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你對任何人付出過真心嗎?”“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真摯的感情,因為你從沒擁有過?!?/br>蘇童寡白著臉,厲聲問:“你就有嗎?你父母親人難道不是都死干凈了?”寧逾明給了他一拳,甩甩手道:“我有朋友啊,我愿意為他們生、為他們死?!?/br>蘇童擦擦嘴角:“……如果付出后被辜負了呢?”“所以你不付出就坐等人家對你全心全意?你他媽屬水蛭的??!先努力給我真誠真摯地對待別人試試看!”青年昏倒在了他的懷里,再睜開眼睛的時候,面上那些怨念和戾氣都消失不見,月光下如水一般的清澈溫和。蘇峴戴眼鏡的時候清秀又文雅,沒戴眼鏡時,眼神格外銳利,有種利落的帥氣。寧逾明笑著對他說:“蘇老師,歡迎回來?!?/br>蘇峴扯著他的袖子,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然后,死死地把他抱住了。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多寫了一點字數,嘿嘿。第59章末世重生之金手指炮灰逆襲少主(19)寧逾明大驚失色:“蘇老師,蘇老師,您這是怎么了?!彼烂K峴是不是被嚇到了,急忙安慰道:“已經沒事了,上您身的那貨不會再回來了?!?/br>蘇峴啞著嗓子道:“我知道?!彼€知道,蘇童會回去上另一個世界的他的身,重新開始。蘇童能夠窺探他的記憶,他當然也能窺探蘇童的。并且,不僅如此。蘇峴戀戀不舍地松開寧逾明,語氣別提多可憐了:“我的意識一直被他關在另一個地方,就好像隔著一道玻璃,能看、聽見他看和聽到的?!闭f到這里,蘇峴在黑暗中暗暗紅了下臉。“……不管我怎么呼喚,你都聽不到,好可怕?!碧K峴接著喃喃。寧逾明心疼地握住蘇峴的手,一個勁兒地從腸子里搜刮各種好聽的話撫慰他,半天才叫被嚇到又傷心(?)的蘇峴緩了過來。蘇峴把手放到寧逾明膝蓋上,額頭墊在手上,驚魂未定一般身形和聲線都微微顫抖。“我看見了?!?/br>寧逾明覺得這個姿勢是不是有點“……”,但好歹沒有兩男的大晚上在地上抱在一起那么“……”,便隨飛來橫禍的蘇老師去了。他問:“您看見了什么?”“我看見了另一個自己?!?/br>蘇峴被困在自己的意識中,看著那個無恥的身體小偷向他的朋友不停地詆毀自己,又急又氣,可無論如何掙扎都不能撼動桎梏分毫。還好寧逾明那么堅定地相信他、維護他。蘇峴冷靜下來,著手對蘇童的記憶進行反侵入。……可他卻莫名進入了另一個人的記憶中。那個人也叫蘇峴,以某一個時間點為節點,那之前的一切同他的際遇和人生一模一樣,但在那個節點之后,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分叉口。——那個“蘇峴”在天災發生后同樣被困在了幼兒園中,但是,沒有三個年輕人神兵天降般地將幼兒園的幸存者們盡數救出。那個“蘇峴”的親人、同事、學生死得干干凈凈,在他面前變成喪尸或被喪尸啃食殆盡。但“蘇峴”卻因為在最后關頭覺醒了異能,存活下來。……不,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從那天開始,“蘇峴”就已經被他強烈的愧疚和負罪感殺死了,活下來的只是一個怪物。一個極端自我厭棄和自卑的,活下來的唯一意義就是能對他人產生貢獻,用自我犧牲來抵消罪惡感,無時不刻尋求著死亡的怪物。*蘇峴看到了他的記憶,共感了他的感情。“蘇峴”根本就沒有感情,他的身軀中仿佛破了一個大洞,所有的內容都從洞中流失了,空洞無比。他只是一具掛著虛假的溫柔笑容來行善事的行尸走rou。世界不過是活著的灰白地獄與監牢,這種感覺,太可怕了。蘇峴的額頭墊在手掌上輕輕摩挲,感受著手下的實體和溫暖,耳邊是耐心地聽完他錯亂、破碎的傾訴后寧逾明細密的安慰聲。他才終于有一種,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實感。是了,這個世界才是他的世界。那個亂七八糟的世界也有丁當和越亭風,但是誰也沒有去救過他。只有寧逾明一個人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他。蘇峴同寧逾明講另一個“蘇峴”做的那些事兒——偽裝友好的面具,不擇手段的行善。他本來就是故意接近蘇童的。蘇童私藏了巨量他無論如何也花不完的物資,平日里大手大腳,被“蘇峴”盯上了。除了蘇童,還有很多享受著比末世前還要優越生活、手持資源的達官貴人,也被“蘇峴”盯上,放在他的狩獵名單中。轟炸城市的計劃,也是他一手大力促成。別說1000人和100人的選擇了,就算是1000人和999人,“蘇峴”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多數的一方,冷酷地犧牲少數方。正是對這個計劃的不同態度造成了“丁當”和“越亭風”的決裂和兩家同盟的破解。這三個人在那個世界還是成為了朋友?!岸‘敗敝С帧疤K峴”,“越亭風”不支持。“越亭風”不幸遇害并一路成長成喪尸王后,“丁當”看清了“蘇峴”這個人空洞的本質和冷酷的慈悲,本不是深交,也漸漸疏遠了。孤身一人也好、眾叛親離也好,“蘇峴”無所謂,日復一日重復著他的“善行”。“蘇童”被他的未婚夫所害不是“蘇峴”的本意,“蘇峴”殺掉了作惡的未婚夫,對“蘇童”沒有什么愧疚。他本就罪孽深重,一樁樁一件件,選擇救1000人導致死了100人,那100人便都是他的孽債,總要下地獄還去的。不過是多了“蘇童”一樁,又怎樣。但是之后還發生了蘇峴沒有看到的事。那是在“蘇童”被遣返以后,“蘇峴”以為他從地獄中回來尋仇索債了,要奪了他的身體,湮滅他的靈魂。“蘇峴”沒有任何反抗,一報還一報。他幾乎是歡欣鼓舞地雀躍地將要迎來死亡。“蘇童”卻惡意滿滿地向他展示了另一個世界的圖景——城市幸存的人數比當初他們探查到的人要多得多。而另一個世界沒有轟炸城市,也在喪尸潮下掙扎著生存下來。那些死在轟炸下的人們,本來是不必死的。一手促成這個悲慘結局的人,就是“蘇峴”。以救人行善為全部生存價值、深信他所做的一切都能讓更多人活下去的“蘇峴”,完完全全地崩潰了。可以說“蘇峴”這一整個存在,以及他的整個人生都被這個事實所否定了。我們的蘇峴并不知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