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
去。 晉國公夫人時不時打量著右相府內的山石布景,狀似不經意地問:“瑟丫頭那邊過得如何了?” 蘇傲玉立即接話,“回大伯母,大小姐那邊一切安好,方才侄女還安排薛大姑姑備了皇宮惜薪司出來的上等銀絲碳、天鵝絨棉被以及足月的米糧,打算明日一早就讓下人們出發,送去莊子上給大小姐過冬呢!” 晉國公夫人深邃的老眼瞇了一瞇,臉上露出些許不悅來,連帶著聲音也沉了幾分,“三小姐即將及笄,與太子殿下的婚期將近,此前不是說好了要將瑟丫頭接回來的嗎?怎么這會子改了主意,竟打算送這么多東西過去?” 蘇傲玉假裝為難地輕嘆一聲,“大伯母有所不知,侄女原是打算近日便將大小姐接回來沒錯,可孫少爺那邊還未處理好,貿然連帶著孫少爺接回來,沒的壞了大小姐名聲,屆時累及楚王府,只怕楚老王爺不會依,若是他一怒之下將此事鬧到御前,那我們兩家的臉上都不好看?!?/br> 董氏一直沒說話,聽到此處時,眉頭皺了皺。 晉國公夫人的龍頭拐杖在地上重重拄了一下,斜睨著蘇傲玉,“怎么,瑟丫頭舍不得那孩子?” 蘇傲玉哀嘆著點了頭,“侄女此前已經遣了人去勸過,也讓斂秋同明夏她們幾個在那邊想盡辦法,可無奈大小姐與那孩子已經有了母子之情,哪里是這么輕易便割舍得了的?” 晉國公夫人眼風凌厲了些,“照你這么說來,瑟丫頭并不想回金陵?” 蘇傲玉忙點頭應了聲“是”。 董氏眉頭皺得更深,她想起了前幾日三皇子突然到訪,親手將景瑟繡的一幅佛經交到了國公夫人手上,還說他的表姐在鄉下過得不太好。 難得開了竅,用了心,連國公夫人最信奉的佛經都繡來了,分明是在暗示她想回來,哪里如同蘇傲玉嘴里說的這般? 沒聽到晉國公夫人說什么,董氏也知眼下并非說話的地方,索性一直閉著嘴巴未吭聲。 景老夫人原本是住在玲瓏院的,蘇傲玉嫁過來以后,與右相住在暮云居,某次在景老夫人跟前,蘇傲玉隱隱暗示暮云居過小,姨娘們陸續進了府,每日去那邊請安時,都顯得暖閣過于狹窄,挪讓不開。 景老夫人喜好清靜,早就有了搬出玲瓏院去后罩房住的心思,恰巧蘇傲玉提及,她也沒多言,過了幾日便讓人將后罩房收拾出來,搬過去了。 自此,蘇傲玉大肆翻新了一番后名正言順地搬進了玲瓏院。 二夫人出事以后,二房除了周姨娘、五小姐景南晴和二少爺景瀾之外,幾乎沒什么人留在府里。 蘇傲玉在景宇桓跟前建議,說東邊還想再挖一間耳房堆放雜物,景宇桓允了。 于是蘇傲玉借機推翻了東墻,往外拓寬三丈,將二房的位置占了過來。 耳房是建了,但也沒堆什么東西,幾乎是閑置著的。 一群人到達前廳,景老夫人正率著府中各房的人在穿堂前等候。 見到被眾人簇擁著、拄著拐杖的晉國公夫人時,景老夫人忙笑著上前,寒暄道:“親家母這身子骨是越來越健朗了?!?/br> 晉國公夫人皮笑rou不笑,語帶嘲諷,“幾十年前,我身子骨不健朗的時候,連女兒最后一面都沒見上,如今還有個侄女兒在你們府里,我若是再不健朗些,指不準哪日出了大事兒,老身我卻是最后一個知道的?!?/br> ------題外話------ 感謝:13681241031、讀書的柚子、卿酒酒sama、云墨微涼四位親的花花。 感謝:CC夜臨、江瀾夜景兩位親的鉆鉆。 感謝:夜寐雨漠的瀟湘幣。 嗷嗚,衣衣的文文都是提前一天上傳的,所以每次到了節日總會忘了給小天使們祝福,嘿嘿,情人節快樂,你們牽著男票手的時候,俺這只汪只能去睡小鏡鏡啦。 第034章 耿耿于懷(PK求收) 晉國公夫人的一番話,讓景老夫人臉色僵了僵,片刻后又恢復笑容,“都這么多年了,親家母對瑤兒的思念還是分毫未減,若是那孩子泉下有知,想必會很欣慰的?!?/br> 晉國公夫人冷哼一聲,“依我看,她該是恨我才對,恨我當年不該應了這門親事,瑤兒當年可是金陵第一才女,憑借她的資質,想嫁個什么樣好的兒郎沒有,偏偏入了你右相府的門,這便罷了,過門還都是cao勞命,沒來得及享上一天福,扔了女兒便去了,讓我這個白發人送黑發人,何其狠心,何其狠心啊……” “老夫人……”董氏機靈地掏出繡帕替晉國公夫人擦了擦眼角,口中輕聲喟嘆,“您別太傷情了,仔細傷了身子?!?/br> “是啊親家母?!本袄戏蛉艘步舆^話去,“瑤兒若在天有靈,必也是不愿見到你為她這樣傷心的?!?/br> 說罷,景老夫人讓婢女們上前來招呼著晉國公夫人進前廳,她跟在身后,心中很不是滋味,臉色也不大好看。 蘇樂瑤染上時疫病故的時節,身邊只有右相相陪,彼時夫妻倆都在南方賑災,蘇樂瑤的尸體是隨著病故的消息一同到達金陵的,因是在外面去世,尸身不能入門,靈堂都是于右相府大門外搭建起來的。 此一事,讓晉國公夫人恨透了右相府的人,尤其是恨透了景老夫人,怪她作為長輩,卻任由年輕的小輩們胡鬧,沒有在蘇樂瑤堅持跟隨右相去賑災的時候及時攔住,才會釀成了后來的悲劇。 若非右相府還有個親外孫女,晉國公夫人怕是再不會與這邊往來的。 景老夫人一想到這些,便覺無奈,只能嘆了又嘆。 當年的她雖為主母,卻是繼室,右相并非她親生,縱然每日來請安時恭敬地喚她一聲“母親”,可母子倆到底是隔了層骨血親情,那些所謂的“母慈子孝”,不過都是做給別人看的罷了。 蘇樂瑤出生將門,性子隨了晉國公和國公夫人的剛烈血性,當時鐵了心要隨著右相出門,就算她磨破了嘴皮子相勸,也毫無作用。 攙扶著景老夫人進門的是三房正妻柳氏,她是個善于察言觀色的人,親眼得見了方才穿堂前那不愉快的一幕,此時再觀景老夫人的表情,便將她的心思猜了個七八分。 眼珠一轉,柳氏覷了一眼前方已經入了廳門的晉國公夫人,在景老夫人耳邊忿忿輕語:“老夫人,依我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