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2
就開始準備起來吧,我這段時間不會出宮,若是我出來,到何處尋你們,還到這里?” 龍一想了想道:“屬下等會先開一家名為”白露“的胭脂館,主子也正好有理由來逛?!?/br> “白露?”謹歡好奇地瞪大了雙眼,驚呼出聲,一臉的難以置信,“這些東西的方子也留下來了?” 龍一點頭應是,“是?!?/br> 謹歡緩緩吐出一口氣,冷靜了一會兒道:“行吧,開吧,直接就打我的名號就是了,也省得有不長眼的來搗亂,到時候我回去跟皇帝說一聲就行了?!?/br> 處理完了暗衛的事情,謹歡抱著復雜的情緒回了宮。 才進昭陽殿,就看到了大喇喇躺在那兒打瞌睡的二哈一只。 “咳咳!”謹歡特意咳嗽了兩聲,哪知道劉徹睡得熟得很,這般都沒鬧醒,還是小黃門膽戰心驚地跪在一旁,輕聲喚了幾聲,才叫醒了皇帝。 “阿姐,你回來啦?!眲亟舆^帕子擦了擦臉,笑著和謹歡打招呼,絲毫沒有身為“惡客”的自覺。 也是,他怎么說也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哪哪兒都是他的,他要個屁的自覺性啊。 “勞累陛下久等了?!逼鋵嵵敋g早在一個時辰之前就該回宮了,只是沒想到今天居然遇上了暗衛,這才在宮外多呆了這么久。 “無妨,無妨,”劉徹打了個哈欠,將宮婢呈上來的清茶飲了一口,感嘆道:“留其本味,清樸自然,倒是比加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味道要好多了?!睍r人喝茶喜歡加一些鹽,茱萸,薄荷之類的東西,說是茶,實際上都能叫做湯了,這也是為什么稱之為茶湯的原因之一。 可是謹歡壓根喝不慣這種“茶湯”啊,好好的茶,要加那些東西作甚,泉水燒開沖泡,最好了呀。 劉徹來喝了一兩次之后就徹底迷上了這樣的喝法,反正現在未央宮那兒是徹底不用茶湯了,至于外頭,所謂上有鎖所好,下必甚焉,估摸著離改變飲茶方式也不遠了。 “陛下來我這兒,總不會是為了一杯茶吧?!敝敋g笑著開玩笑道。 劉徹嘿嘿笑了兩聲,“這不后兒就是據兒移宮的日子,朕來看看嘛?!?/br> “看了這么多回,日日都要來,陛下愛子,可還真是計深遠吶!”謹歡拉長了聲音刻意說道。 呸,蹭飯就蹭飯好嘛,說這些個狗屁倒灶的話給誰聽??! 要說從前吧,謹歡訓練大廚,除了她自己享受,那基本是闔宮上下,甚至于再往外,基本也都受益的狀態,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至于說嬴政和扶蘇為什么還是日日堅持不懈到她這兒來報道,當然是因為公主殿下的手藝比起大廚來高明好多啊,有更好吃的,當然要選擇更好吃的,吃貨的心就是這么執著。 所以謹歡吃一塹長一智,這一回只教大廚,自己壓根就不動手了。 原本呢,教了大廚之后順便再讓大廚指導一下其他廚子,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誰讓王太后和平陽惹毛了謹歡呢? 但凡這廚子培訓了,哪怕就是為了名義上的孝道,謹歡都得捏著鼻子給王太后送一個過去,她能忍?她死都忍不了! 劉徹也知道她心里的心結,所以也沒說什么培訓其他廚子之類的話。再加上外人也壓根不知道朝陽宮里每天都吃啥菜色,這事也就自然而然地壓了下來。 謹歡心里爽快是爽快了,但是劉徹寶寶心里苦??! 嘗過了朝陽宮大廚的手藝,誰還能吃得下御膳房那些“豬食”呢? 沒辦法,皇帝陛下只能發揮自己不要臉不要皮的精神,每天定時定點來蹭飯了。 不怕苦,不怕難,蹭到一頓是一頓嘛! 第177章 大漢長青 朝陽宮今日的菜色依舊豐富, 謹歡嘴上嫌棄歸嘴上嫌棄, 可只要瞧見桌上那盤蜜汁蹄髈就能猜到,這根本就是早有準備啊。 這蹄髈早就燉得酥爛, 筷子輕輕一撥,rou就像顫巍巍的果凍一般散了開來,甜而不膩,瘦rou勁道, 肥rou香甜,劉徹可謂是百吃不膩。 謹歡看著只覺得眼睛疼, 埋頭大吃就差上手去啃,這架勢, 哪還像個一國之君! “對了,阿姐,你上回帶回來的馬匹我給安排在上林苑那兒了, 這馬可真好啊, 聽說是大宛的?”一人干完了一碗蜜汁蹄髈, 心滿意足地癱軟在一旁的劉徹這才和謹歡提起了正事。 “起開!”謹歡毫不客氣地踢了劉徹一腳, “吃了這么多還敢躺著,怎么著, 你是準備養肥膘呢?給我到外面晃悠去?!?/br> 劉徹嘿嘿笑了兩聲,這才麻溜兒地爬起來。 要說這一幕最近幾乎是天天都上演, 可是劉徹偏偏就“記吃不記打”,每天吃完了都得被謹歡踢上一腳才肯起來動彈。天知道頭一回謹歡踢劉徹的時候,一旁伺候的宮人們險些沒給嚇個半死, 刷溜溜跪了一地,就差抱著謹歡的大腿哭,殿下,你這是犯上??! 不過到了現在嘛,他們早就是八風不動,見怪不怪了。 要按他們主子,公主殿下的話說,就是賤的,討打。 至于說皇帝陛下這是賤得慌,還是就想這么干,誰知道呢? 任何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有一個開疆拓土的心,劉徹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前頭幾代皇帝對上匈奴都是采取“以和為貴”政策,劉徹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就等著開戰了。 只是一開戰,糧食軍備倒還能往后放一放,有沒有能征善戰的精兵強將,是不是兵強馬壯,這才是最主要的。 匈奴人為什么年年敢來打谷草,仗著不就是馬上工夫好嘛,不然正兒八經的地上步兵拼殺看看,誰比誰差差??! 此番謹歡帶回來的幾匹大宛馬,算是又給了劉徹不少希望,他正琢磨著怎么才能讓馬匹更好呢。只是這術業有專攻,就算是皇帝,對上這些個專業知識,也不好使??! “大宛馬雖好,可是骨架到底細了些,只怕負重能力不夠,最好能結合兩者之長,既有大宛馬的速度,又能增加負重,這樣訓練出來的一支騎兵,當可同匈奴抗衡?!?/br> 要說當年為了她那三千騎兵,謹歡真是使了老鼻子勁兒了,她那些騎兵的馬兒是從哪兒來的,那真的是到處篩選搜羅得來的啊。就這樣,一開始那馬的質量也還不夠呢,若不是后來鎧甲又改良變輕,馬匹是真的負重不了。 幸而學宮里也有專司畜牧的人才,一代又一代選種,專挑好的雜交,后來又慢慢穩定,總算是得到了合用的軍馬。不過這件事屬于長期才能見效的事情,短時間內必然是無用的。 想也知道啊,不說馬mama懷孕生子,就是小馬長成到可以配種,那也至少得要個三四年的時間呢。不過這也算是利在千秋的事情,現在開始做的話,要是見效果