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門外便傳來了口哨聲,村里的二流子聚集在院門外,說著污言穢語的話在那調戲人。 一般時,楊令月都是不理會、權當有野狗在狂吠,而是今日,或許是對遠在遼東的楊明達的思念,勾起了楊令月再也壓抑不下的負面情緒,楊令月利眼一瞇,撈起放在門口的鋤頭,就跟要噬人的母老虎似的,一句話不說就往院門外的二流子砍去。 這些不事生產,整日偷雞摸狗的家伙是最欺軟怕硬的,雖說不要楊令月這個人,但也怕鋤頭無眼,楊令月沒頭沒腦的亂砍,會砍到自己,所以在村里正家的大娘聞聲趕來時,想口頭上占點便宜的幾個二流子便一哄而散。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九章 說起來不管是前世的楊令月還是如今的楊令月,她的骨子里都透著一股狠勁。這點從她穿過來,一窮二白帶著年幼的弟弟一起討生活就可以看出來。 除了狠勁,楊令月也是一個慣會看人臉色的。她能夠快速地認清周圍所處的環境,認清自己的身份,她所表現的謙卑、溫和、乖巧不過都是表現,只因她明白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講真,楊令月不想在忍耐下去,一來是因為思念楊明達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二來也是為了向耿家村的人表明泥人也有三分氣性,自己不是好欺負的。所以在村里正家的那位一直對他們姐弟照料、賢惠爽朗的大娘來了后,楊令月作勢丟了鋤頭,眼眶紅通通的喚了一句:“大娘”。 楊令月皮相本就好,這么一哭,梨花帶雨只讓大娘心中一定憐惜?!把绢^,一會兒大娘跟大爺說一聲,讓他說說這些不負正業的后世,這打主意都打到了尚未選秀的淑女,簡直吃了熊心豹子膽?!?/br> 雖說沒有條文規定,但私自為尚未參加選秀的淑女婚配可是要吃官司的。楊令月姐弟倆都在耿家村落了戶,算是正經八百的耿家村人。楊明達生死不明先不論,但楊令月她冷眼瞧著,那模樣可是越發的出挑,再加之她平時行事大氣、會來事,就知是個有大造化的,所以平時,她也是愿意護著如今獨自討生活的楊令月一二的。 口頭花花、占便宜的二流子一哄而散后,大娘心下一松,連忙拉著楊令月回了屋,用長輩的口吻對著楊令月循循善誘。 “以后那些二流子再來,你別動手,告訴大娘一聲,自有大爺幫忙料理,免得收拾不了他們還惹來一身sao?!?/br> 此時出了心中的惡氣,楊令月的情緒得以平復很多,一聽大娘這么勸慰自己,便會意的點點頭?!按竽?,月姐兒明白,以后月姐兒做事萬萬不會再像今日一樣沖動?!?/br> “你明白就好?!?/br> 大娘欣慰的拍拍楊令月的手,視線不經意掠過擺放在堂(正)屋的木架織布機,不免贊嘆道?!霸陆銉耗愕氖挚烧媲?,這是織的棉布吧?!?/br> 楊令月矜持而羞澀的點點頭:“這是去年從隔壁春大嫂子處用織的蕁麻布換來的棉花種子,我精心伺候了一季,不過得了兩三斤棉花,害得我想孝敬大娘一二都勻不出空余的?!?/br> “瞧你又說胡話了吧?!贝竽镄Φ妹佳蹚潖澋氐溃骸按竽镉惺钟心_,身體還利索,還需要你這個丫頭孝敬。你啊好好的,將針線女紅學個透徹,選秀時一舉登天當然最好,最不濟留在宮中當個女官也好比如今一個人孤苦無依吧?!?/br> 見楊令月輕蹙眉頭,似有話反駁,大娘又拍了拍楊令月的小手,再次說道?!霸陆銉喊?,你不要怪大娘說得勢力,這世道本就是這樣,都說嫁人是第二次投胎,咱們女兒家誰不想有個好歸宿,只是你這情況,喪母長女不可娶,何況你不止沒了親娘,就連父親也……入那深宮大院怕是你最好的歸宿了?!?/br> 大娘說得情真意切,楊令月心中卻有點不得勁,不免略感膩歪的嗯了一聲:“大娘是為了我好,月姐兒心中明白?!?/br> “明白就好?!?/br> 大娘再次和藹的拍了拍楊令月的手,稍微聊了幾句家常后,便手把手的教起楊令月怎么打絡子。楊令月明白這手藝學了不錯,倒也學得認真。于是一個教得認真,一個學得認真,權當打發了時間。 時光悠悠而逝,轉眼便到了萬歷四十八年夏。萬歷四十八年倒還算風調雨順,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旱澇災害,只不過春轉夏、氣候轉變時,朝廷就傳出消息,身體時好時壞的明神宗朱翊鈞再一次不好了。經過太醫院的太醫們的聯合會診,明神宗朱翊鈞怕是挨不過這個冬天了。 當今天子即將不久于人世,所面臨的第一件事便是繼承人的確立。儒家思想講究立長嫡立長,沒有嫡子便立長子。作為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朱常洛自然毫無爭議的成為大明下一任帝王繼承人。 只是長子朱常洛乃是神宗皇帝醉酒之后偶然臨幸宮女所生,從小不得神宗皇帝喜愛,神宗皇帝根本就不喜長子朱常洛繼位,他中意的人選是他的解語花鄭皇貴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不過鑒于明朝言官的威力太大,他的身體也不能支撐他跟言官玩心眼,所以神宗皇帝,恩,腦子一抽,臨死之前立下遺囑,立朱常洛正妻所出的嫡子朱由校為皇太孫,由此一來,明光宗朱常洛倒也算得上因子登位。 朱常洛登基后大赦天下、改國號為泰昌,并大肆分封后宮,通過生母王氏之手下達了廣選良家淑女充盈后宮的懿旨。不出所料,年十三歲的楊令月也在選召之力。 明朝例——凡天子,親王之后,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拂受。翻譯成白話就是:皇帝以及親王的老婆,無論是正房的皇后,還是偏房的妃子,都要通過嚴格的選拔程序,優先選擇“良家女”,也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至于那些主動給皇室“獻美人”的,一律不接納。而這個基調,也被整個明王朝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而這便是只有幼弟、無父無母的楊令月也在選召之列的原因,要知道在耿家村人的做保下,楊令月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家的女子。 明朝一代新帝登基或皇子大婚之時,皇室都會派太監四處撒網,在全國各地挑選5000名少女,年齡在十三至十六歲,被選中者由皇室出錢,在規定時間內送女兒至京城參選。這一環節的選拔標準,每一次都不同,歸根結底,卻還要看運氣了。 楊令月心知此次選秀會因為‘一月天子’朱常洛的突然離世而中斷,等到年僅十六歲的明熹宗朱由校繼位,才又繼續進行,倒也不慌不忙的收拾行囊,在村里正家的大娘的陪同下,去了當地的縣衙,落落大方的隨著燕京附近的幾百個良家女子,在太監宮娥挑剔的眼光下,進行第一輪初選。 說起來,孤身一人、家中只有遠在遼東服役的弟弟的楊令月反倒是秀女中比較出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