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剛打上來的新鮮河蝦,直接用蔥姜放水煮熟,也算進蒸菜里面,滿滿一碗都是彎彎紅紅鮮蝦,足見他們福滿樓的誠意。而魚則買了至少三十條鱸魚,鱸魚肥美,刺也不多,清蒸起來極為爽口,也是楊中元最愛吃的魚。去鱗洗干凈,先用料酒、鹽以及胡椒少許腌制一會兒,然后在魚腹中塞入蔥姜絲,盤底鋪上蒜段,魚身蓋上姜絲,直接隔水蒸熟。出鍋倒掉盤底的水,用燒熱的油澆在魚身上,最后把早就調味好的豆豉生抽整個淋在魚上,一道極鮮美的清蒸鱸魚便能上桌了。這兩道菜看似工序復雜,但是都可提前準備好,除去排骨跟扣rou,青蛤蒸蛋與鮮蝦只要一盞茶的功夫就能上桌,實在是不費什么事。最讓楊中元費心的,要數他以后要推的小炒辣子雞。辣子雞要做成很小的快,先過一遍油炸干,再上紅彤彤的辣椒爆炒,兩遍以后雞rou脆爽,麻辣鮮香都占了,顏色還喜慶,在這樣一個日子是十分宜人的。當然,流水席用辣子雞,以后正經要做的卻是辣鴿子。鴿子rou比雞rou要細膩一些,做出來味道更美,價格也自然要更貴一些。最后一道菜,便要上喜宴必不可少的四喜丸子。用上好的豬rou打成餡,加入蟹rou跟調料做成大個的丸子,最后用蟹黃粉滾上一圈,直接隔水蒸熟。蒸熟以后的碗里會有nongnong的湯汁,然后便用這湯加水煮沸,放入小青菜與丸子打湯,做出來的上湯丸子肥而不膩,還有蟹rou的鮮香與青菜的爽口,十分好吃。楊中元對食材從來不含糊,用了最新鮮的豬rou蟹rou,大清早一口氣做了幾十個丸子,到時候一盆四個,算一道湯菜了。最后一道湯,則是整道宴席的精華所在--即補身又美味的竹筍土雞湯。這一道看似簡單的湯菜,卻比其他的都難做。一年以上的土雞要先把雞rou收拾干凈,然后用沸水焯去血腥氣。燉這道湯要用大砂鍋,把整只雞放入鍋中,倒滿水,加入拍松的姜塊一個,料酒一小杯,大火燒開之后改文火慢燉。一個半時辰后雞湯變回成金黃色澤,這個時候才可將竹筍改刀切段放入鍋中,燉到竹筍浸味,這時才可加少許鹽,滅火悶半個時辰,撒蔥花上桌。要燉出一鍋湯來,總要大廚時時刻刻上心,那文火慢燉的時光,便是燉煮出最香濃的味道,耗盡心神呈現出來的湯汁,才最鮮美醇厚。楊中元采買回來第一件事,便是把這一道湯燉上。吃完一桌美味流水席,最后喝一碗熱乎乎的湯,沒有什么比這更享受的事情了。而在主食上面,楊中元卻做得極簡單,只有北方最貴的四季晚稻做米飯,另外用了精細的面粉合了栗子面蒸饅頭,越是最簡單的主食,配了菜吃起來才越容易讓人記住。米飯的香,飯菜的美,都在大廚心里打磨過無數遍。吃在食客口中,也記在人家心里。楊中元沒cao辦過流水席,但他有那么多年御膳房的經驗,御膳房就算一次只做主子們的一桌席面,也要宮人們準備一整個早上。那是精雕細琢的極致珍味,如今的楊中元沒辦法做到,卻自信能讓客人們滿意而歸。無論食材是最便宜的土豆白菜還是最貴的鮑魚海參,能讓人吃了覺得高興,那才是美食的真諦。而這一日,楊中元在廚房忙忙碌碌,程維哲卻在大堂里來回穿梭。新作的福滿樓牌匾已經掛在食樓大門上,鮮艷的紅綢嚴嚴實實蓋住了福滿樓三個字,讓人猜不到這間新開食樓的名字。大廳里面,靠窗位置是四人坐的方桌,中間則是八人坐的圓桌,因為廚房安排在了后院,所以整個大廳看起來極為敞亮,放的桌子也并不少。今日是新開張,所以每張桌子上面都擺著剛盛開的山茶,幽幽散著香。而靠近悅安客棧那一側的正面墻上,則是程維哲忙了十幾日親筆寫畫的菜譜。掛在最上面的幾張圖都是他們未來一段時間要推的招牌菜,福滿豆腐、小炒辣鴿子與竹筍土雞湯赫然在目,程維哲不僅字寫得好,畫也十分了得,這幾張菜譜畫得簡潔鮮艷,讓人看了便想點一個嘗嘗。而在門口新做的柜臺旁邊,臨時過來幫忙韓世謙正在認真清點這一整日所費賬目。因為程維哲跟楊中元算是新婚,所以柜臺上還貼了一個大紅的喜字,而柜臺后面則做了一組柜子,上面整齊擺放著夏家的招牌酒。既是朋友,夏君然也自然信得過他們兩個的為人,而楊中元也不含糊,直接同他說以后自家的食樓只做夏家的酒,這樣雙贏的事情,兩廂皆大歡喜。為了這一日開張,一家人都跟著忙碌起來,周泉旭到時候要在大廳盯著上菜,就連徐小天都要去后廚跟著師父學習。楊中元跟孫師傅一起掌勺整個中午的流水席,而另一個老板程維哲,則在食樓的大門口擺了一個茶桌,南來北往的客人進不進來吃上一口都無所謂。要是渴了,免費送一杯甘甜的沙羅清茶,保準能滿口生津。臨近午時,開張的所有一切都準備就緒,夏君然帶著一家老小都趕了過來,還有他們新認識的菜商、鋪子原來的張老板、人牙李以及左鄰右舍已經認識的商鋪掌柜,都一起過來等著放鞭炮。吉時一到,楊中元跟程維哲一起點燃掛在門外的鞭炮。在噼里啪啦的聲響中,牌匾上紅紅的綢布隨之落下,飛揚飄逸的福滿樓三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給這條繁榮百年的市集帶來一股新鮮的活力。等到鞭炮聲漸漸沉寂,程維哲跟楊中元兩個站在門口,一起向來往的客人們行禮。程維哲揚聲道:各位,今日是我們福滿樓開張,也是我跟夫君喜宴,我們二人能喜結連理,程某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今日特地置辦了免費的流水席,走過路過的客人如果賞臉,進來嘗上一口我們福滿樓的味道,我們兩個感激不盡。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八月桂花香、蝴蝶茶舍的地雷,可安于晨的手榴彈唉終于開張了,這一章的菜譜寫的我直流口吹,先去擦一擦orz☆、第112章會面一般農人家的流水席,都是在家宅門口搭個棚子,幾條方桌拼成一個長案,上面擺放著高高低低的菜肴,長案邊上架上幾口大鍋,最主要的大菜便現炒現吃,味道香得很。而楊中元他們開張搞流水席,還是想讓路過的客人們能進到店里面坐一下,就算是一口東西都不嘗,最起碼也要在轉身之間看到墻上掛著的菜譜。這份菜譜費了楊中元跟程維哲無數心思,幾乎所有的招牌菜都掛了畫,就算是不識字的人,也好歹能通過漂亮的圖畫知道那菜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