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7
斥責道:“你這女子,我等本是想著給你留幾分顏面的, 既然你自己都不嫌丟人現眼, 倒是也不妨一條條掰開了, 與你看個清楚!” 他站起身來, 向著在場的眾人輕施一禮, 朗聲道:“老夫年逾七十,自問頂天立地,有一說一,暗地里從未有蠅營狗茍之行, 日月可鑒,天地為證,我再問你!” 他轉向阮琨碧,目光直直的刺在她臉上,道:“你今日與公主比試,所吟出的幾首詞,具是你本人所做嗎?” 阮琨碧話一出口,也禁不住有幾分悔意與瑟縮,此刻已經是下不得臺,聽得盧庭州厲聲質問,心里頭便已覺得不好,卻也沒辦法回轉,只好強自鎮定,道:“卻是我所做無疑,盧先生有什么話便請直言,何必顧左右而言他?” 盧庭州哼了一聲,道:“只要你敢認便好!” 他道:“你所做的第一首詞,詞牌為,寫閨中少婦的愁怨,景為情語,層層渲染,情思綿邈,意境深遠,自是絕妙,可我卻有一問,”盧庭州頓了頓,才震聲道:“樓高不見章臺路,這章臺二字,是出自哪里呢?你既能寫得出此作,應是一清二楚才是!” 他這幾句話說的中氣十足,卻比雷聲落在了阮琨碧心頭還是叫她驚駭,幾乎登時變了臉色——她只是背下了這幾首詞,哪里能說的清這些具體的典故? 莫說是她,后世的哪一個學生,只要不是專研此道的,只怕此刻都得抓瞎。 此刻面對盧庭州的質問,阮琨碧雖是想要力證自己,卻也無能為力,只好低著頭,訥訥不語。 盧庭州對于她的反應一點也不出乎預料,隨手指了一側的人,冷笑道:“那小子,你起來說與她聽?!?/br> 被他選中的人是王明遠,他倒是并不覺得被盧庭州這樣使喚起來了丟人,事實上,能被盧庭州這樣的頂尖名士使喚,還是他占便宜了。 他微微一笑,道:“章臺,原是春秋之際,楚國的離宮,后也被用于戰國之際秦國的中臺,也就是完璧歸趙發生的地方,: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 不過,依小子之見,應是指的第三種才是,即漢長安城章臺街的妓館集中之處。:“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br> 盧庭州有了幾分滿意,轉向阮琨碧的時候臉色卻重新陰沉了起來,再度道:“這個你都不知道,我卻是好奇了,你這首,到底是如何寫出來的,總不能是如有神助,忽的想出來了吧?這個你不知也便罷了,我再問你,這蝶戀花的詞牌出自何處?你可萬萬不要告訴我,你連詞都寫出來了,卻連這般淺顯的東西都不知道,那可是要叫人笑死了!” 阮琨碧的臉色慘白的可怕,嘴唇動了動,卻還是說不出什么來,眼底一片暗淡的死灰。 盧庭州冷笑道:“老夫來告訴你,是出自梁簡文帝的那句翻階蛺蝶戀花情!可笑你對此一竅不通,竟也敢恬不知恥的宣揚這是你所做,我聽著都覺得臉皮發熱,沒顏面待在這里聽你大放厥詞了!荒唐,可恥!” 他冷冷的瞥著阮琨碧,轉過了頭去,似乎看上一眼都不想。 王梁卻笑道:“我這里也有一問。王某人自問算是熟讀經史,不敢說是學富五車,但我瑯琊王氏的藏書還是大略看過的,詩詞一道不算精通,可偶然間酸性上來了,還是能說上一二的,可是不知為何,從來沒有聽說過,有詞牌名為漁家傲和永遇樂呀?” 沒有?!這怎么可能?。?! 阮琨碧惶恐的神色之中流露出幾分難以置信,整個人腦海里頭都是亂糟糟的,被王梁短短的一句話給完全的打懵了。 她很想說一定是王梁在騙她,其實是有的,只是他為了幫阮琨寧,所以才故意說沒有來害自己罷了,可是她環視一圈,才發現所有人臉上都是毫不掩飾的嘲諷鄙夷神情,便知道王梁只怕是真的沒有說謊。 她來到這里的世間雖短,卻也知道此時的名士極為自傲,必定是做不出睜眼說瞎話的事情的,再一思量自己所作出的那兩首詞,臉色更青白不定,幾欲昏死過去——沒有!怎么會沒有呢?。?! 阮琨寧面上的神情跟大眾保持一致,都是冷冷的帶著譏諷,可是在心里頭她笑的腸子都要打結,幾乎想要蹦起來了。 自然是沒有的! 歐陽修與范仲淹都是北宋時期人士,可是這個時代是沒有北宋的,所以阮琨碧也就理所應當的抄襲了北宋赫赫有名的兩首詩詞,抄襲的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只可惜她腦子太蠢,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漁家傲這個詞牌是怎么來的? 事實上,這個詞牌名始見于北宋晏殊,因為晏殊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為詞名,其后才漸漸地流傳了下來。 這個時代連北宋都沒有,連歐陽修都沒有,又怎么會有晏殊存在,去為阮琨碧專門創造一個漁家傲呢? 至于永遇樂這個詞牌名,那就更加簡單了,它的始創是誰?是柳永,妥妥的也是一個北宋人。 所以說,阮琨碧你這蠢貨不死,簡直都是沒天理了嘛。 阮琨碧的確是在現代念過書的,可是在現代,哪一個會考的這般詳細呢? 所以很多詩詞,她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罷了,對于深一層的東西,根本就是一竅不通,也難怪此刻面色慘淡,幾欲昏死了。 可是她不能,她知道,現在自己若是說不出什么來,那之后真的是要臭到家了,觸怒這么多人的后果,她是無論如何也擔不起的,所以她也只能咬著牙,堅持道:“你沒有聽說過,便是沒有嗎?焉知不是你孤陋寡聞,所以才對此不知呢?” 四周人傳來一陣哄笑,還是出身兗州的名士司馬洲搖搖頭,目露鄙夷,道:“孤陋寡聞這個詞,用來形容你才是恰如其分,瑯琊王氏的藏書幾乎是囊括了天下歷代典籍,王公更是博聞強識,他雖自謙說是大略看過,你卻萬萬不要這般想才是。 十幾年前瑯琊王氏的藏書閣曾經起過一場大火,將西北角近萬藏書燒了個干干凈凈,王公硬生生將那里放置的典籍重新默了出來,這份本事,天下間也沒幾個人有,你卻說他孤陋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