長成了年輕的君王,他變得勤政愛民,雖然在外人看來,他像是受制于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